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胆大包天

  即使如令狐冲,也未能做到充分圆满的自由自在,外来的一切拘束,可以完全置诸不理,生死也可置诸度外,但是来自内心的拘束呢?
  一日,街头闲逛,看到一位艺术家在街头用玻璃在创作,有各种各样的人像,平衡装置等等,水平甚高。
  细观之后,发现了一件作品,当时就爱不忍释,由金庸买了下来。这件艺术品的标题是“心囚”,用玻璃塑造了一个看来极其痛苦、极求解脱的人被困在一张网中。这张网,其实根本网不住这个人,空隙极大,这个人随时可以穿网而出。可是这个人却象是丝毫不知道可以穿网而出一样,在网中苦苦挣扎。
  这张网,是来自这个人内心的拘束,是一张心网。再不想拘束的人,也突不破这张网,“解脱一切欲望而得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令狐冲也正好是常人,所以也不能,这是常人的悲哀,和拘束的抗拒力量再大,也无法和自己相抗。
  令狐冲已经做得最好了。令狐冲是绝顶人物。
  他最喜欢的当然是老爷子陛下的令狐冲了。
  金庸作品代表着武侠小说的全盛时期。
  李大宝是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
  年幼的他为小说中每一个情节感动。
  所以李大宝选择了一个笔名李大包。
  “你们两个跟上,我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今天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能耐。保证能够抓到大鱼的。”
  这时候,他看到一个男孩子,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气的。
  别人都只穿着外衣,他还是穿着一件棉衣棉裤。
  静静的坐在一个大石头上往小溪里面看。
  不知道他是在看什么。
  他已经在石头上坐了大半天了。
  李大宝走过去了,你大爷的和小黑也跟了过来。
  “你在看什么呢?”李大宝疑惑的问道。
  “我在看我自己。”那人说道。
  李大宝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看自己水中的倒影。
  “村子里的人都说我傻,就连小孩子也说我傻,他们都追着我骂,还朝着我扔石头,我傻我又不是我自愿的,这智商都是天生的,我愿意傻?我不愿意成为普通人?我不愿意成为聪明人?
  可是我没什么本事,我不是懒惰,我很勤奋,我比别人起得早,比别人睡得晚。
  种的地是别人的两倍,别人都是几个人干,我是一个人干。
  一年到头的种出来的粮食,连别人粮食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我傻,我回家多寻思一会,但是他们似乎把我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畜生。
  对我呼来喝去的。
  我从小就被我娘教育,一定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杨树桩不欠任何人的。
  虽然我很傻。我没有吃别人家米饭。就算是一开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我煮树皮,草根吃,也绝对不向别人借一粒米。
  今天,他们说村子里来了一个大善人,在发米面,我也想过去看看,毕竟整天吃野菜,胃里也不好受。
  但是他们都说我没有投资王金柱的大风吹投资有限公司,所以不给我米面。
  真不知道那个人为什么给我们村子拉来了米和面,不过,他应该是一个大善人吧。
  毕竟只有大善人才会那样做。
  其实我当初的内心中是拒绝的。
  毕竟人家给我一袋子米和一袋子面,一桶油,一袋盐。
  我拿什么报答人家呢?
  貌似我只有这一条贱命值那么多钱吧。”那个傻里傻气的家伙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听到杨树桩在自言自语中。
  李大宝觉得这个家伙虽然有些傻,但是做人方面一点话说得都没有,甚至有些方面相当的有原则。
  而且在某些方面他和李大宝很像,他们都不愿意欠别人任何东西。
  只不过,李大宝比他更加聪明,有才华,脾气更加古怪。
  “呵呵,我并不觉得,你是一个傻瓜,如果你信得着我的话,就跟我混,保证你有吃有喝有钱花。
  说不定还能够娶一个老婆呢。”李大宝笑着说道。
  “可是我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而且我种地种的还不怎么好。”杨树桩虽然很想答应李大宝,毕竟李大宝提出的条件太诱人了,但是杨树桩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便说道。
  “我又不要你种地,我说啥你就干啥。”李大宝说道。
  他现在不缺钱,他虽然喜欢田园生活,但是他怕累啊。
  眼前这不是现成的劳动力吗?
  不偷奸耍滑,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所以李大宝把主意打到他的身上了。
  听到能够吃饱饭,能够娶老婆,杨树桩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
  有香喷喷的白米饭,谁他妈愿意整天的吃野菜?
  “成,成,你要俺干什么吧,你就说吧,现在你算是花钱顾我,我随时都为你工作。”杨树桩说道。
  “你家里有铁锹吗?”李大宝说道。
  杨树桩点点头:“只要和务农有关的任何工具,我家都有。铁锹自然也有。”
  “你看到那片荒地了没有?今天你要做的就是翻地,弄完地我们把那里种上各种农作物。
  把那些地翻一遍。当然了,我车上还有两袋子大米,两袋子白面,两桶油,两袋子盐。
  你就可以弄家里去了,这当做你今天的报酬。”
  李大宝指了指自己的面包车说道。
  杨树桩看到李大宝竟然有面包车,他觉得李大宝绝对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不然怎么会用这么烧油的小汽车呢?
