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九鼎

  太湖下雨时极美,湖上山峦间烟云飘渺,伴着山下白墙灰瓦的村庄,醉人心扉。
  檐下听雨一上午。
  苏幕遮与张先生就江北战事聊着正酣时,一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汉子进了庄子。
  这汉子用斗笠压住了面孔,只露出了长满胡子的下巴,让人看不清模样。
  这汉子一来,张先生当即向苏幕遮告罪一声,引那人进了书房。
  少刻,那蓑衣人便匆匆离去了。
  书房出来的张先生脸色凝重,已无聊天兴致,向苏幕遮告罪一声后,领着仆人忙去了。
  此时距苏幕遮捉弄剑之植已过去两天。
  莫大将封土堆挖开又填上了,将目标转到了村子东北方竹林里的坟茔。
  苏幕遮这几日一直静观其变。
  这蓑衣汉子一来,直觉告诉他与剑之植有关。
  用罢午饭后,雨渐小,张先生仍没回来。
  三人于是领着徽音等人,打着油纸伞踱步下山坡向村庄走去。
  “莼鲈馆”的下山路非常平整,即使在雨时,路也不见泥泞。
  路两旁是高大的树木,茂密青翠的树叶,遮住了路的天空。
  细雨落下时,打在树叶上,“啪啪”作响,汇在一起成了一首欢快的歌。
  他们打着油纸伞下了山,站在岸上欣赏烟雨朦胧的太湖。
  太湖近岛出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荡,芦苇青翠。
  虽不及秋时芦花摇曳的身姿,但倒影在水中,被雨丝打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时,依旧是很美的。
  他们站了许久,码头上迟迟不见归人。
  站累后,他们转身正要去村庄的石桥,湖面上忽然传来一声“唿”的警戒音。
  苏幕遮回头看,见烟雨太湖的天际处,划来数不尽的小船。
  小船中间或有一两艘稍大些的船,船头上站满了明火执仗的水匪。
  这些船在烟雨中,迅速向码头靠近。
  发出警戒的是芦苇丛中的人。只见芦苇晃动,丛中钻出许多渔船来,围住了码头。
  正诧异之际,苏幕遮听到身后一阵脚步声,回头看去却是张先生领着壮丁,村民背着弓箭和刀剑涌出来。
  张先生这时一身劲服,英气盖过儒雅之气。他向苏幕遮拱手:“惊扰贵客了,我这便去将这些胆大的水匪收拾了。”
  说罢,张先生大步流星的领着人聚在了码头上。
  水匪的船很快到眼前,其中一艘大船船头,一身绯衣的公子在山水烟雨画面之中煞是惹人眼。
  “果然是他。”苏幕遮道。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在龙王岛上夺走龙鼎的绯衣公子。
  张先生站在码头,一脸怒容对诸位水匪道:“你们好大胆子,敢犯我莼鲈馆,莫非平日的恩惠都喂狗了!”
  船头慢慢靠近。
  绯衣公子身后一汉子拱手道:“先生大恩没齿不忘。只是为了活命,我等不得上岸搜寻,还请先生见谅。”
  顿了一顿,汉子又道:“先生放心,我等对莼鲈馆秋毫不犯。”
  “若你们要找的宝藏就在我庄里呢。”张先生冷哼一声。
  汉子瞥了绯衣公子一眼,不敢再说话。
  张先生继续道:“千机毒的解药不日即有,你们为何如此着急?”
  “解药?”汉子惊讶,“什么解药?”
  “你们身上剧毒的解药。”张先生立时知道缘由了,“剑之植何在,他没有将解药之事告诉你们?”
  水匪目光皆指向绯衣公子身后另一位将斗笠压着很低的汉子。
  剑之植见躲不过去了,掀起斗笠,拱手道:“张先生,不是剑之植不告诉众兄弟,实在是您的解药吃不得啊。”
  “如何吃不得?”张先生倒背着手,阴沉着脸。
  “找到同时解掉十三种剧毒的解药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要了兄弟们性命。”
  剑之植理直气壮道:“先生若真有心,便让我等上岸,到时无论有没有宝藏,公子都会将解药交给我等。”
  “这样的解药岂不是更让人安心?”剑之植继续道:“何况一弱女子,她又能凭什么本事做出解药来?”
  “好,很好。”张先生怒极,“我知道你胆小,却想不到你竟胆小到这般地步。”
  苏幕遮在后面听了也笑,这剑之植胆子真的够小,稍一威逼即投敌,性命少有威胁即叛变。
  “这不是胆子的问题。”剑之植脸红脖子粗的争辩。
  他顿了一顿,冷笑道:“先生不让我等登岸,莫非岛上真有宝藏,先生准备独吞?”
  “笑话。”张先生一甩袖子,扫了众水匪一眼,“我若贪图钱财,尔等缺衣少粮时,有几个能活到现在?”
  张先生这话说的铿锵有力,许多水匪都低下了头。
  剑之植却是不觉羞耻,道:“先生既然心善,为何不让我等登岸,稳妥的救了我等性命?”
  “竖子无耻之极!”张先生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剑之植得意:“看来先生也不是什么善人。阻碍公子登岸,您是想让我们的命啊。”
  估计绯衣公子也看不下去剑之植的厚颜无耻了。
  他开口道:“先生,晚辈只求登岸一观,绝对秋毫不犯。”
  “若不呢?”张先生道。
  “莫怪晚辈不客气了。”绯衣公子笑着说。
  风鼓满长袍,吹动长发,大战一触即发。
  站在他们身后的叶秋荻忽道:“我看这绯衣公子找的不是宝藏,而是青铜鼎。”
  见苏幕遮疑惑,叶秋荻解释道:“越国宝藏只是噱头,不然他怎会放下宝藏,跑到龙王岛上抢龙鼎。”
  “他找青铜鼎作甚?”苏幕遮奇怪。
  “周天子曾铸九鼎,将毕生绝学刻于九鼎之上。”叶秋荻轻声道。
  苏幕遮一惊,“龙鼎是九鼎之一?”
  “错不了。”漱玉也点头。
  她缓缓念出绯衣公子自报家门时念的那句诗: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这句诗出自祭祀周天子的《清庙》,绯衣公子显然与周天子后人脱不了干系。
  “如此说来,一尊九鼎就在这座岛上。”苏幕遮四处张望着,“我们必须先找到,不能再让他得去了。”
  叶秋荻苦笑:“《烟雨图》上能藏鼎的地方都快被莫大翻遍了。”
  苏幕遮摇摇头,“他找的是《招魂歌》下半阙,或许不曾注意到青铜鼎。”
  “也不见他挖出来。”漱玉说,“也或许他找的就是青铜鼎。”
  “或许这一尊也如龙鼎一般被不识货的摆着……”苏幕遮笑着说时,忽然停住了。
  叶秋荻诧异的看他,“怎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