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医生是救命的

  “你刚才说,医生治不了病?像你这样说,要医院做什么?”聚精会神听着张宁讲解的李敏突然发问。手机端 m.vo
  “医生是救命的,不是治病的!”
  “这不是一个意思吗?”李敏依然不惑,继续问道。
  “前年,我记得还是大学的时候。我不小心,跑步没看路,撞到了一根大铁棒子,哪知道将血管撞破了。头的血,一直不停的留。我当时知道,如果我不做紧急的处理,可能不到1个小时,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我虽然懂营养学,但是如果我希望营养学来让我脑袋止血,可能我现在不会在这里和你说话了。我得找医生,找医生给我做应急处理。如果我找不到医生,真的可能会死。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医生。这个美女医生呢?帮我做了紧急处理,然后在我的脑袋缝了15针,我的血终于不留了。我的命也保住了。这个过程如果不是医生,我可能真的没命了。但是之后医生也没有再做什么了。我每隔几天来换一次药,最终伤口结巴了,最后医生把线拆了,在医学我已经好了。”
  “但是,我发现其实我还没好。因为头多了个疤痕,多一块疤,非常的明显,这个疤你应该知道它不属我的,而且这一块的皮肤相当的不好,皮肤不完整了!这是病吗?”
  “这是病,因为它破坏了我身体的完整性,我如果此刻去找医生,他一定会让我去美容,而不是这个医生帮我处理。因为她处理不了。而且我还发现,我只是不流血了,但是有时候还会经常的头疼,毕竟次的撞击实在是太狠了,身体的消耗,可能这一下,死了不少脑细胞,可能脑袋里还会有淤血,也许还会有脑震荡。但是这个医生可能处理不了。也许你会说,你应该去看脑科,脑科能看好!如果你真这样想,我可以告诉你,你完了,离死不远了,或者离白痴不远了,因为脑科医生可能会给你开脑。在你的脑袋开个洞,将淤血去除掉。”
  “当然,如果真要开脑,一定是,你大脑里面的淤血已经威胁到生命安全了,要不然我相信没有哪个医生会建议你这么做。所以当你的淤血不影响死忙的时候,医生不介意你去治疗,而只会给你开点药,止头疼。”
  这是医生或者医院处理问题的优先选择。其实有一句古话能够概括医生的这种处理方式。“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你现在不缝针,你会死。虽然针伤害到了你的皮肤,但是你不逢你会马死。你逢了,以后给你时间,你可以把皮肤治疗好。
  脑袋的淤血威胁到死亡,医生又会建议你开脑。因为如果你不开的话,你会马死亡,开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无论是皮肤也好,脑袋里的淤血也好,难道不能治疗了吗?当然能,交给身体去处理,你所做的是给你的身体提供优质的原材料,给身体时间去修复。你的身体哪里有毛病,只有你身体自己的知道,也只有他知道应该怎么去治疗,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这是治病。这是我们常常说的治本。
  你看看我的这个脑袋,你能够看到有被针逢过的疤痕吗?
  “没有!刚才的事不会是你编的吧!”李敏不相信的疑惑的问道。
  “我大学的同学都知道这件事。”
  “其实,我身还有一个疤痕,在我的手,这个疤是我6岁留下的。但是在3年以前都非常的明显,一直都在那。直到后来开始使用营养食品,现在才慢慢变小。因为时间伤害的实在太长,当时又不懂营养学。所以现在还是能够看到这个疤痕,而这个脑袋更大的疤痕,已经完全修复,消失了。”
  看到这个疤痕,李敏瞬间变得激动了起来,她的全身突然颤抖了一下,不过很快她又恢复了正常。“要是这个疤真的好了,那我们现在...,看来一切真的是天意啊!”
  第一次伤,之后没有给身体提供原材料,花了10几年,疤痕都没有消掉。这个呢,当时的伤口,其实以前大的多,毕竟缝了针的。可是,我每天都吃着营养素,哪知道没过半年,竟然自动消失了。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医学发展的时间,也短短几千年。但是dna的发展:和我们的地球,和生命的起源时间相同。算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于dna也只知道皮毛而已。
  再者,医学的发展环境,应该是战争。当我们的食物并不是那么丰盛时,每天考虑的只是最基本的吃饱,有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几十年后才会要你命的,现在的一个病呢。
  但是外伤,手术,不同了,这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医学。医学的起源是战争,因为流血伤口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人马没了。
  治疗慢性病!医学是治疗不了的!
