第二章 语出惊人

  如果有先进的武器,大明便可以开拓疆土大军过境占领周边小国。
  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
  只是朱桂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根本无法改变国策。
  不过有了国运系统,要将大明变成世界第一强国,绝非异想天开之事。
  【叮】
  【首次签到完成,触发新人奖励!】
  【奖励生成中......】
  【叮!奖励藩地矿产分布图!】
  【奖励发放完成,触发第一个任务。】
  【尽快前往封地就藩。】
  【任务奖励:10000点经验值外加燧发枪设计图与火药配料表】
  “燧发枪?”
  朱桂眼前一亮,这可是16世纪才研发出来的战争杀器啊!
  燧发枪需要火药,但更需要铁矿,难怪新手大礼包会奖励矿产分布图。
  随后,朱桂又开始查看经验值得作用。
  这些经验值可以在商城兑换很多东西。
  除了武器,只要是前世日常能见的,都能买到!
  朱桂关掉系统,轻叹一口气。
  历史上自己要三年后才能就藩,如今任务却要求自己尽快就藩。
  这个任务难度很大,而且就目前来看,不完成这个任务后面的任务也不会发出,自己想完成的宏图大业就没法进行。
  只是,就藩这件事由朱元璋说了算,他可是心狠手辣最害怕臣子有逆反之心,如果一不小心让他起了疑心,难保不会杀到自己头上。
  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朱桂早已学会低调做人,皇宫不比外面,一个不小心就是杀头的罪。
  他还记得历史上因胡惟庸案被牵连的八皇子朱梓,因害怕被朱元璋诛杀,选择与妃子一起自焚而死。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中显然不成立。
  第二天上朝,朱桂依旧站在最末。
  朝上,因前些日子的一场地震,涌现出许多无家可归的难民,朱元璋正为此发愁。
  朱桂还在思索自己尽快就藩的可行性,至于眼前地震的情况,大大小小的天灾将会贯穿整个明朝。
  只有开拓疆土,将民众慢慢移到气候稳定地表平稳的地方,才可以解决这连年的灾祸对大明带来的影响。
  但现在他根本无话可说,没有先进武器拿什么开拓疆土。
  想到这儿朱桂悠悠叹口气摇了摇头。
  “老十三,你有话要说?”
  朱元璋威严压迫感极强的声音响起,朱桂猛地抬头,朱元璋正看着自己。
  他稳稳心神,走出队列走进几步说道。
  “父皇,儿臣有两个提议。”
  朱元璋挑挑眉也来了兴致,这个老十三,成天为非作歹小小年纪不学好,最近好在消停了一段时间,没想到还有计策献上。
  “但说无妨。”
  朱元璋面带笑意看向朱桂。
  “儿臣以为,可重视商贾,提高其地位,能力符合者可入朝为官,一来商贾加速发展,钱财货物会加速流通,可使大明国力更为鼎盛,二来那些难民流离失所,商贾发展也可为其提供做事机会。”
  此话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冒冷汗。
  这十三皇子不说则好,一出口便是惊人之语。
  重农抑商,可是历朝历代最基础的国策,十三皇子的书不知读到哪里去了。
  朱桂抬头一看,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显然这个儿子给他丢脸了。
  堂堂皇子,竟敢在朝堂上说这种动摇国本的话。
  但他并未立即发作,朱桂顿顿,面不改色继续说道。
  “儿臣还以为,除去此方法,还有一策便是解除海禁。”
  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瞪大了眼睛,扭头看向朱桂,这个十三皇子莫不是得了癔症,竟敢质疑国策。
  海禁,可是洪武初年就制定的国策,十三皇子跳出来要解除海禁,这不是打他老子的脸。
  “你可知道,朕当初为何制定此国策?”朱元璋眯了眯眼,声音微沉。
  他并不相信这个年仅十四平时嚣张跋扈的儿子能有什么见地,莫不是被哪个不怀好意的大臣蛊惑,想要扰乱朝堂。
  “儿臣知晓。”
  朱桂直直看向朱元璋,丝毫不见惧意。
  “父皇制定此国策,一是为防止倭寇入侵,二是张汝厚、林福等人在沿海地区自立元帅与倭寇勾结联合反明,三是对外政策“厚往薄来”导致经济出现巨大压力,这才制定此国策。”
  见朱桂有条有理,朱元璋皱起眉头反问。
  “那为何你提议要解除海禁?”
  “儿臣以为,虽然实行海禁能短时间避免这些问题,但带来的问题同样严峻。”
  “海中资源富饶,实行海禁就相当于放弃了如数珍宝拱手让人,倭寇一个弹丸小国,这些年能够兴风作浪,其对于海的掌控之强为一重要原因。”
  朱桂眼中闪着精光言辞恳切,却丝毫没有注意自己的皇帝老子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朝不光百姓无法从海上获取资源,连军队也对海上作战及其生疏,解除海禁,可分流一部分难民进行海上资源捕获,也可让军队加强海上训练,则能更好抵御外敌。”
  “实行海禁,则是因小失大之举。”
  “好一个因小失大!”
  朱元璋陡然一声暴喝,嘭的一声拍座而起,龙颜大怒。
  群臣惊吓,立刻跪倒在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