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赵建国怎么也没有想到,苏氏竟然直接申报了,这也意味着苏氏这百分之五的股份,无法市流通了。
  而此刻关于苏氏准备收购赵氏的传闻,漫山遍野。这些留言像装有雷达的导弹一般,一片片,一桩桩飞入赵建国的脑袋里。
  “难道那老家伙,真的想入主我赵氏。之前都只是这老家伙设的局,目的只是为了引我钩而已。是在我深陷曹氏的收购泥潭之,大举从背后对我攻击。”
  “可能吗?”
  “以那老家伙对我的仇视,真的有可能。目前不正是这样吗?难道我还能现在更糟糕吗?进退两难,犹如绝境。”
  “如果不是呢。他会怎么做?他又是怎么想的?”
  “等等,我赵氏的股价高吗?”
  “赵氏现在真正到了地板价,我如果有钱早开始增持了。如果不是要收购曹氏,我一定会和现在很多的市公司一样,增持自家公司的股份。”
  “难道,他也觉得赵氏已经到了可以投资的阶段,所以才趁着这次大跌吸纳赵氏的股票。”
  “对了,他苏保华还知道别人无法知道的信息,知道内幕:“我赵氏大举收购曹氏”。一来无人和他抢筹码,再者一旦收购成功,赵氏的股价也会受次拉动跟着涨的。一定是这样了。”
  “等等,既然知道我要收购曹氏,为什么不增持曹氏的股票,反而选择我赵氏狙击?”
  “哎,差点忘了。曹氏他还有百分之三的股份,而且明明我有意曹氏,何必和我正面冲突抢夺高价的筹码,而放弃已经一直在低谷徘徊多时的赵氏。”
  “可是资金呢?资金又是从哪来的?他不是最差资金的吗?”
  “哎。又忘了,他那百分之3的股票,现在可不是2亿的市值了,而是整整15亿啊。以曹氏股份作抵押,或者找人合作,想再借个7,8亿出来,有什么问题。他可是苏保华啊。想对他“雪送炭”的人多如牛毛,何况他哪里在雪。何须送炭,自然是拼了命的巴结了。”
  “万一不是,万一他的目的真是收购怎么办?”
  “收购?谈何容易啊。目前也不过是百分之五而已,算让他拼劲全力再得到百分之五的股份,也不过百分之十。我可是持有百分之三十的最大股东,那时的他最多也是第二大股东。虽然可以在董事局增加董事席位,可是公司的管理权依然在我的手里。算老辣如他,又能奈我何。”
  赵建国终于冷静下来了,仔细的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反复的思肘,再加自己的感同身受,明白了要想收购一家成熟的公司的难度,最终否定了苏保华收购的意图。
  “那么现在我应该怎么做,继续收购吗?”
  “不行,一切只是猜测而已,而且曹氏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价15元的下方,大有突破之势。不能再买入。”赵建国剩下的资金要想在这个价位买到剩下的股份,根本不可能。如果保证收购成功,股价必须得跌回到8元。现在的价格往下跌百分之50,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其实在内心已经改变策略,只想拖,拖过3个月,然后拉高慢慢减持。
  当然在内心还是有期望的,期望着赵氏股价的涨,此刻确实是有这个机会的,苏氏收购的消息,漫天飞舞。之后赵氏的股价一定会大涨,到那时可以再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这样目前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了。
  因此他此刻已经停止了所有的操作。他在等待,等待那个足以改变目前窘境的机遇;等待那个再次让他登顶的时机。算时机始终无法出现,但是解禁的时间到了,他依然可以在二级市场,慢慢的减持,到时他依然还是赢家。
  ......