  慢性病首当其冲的是癌症,谈癌色变。到了癌症末期,这个人可能宣告死亡,该准备后事了。
  再者糖尿病,肝硬化。
  肝硬化,如果说的通俗一点,是肝留了一道疤痕,更像是我6岁时的一个疤。当时的那块疤痕,身体也是会修复的,但是材料不足,太差。所以形成了疤痕和身体的反复博弈,简单的说,是修修停停,然后再修修,再停停。肝硬化是这样,修复,破坏,修复,破坏,反反复复。像,你要修一条马路,本来15公里,但是一开始的钱只够修5公里,然后你先修了5公里,等钱到了又开始动工继续修,这样反反复复,本来2个月修通的路,硬是搞了1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路的整体性可能不是先前设计的那个样子了。
  还有心脑血管,这个号称是我国现在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的终极杀手。
  我们现在医院的通行办法是心脏塔桥。
  心脏搭桥即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位而到达远端,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但是动这个手术有个条件,是你的血管70%的面积堵塞,只有达到70%的堵塞,在医学才能算得是血管出问题了。才需要动手术。
  假如,你自己感觉到,你心脏不舒服,经常的胸闷,气喘,你到医院检查,拍光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切正常。医生并不会建议你去做任何处理。因为你可能堵了,也许50%,也许60%。但你没堵到70%,医学是没有办法的。或者等你堵到50%的时候,医生可能会认为你是正常的。
  其实这里面有我们身体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未雨绸缪”,我们的身体是最早知道的这个词,而且一直这样做着。这也是导致现在的人们明明不舒服了,但是却不治疗,因为死不了。
  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肺是两个肺!
  我们的肾是2个肾!
  以肾而言,其实你只有一个肾,一样能活,和正常人也没多大区别。但是你的身体却一定要给你两个。另外一个其实只是备用的,可能你一生都健康,这个肾一辈子都用不到。
  但是是因为这个多出的肾,明明有一个肾已经坏了,出问题了。你却根本不知道有问题,因为你和正常人实际没有任何差别。或者你明明已经知道肾有问题了,但是你也不愿意去看,去治疗。再者可能医生也不建议你去治疗。
  “为什么!因为另外一个肾,如果能够注意保护好,“健康”的活下来,日常生活都是没有问题的。”
  医学说的尿毒症,其实说的是肾脏90%的功能衰竭,也是说你的一个肾完全坏死了,另外一个肾,也差不多完全坏死了。这时候才能成为尿毒症。哪怕你80%,都不算。这时候你想做透析,医生是不介意你去做的。换句话说,是死不了,不用去做透析,何必花那个冤枉钱呢。
  血管也是同理,在堵70%以下的时候,你可能也会有点不舒服。但是在医学,其实并没有达到要治疗的门槛。换句话说,在医学,你是“健康”的。
  算你有防卫之心,但是你连治病的门槛都达不到,你又做的了什么呢!
  心脑血管,说的通俗一点是,血管堵了。堵了才是根本,疏导才是真正的治疗方式,搭桥那已经是末期了,要死了,没办法的办法。做了手术,你可能再活5年,甚至10年!他只是延缓了你的寿命而已。但是血管堵这个问题,这个病因,却没有根除。因为通血管,现在的医学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们的身体能够做得到。它知道该怎么去通,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给他足够的优质原材料,他可以把你血管里的脏东西,全部清除掉,清除到一点渣滓都不剩。跟新的一样。
  李敏被张宁慷慨激昂的讲解彻底的迷住了。她听得聚精会神,她不敢相信那个动不动欺负自己的,三步不离床的张宁,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此时的她被英姿飒爽的张宁再度迷住了。她没有再说话。依然认真的听着,张宁讲的营养学。
  l/book/42/42184/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