  跟烧油的小汽车比,他觉得还是家里的驴车比较好。
  因为驴吃的是山上随处可见的草,喝得是家里的井水。
  这东西都不花钱。
  虽然杨树桩在村里出了名的傻,但是他却养了一手好驴。
  他的驴每年都生小驴,而且都是非常健康的小驴。
  没病没灾,一分钱都不用花。
  要不然他傻里傻气的,那能够活到现在?
  其他家里的驴就不行了。
  “你家离这里不算远吧?不如我送你回去吧,然后再给你拉回来。”李大宝说道。
  “不用,不用,这怎么好意思呢?要知道你那个车老费钱了。
  我走两步就行了,不要紧的。”杨树桩说什么也不想坐李大宝的车子。
  李大宝说道:“这些米面什么的还得送回你家呢。”
  杨树桩紧张的说道:“要不我回去套我的驴车去吧,我把这些东西拉回去,然后就替你干活。”
  “不要说了,你要是走着回去的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有了这段时间,你可以帮我做很多的事情呢,上来吧,也没有多少钱,这点钱算什么?
  你说的那个大善人就是我,那一汽车的米面油都是我卖的。
  其实你给不给我干活,我都应该给你这些米面。
  所以你也不要客气了。”
  等了很久,杨树桩紧张的进入车里面。
  大概是怕把车里面弄脏了,他一直坐在米袋子上了。
  没想到他也有机会做这样豪华的小汽车。
  这车可比自己的驴车强多了。
  没几分钟就到了自己家。
  他一个人把米面什么的扛到屋子里面,李大宝要帮忙他说什么都不同意,这些脏活累活都是为他准备的。
  怎么会让东家干这样的活计呢?
  李大宝也没管这个家伙,就继续去小溪里面捉鱼去了。
  大概是溪水比较小的缘故,这里面的雨也没有太大的鱼,都是一些小杂鱼。
  一下午李大宝抓了小半桶。
  带着小黑和你大爷回到老家,开始收拾这些鱼。
  今天晚上就吃干炸小杂鱼。
  李大宝拿出电脑,就开始琢磨小说的事情。
  在网络上写什么样的小说呢?
  他最喜欢的就是前世金庸老爷子写的小说《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庸1967年写的一部武侠小说,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连载于《明报》。
  《笑傲江湖》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其叙事状物,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
  《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为了达到目的,夺取《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最后两派都败在《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上。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
  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倪匡评笑傲江湖主角令狐冲狐冲性格的可爱处,是金庸笔下人物之最,他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乔峰多了几分潇洒。
  令狐冲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个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
  在金庸的小说之中,从来也没有一个,用了那么多笔墨写这个人的性格的。
  不但在令狐冲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对令狐冲的评语中,表现他的性格,而且还主观地去写他的性格。
  令狐冲爱说笑话,那是他内心不将任何事情看得严重的表现。
  在令狐冲这样性格的人看来,天下无不可拿来说笑之事,天塌下来,也可以当被子盖。
  这是岳不群骂令狐冲的话,令狐冲是一个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根本没有什么事是正经的,说话又何必正经?
  这种想法,世人目之为轻佻,其实是最看得开的想法。
  可是,看毕全书,令狐冲连半点卑鄙无耻的手段也没有用过。
  这是一种很值得提出来讨论的情形。
  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认定了某些事是可以做的,并不一定说这个人一定会去做这些事。
  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都是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约束。
  有些在某一时期万万不能做的事,在时代社会背景改变之下,变得极其普通,人人都在做
  。能做不能做,那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对性格上不受约束的人来说,那是对约束的一种反抗,并不一定自己非做不可。
  如果在思想观念上,也不能对约束有任何的反抗,那是对人性的侮辱。
  令狐冲并没有在荣辱关头做过任何卑污之事,后来,在《鹿鼎记》中,韦小宝到是做了一些,韦小宝的作为,完全符合令狐冲的思想观念,却至今被读者非议,真是冤枉之至。
  岳不群始终认为令狐冲“狡猾”,令狐冲固然花样百出,但样样是真,岳不群处处作伪,突然有招架不了之感。
  情关,世上若有人能够勘得破,他早已不是人而是神了。所以令狐冲有时也难免:“胸口一酸,更无斗志,当下便想抛下长剑,听由宰割。”
  令狐冲本来就不是很有斗志的人,随便来、随便去,无拘、无束,弄个斗志放在心中,将自己作斗志的奴隶,所为何来?“暂受一时委屈,又算得什么?”
  武侠小说的鼎盛时代一去不复返。
  虽然有很多作者苦苦坚持,希望武侠小说能够出一部重回巅峰之作的作品。
  可惜十几年来,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作品。
  甚至连一个小浪花的出现都没有。
  这令很多人感到失望。
  他们都不禁自问,难道武侠真的没落了吗?
  武侠小说人才凋零,读者也很少。
  现在已经成为彻底的冷门,甚至连小众都比不上。
  李大宝写了上万字。发表在网络上一起看上。
  看到又有新人进入武侠这一领域,很多人嘲笑。
  “用说扑街的作者了,估计看都没有人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