  苏氏可以再度操作股票了,而此刻赵氏的股价涨了百分之十五,来到了前期始终也无法突破的高点。人们的畏高心里,不敢轻易的追涨。他们也在等待,等着这个准备收购的苏氏再度出手,等待他带领着人们冲破这巨大阻当。
  可是等,等,等,赵氏的成交量并没有变大,苏氏没有如市场期待的那样入场。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一周过去了,苏氏按兵不动。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又一周过去了,苏氏依然按兵不动。
  没有新的资金入场,利好已经出尽,赵氏再次步入下跌的通道,整固了两周,始终无法突破高点。空方开始抬头,第三周的星期一,赵氏掉头向下,直线下跌,收盘竟然直接跌停了。
  而且第二天,苏氏依然没有进入,股价在开盘后不久,再次掉头向下,而后加速下跌,再次跌停。跌到了之前低点的方,渐渐的有资金入场,空头逐渐被新增的多头消耗殆尽,多头渐渐占据主导,股价随后慢慢涨。
  跌幅百分之8
  跌幅百分之7
  跌幅百分之6
  跌幅百分之5
  跌幅百分之4
  股价一点点的涨,收复失地。到达下午收盘前,以全天跌幅百分之二收盘。只是在这波买入的过程,依然没有苏氏的身影。此轮涨完全是市场自发的行为。
  赵建国的希望再次落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苏氏竟然按兵不动。更想不到,苏氏收购这么大的利好,竟然赵氏股价依然还会下跌,这样他想增加贷款的希望再次落空了。但是他依然不死心,依然在等,等着苏氏的入场。可是结局却还是使他落空了,等等整整一个月,苏氏也没有再买进一股。赵氏的股价也只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反复的震荡。
  “这苏老头搞什么鬼?有病吗?尽然不打算买入股票,申报搞毛?”百分之4.99和百分之5,只相差0.01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死钱,不能随便动的;而另一个却是活钱,可以立刻赚钱走人。
  “难道这苏老头为了等曹氏这边。”想到这里,赵建国顿时激动起来,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赵建国一直等待的那个时机会来到,而且有可能是两个机会同时来到。此刻他的心里真是在莫名的期待之,因为心那个本以为放弃的念想,又有了希望。
  苏氏之所以不动,是在等待着曹氏那百分之三变现。而且由于曹氏的套现,必然会引起曹氏价格的大跌,毕竟他这个最大的接盘侠已经停止操作了。没有买盘,他苏保华那么大的资金量,一定会引发市场的暴跌,到时曹氏有可能跌到自己需要的价位。再者苏氏有了大笔的资金,当然有资金可以继续“收购赵氏了”,那么赵氏的股价必然大涨,到时贷款的额度可以增加。一边跌,一边涨。这是他心里的那个千年机遇。
  这是赵建国此刻心的想法。
  想通了这点,他已经不想再关注赵氏了。毕竟短期很难有多大的作为,他最主要是查看曹氏的成交量,关注曹氏的股价变动。当然也很清楚,苏保华绝不会笨到一开始大笔减持。因此减持一定是有过程的,开始幅度很小,待得最后时刻才会大笔的抛向市场,引发股票趋势的改变。他相信,苏保华这一个月里绝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应该已经跑了不少了,他深信大跌很快会如期而至。
  ......
  张宁的会场
  “孙亮,苏氏在曹氏的减持是否已经全部完毕?”张宁询问道。
  “已经全部撤出了。”
  “投资联盟,还有谁还持有曹氏的股票。”张宁再度询问。
  台下鸦雀无声,没有回答。张宁自然是清楚这代表众人手已经没有曹氏的股票了。
  “各位,最后的决战,马要开始了,我们等待的那么久,拼搏了大半年的时间,是为了这一刻,再坚持几个月,最多半年,最后的半年时间。你们每个人都将会因为今天的拼搏而感到自豪。你每个人都会因为今天而享受众人憧憬的荣光。各位,这样的机遇人生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辉煌足以让各位回忆一生。加油吧。”
  张宁的一番慷慨陈词,将众人心的热火点燃。心的激动无以言表,他们只希望坚持,坚持,坚持的完成这最后的决战。
  “孙亮,开始吧。”
  ......
  在这一个月里,张宁的众人可没有闲着,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减持。曹氏当时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赵氏收购,市场普遍认为股价冲破15元,达到20元,甚至30元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公司重组这种天大利好,股价涨10倍是平常之事,涨20倍,甚至50倍也是可能发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买盘自然是前仆后继。这时候减持股票,绝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市场里准备跟进的基金,散户,甚至包括因为赵建国收购而一直在增持的曹氏董事,都是多头正营。还不止,王静怡操纵的张宁10几亿现金的账户也是多头正营。
  空头呢?
  苏氏的百分之三的股票,和投资联盟还剩下的10多亿的筹码则是最大的空头。多空双方的力量几乎是相同的,自然减持也不会那么大的困难,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股票终于全部抛空。而此刻的收盘价格却停留在13元附近。张宁账户里的资金也将全部买完,还剩下几亿,张宁也命令王静怡全部用光,因为接下来的操作,他还需要筹码在手,而王静怡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过的,那么张宁的账户是最佳的操作工具了。
  苏氏卖空的平均价在13.5元,略超于之前的张宁给苏保华的价格,苏氏由于这一笔操作获得的利润超过10亿。无论是苏保华还是苏氏的这帮董事,心里早乐开了花。每个人都跑到苏保华的家里来道喜,当然更主要的是希望苏保华指定张宁为苏氏的接班人,这也算是他们另类的一种巴结。
  而投资联盟的减持成本也差不多在这个价,这次又获得了将近一倍的收益。
  所有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万事具备了,东风也来了,决战很快要开始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