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9章借钱

  现在小糯米和胡乐都去幼儿园上学了,家里就剩一个盛宇了。
  这小子百无聊赖,每天就眼巴巴的盼着姐姐和胡乐放学,这时候他是最快乐的。
  只是时间差不多了,就屁颠屁颠的跑去幼儿园门口,伸着脖子等着放学的铃声响起。
  卢妈妈不放心孙子,也跟着去。
  王妈妈得空了也去。
  生怕盛宇跟别的孩子发生冲突。
  幼儿园里谁不知道糯米和门外伸脖子等着的小屁孩是卢家的?
  这些孩子更是有心眼。
  一放学就跑到糯米跟前汇报,“你老弟在门口等你呢。”
  这时候,胡乐就会理直气壮的吼道:“那是我老弟!”
  别的孩子就会笑话他,说那是糯米的弟弟,不是他的弟弟。
  胡乐就不高兴了。
  跑到门口,让小盛宇承认是他的老弟。
  小盛宇还小啊,本来他就是胡乐的跟班,直接就承认了。
  胡乐这才心里舒服了。
  三人一路回家一路玩耍。
  把奶奶和姥姥都扔在身后。
  “三舅啊,你是咋找来的?”
  卢昌华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三舅周树德很是惊讶。
  “我跟瑶通了电话,才知道你们家在这。咋的?我听说二姐她们也在这呢?”
  “二姐?谁呀?”
  “你丈母娘!”
  “哦!是,我老丈人一家在北宁也挺孤独的,这不,就搬来这了嘛,大家在一起前后院,有啥事都能照顾到。”
  “对,这么想就对了!”
  周树德这两年也见老了。
  鬓角也白了。
  “那什么,三舅,你等会儿,我把他们都招呼回来。”
  “咋的?他们不在家?”
  “我爸和我老丈人都去钓鱼去了,我妈和丈母娘去幼儿园接孩子了,一会儿就回来。我给老丈人打个电话,让他们先回来。”
  卢昌华赶紧给周树德沏上热茶,让他先歇歇。
  他给老丈人打去电话,让他们这些老头提前回来。
  王德江听说小舅子来了,赶紧收拾东西。
  老卢见状,问清原因,知道家里来戚了,也不再耽误。
  招呼一声,老主任和老胡头,地中海都拾捣东西。
  卢昌华跑到院门口,让孩子们进院里玩耍,迎上老妈和丈母娘,说道:“我三舅来了。”
  “三舅?谁啊?”
  卢妈妈好奇的问。
  “是王瑶他三舅。”
  这会儿王妈妈才反应过来。
  “树德来了?”
  “嗯。”
  “在哪呢?”
  “屋里呢。”
  卢昌华带着两个老太太来到客厅。
  周树德正在喝茶,见二姐进来了,赶紧站起来。
  “姐。”
  “树德啊!你是咋来的?”
  王妈妈一着急说话都不利索了。
  “我搁王瑶那问的地址,就找过来了。”
  “北宁的家里去了吗?”
  “去了,你们不在。我这才找王瑶,她还在新省呢。”
  王瑶出差也快一个月了。
  新省太大,她和陈立国这一走就是一个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亲家母,这是我三弟。”
  “哎呀,三弟啊,你能来太好了,就当这是自己家!”
  卢妈妈热情的招呼。
  “这位是?”
  “我妈。”
  卢昌华赶紧补充。
  “哎呀,亲家母。”
  周树德咧嘴一笑。
  老家伙嘴也是甜。
  “今天就在这吃了,亲家母没意见吧?”
  卢妈妈拉着亲家的手问道。
  “呵呵,没意见没意见。”
  “亲家老弟,你喝着茶,歇歇,我们做饭去。”
  两老太太一起去了厨房,有说有笑。
  周树德见两家人处得这么好,心里感慨。
  “昌华啊,我是真没想到啊。你们家跟王瑶一家处的这么好。好啊,这样我就放心了。在黑河我还一直担心呢。”
  “呵呵,三舅啊,这段时间您都忙啥呢?”
  “前几年跟你去了几趟苏俄,也拉着一些关系。这几年,单位也政策放宽了不少。这不,我承包了一个经营部,然后又开了个公司,现在自己做点生意。”
  “哦?生意好做吗?”
  在卢昌华的印象里,苏俄解体之后,食品轻工类的生意还是能做的。
  “咋说呢?生意是有,可是骗子太多。这不,前几个月,我的一批货就被骗了,到现在货款都没回来呢。”
  周树德叹了口气。
  “以前做生意都是先货后款,现在啊,都得现款了,不然都拿不到货了。”
  卢昌华静静的听着。
  他现在已经不做那些倒买倒卖的事了。
  那是以前倒爷干的事。
  因此,这里边的事还真不是很清楚。
  “三舅,你这次来是不是有事啊?”
  卢昌华是个直爽的人。
  以前,周树德还跟着他跑过几趟苏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现在,大老远的跑来,一定是有事。
  “哎,我是不好意思张嘴啊!”
  周树德看了卢昌华一眼,说了实话。
  “说是来看姐姐姐夫,实际上是来找你的。”
  “哦?有事你就说吧。”
  王瑶的三舅,求到头上了,自己能帮的一定会帮。
  “我刚才也说了,货款没回来,公司周转资金也断了,现在有货也拿不到。”
  “需要资金?多少?”
  “五十万。”
  “……”
  九五年的五十万,对个人来说,那可是一笔大钱。
  “不急,三舅啊,先吃饭,跟我老丈人他们见见面,钱的事好说。”
  卢昌华之所以这么说,也是要给老丈人他们面子。
  虽然周树德说的明白,他是来找卢昌华借钱的。
  可是,这事必须要老丈人丈母娘知道。
  否则,不明不白的就借了钱,到时候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再有,这事也得跟媳妇儿商量啊。
  一声不响的就借出去五十万,再大的家业也不扛造啊!
  听到屋外有汽车的声音,卢昌华赶紧出去。
  把老丈人先拦下来。
  “爸,三舅来借钱。”
  “借钱?借多少?”
  “五十万。”
  “多少?”
  王德江一愣神。
  自己这个小舅子是真敢张嘴啊!
  他一辈子的存款都没有这么多。
  老卢在边上偷听了一耳朵。
  “我这还有点。”
  “爸,我这有。”
  卢昌华见老爸误会了,这才说道:“三舅来借钱,他是朝我借。这事,王瑶还不知道,我得跟她说说。”
  “你们有这笔闲钱吗?”
  王德江问道。
  “爸,钱倒是有,这事我觉得也得让您知道啊。”
  “嗯。我这没有这么多,你问问王瑶的意思,这是你俩的家业。”
  “嗯,我问问她。”
  老卢拉着两个亲家往里走。
  卢昌华拨通了王瑶的电话。
  远在新省的王瑶,正在办公室里审阅文件。
  见是丈夫打来的电话,就知道一定有事。
  不然,这长途电话,没事是不会轻易打的。
  “媳妇儿,忙着呢?”
  “在看文件。”
  “三舅来了。”
  “哦,我知道。他打听咱家的地址,我也不能不告诉。咋的?他来是有什么事吧?”
  “还真让你猜着了。”
  “借钱?”
  “对,借五十万。”
  “那你是啥意思?”
  王瑶试探着问。
  “我打电话来就是问问你,咱借还是不借。”
  “三舅也帮过咱们,我觉得还是借。不借,咱妈的面子过不去。”
  “嗯,我知道了。”
  其实卢昌华知道,这钱一定是要借的。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这事必须要媳妇儿知道同意才行。
  这就是夫妻之间的知情权吧。
  要知道,五十万对卢昌华和王瑶不多,可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讲,这可能是一辈子都挣不来的数额。
  尤其是在九五年。
  “昌华,谢谢你。”
  王瑶对电话的另一头轻声说道。
  “说啥呢?咱不是一家人吗?再说了,你三舅就是我三舅,他有困难,咱有能力就伸把手。没能力就另说了。”
  “我不管,反正就是要谢谢你。”
  王瑶撒娇的说道。
  “那好,你早点回来谢我吧。”
  “咋的,想我了?”
  “嗯。”
  “我还得个把星期才能回来呢。”
  王瑶嘴里有些埋怨。
  “没事,我等你。”
  撂下电话,王瑶望着窗外的葡萄架和蓝天白云。
  她悠悠的吐出一口气。
  一时间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美好。
  卢昌华挂上电话,心情轻松的走了进去。
  客厅里欢声笑语。
  “今晚的炖鱼一定要尝尝,这可是我们几个老头钓的野鱼。”
  老卢笑呵呵的跟周树德聊着天。
  王德江招呼小舅子抽烟。
  地中海推开东屋的门走了进来。
  “老三来了?咱们哥俩也有阵子没见了!”
  “是啊,大哥。”
  周树德赶紧给王德海散烟。
  见卢昌华进来,周树德递给他一支。
  “三舅,我不抽烟,你忘了?!”
  “可不咋的,我还真忘了。”
  “三舅,你就安安心心的在这待两天,我和王瑶商量一下,你的钱这两天就给你调一下。你给个卡号吧。”
  “哎哎。”
  周树德乐得见眉不见眼。
  他不是没找过别人借钱,可是无一例外,都碰了壁了。
  实在没招了,他才跑卢昌华这来碰碰运气。
  谁知道,侄女和侄姑爷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能不高兴吗?
  见卢昌华这么说,王德江心里是感激的。
  姑爷给自己家面子,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说借就借了。
  “那什么,昌华啊,三舅谢谢你,手续咱不能少,正好,今天见证人也不缺,咱就把借条写了。”
  “呵呵,三舅,既然您想走程序,那咱就按您的意思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