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再去弄一架AN-124大型运输机

  “卧槽!这坦克咋么这么大!这块头,比咱那些要大多了!”
  众人进来后,好一通兴奋:
  “好家伙,小刀划拉屁股,开眼了呀!”
  “这就是传说中的t-72重型坦克啊!”
  “我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真家伙,玛德,看着就结实!”
  看一看这台,摸一摸那台,甚至有人爬了上去,跳入“井盖”里面瞅瞅。
  “t-72,是主战坦克。”司寅抬脚踹了踹履带,说道:
  “咱们团里,全是59式坦克,跟这个一比,的确不是一个量级的。”
  “59式,连沙漠小国装备的69式都干不过。”
  “不仅装甲薄、火力差、动力弱,甚至都无法在行进中射击。”
  “光是体量跟这台相比,就差了10吨。”
  旁边人被惊到了:“差这么多?”
  司辰跟安东尼办好提货手续后,走了过来,喊道:
  “哥儿几个,人家不包邮,咱得自己提货走,上坦克,开走!”
  “上!开走!”众人哗啦啦跳上坦克。
  几分钟后,骂骂咧咧声响起:
  “卧槽!怎么就这么点油啊!”
  “我这台全新的,没油,咋开走!”
  “咋会这样?我这台零部件像是生锈了?这得多久没上润滑剂了!”
  “这家伙,忽悠我们呢?”
  原本十个人,可以开走10辆坦克。
  奈何,其中七台都是不动的!
  “没油的抓紧下车,去找能开走的!”
  司寅一声令下,七人快速跳出来,寻找合适的目标。
  很明显,这里的坦克并不都是全新的。
  无论钢铁武器,还是二踢脚等等,其实都是需要日常维护的。
  就跟不住人的房子很容易垮塌一个道理。
  如今的苏国,哪来的经费维护如此庞大的武器装备?
  光是t-72主战坦克,就有三万台现货!
  一般国家撑死了一两千台,了不起三千台。
  苏国直接是人家的十倍!
  因此,解体后的各国,卖不掉的大量武器弹药,都进行了集中销毁。
  听起来很可惜,没办法,养不起,这就是累赘,就是“破铜烂铁”。
  t-72虽然是个大杀器,也是苏国赫赫有名的重坦,乃至世界各国,都对它望而生畏。
  西方国家甚至专门研制了针对它的战场坦克,以及专治它的阿帕奇等武直。
  可西方媒体乃至军火商们的抹黑,t-72从面世开始就从未间断。
  其实,反过来想,既然这一型号的重坦如此不堪,那你西方各国,为何不遗余力抹黑它?
  既然它不好,为啥还要费劲巴拉研制针对它的武器?
  说到底,还是因为它行!
  t-72是系统性作战武器,大规模的战斗群,以及搭配上树梢杀手武直,制空权战斗机群等,也是非常强悍的。
  并且,t-72量产非常庞大,生产速度也非常快。
  哪怕打坏一台,我不可惜,下一台、下十台我都能立马替补上位。
  就像是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地雷,僵尸来了,砰,干掉它。
  下一颗立马种上,需要的成本少,快速补位,投入战斗。
  配合身后的豌豆射手等武器、保护最后方的阳光制造向日葵,这场群战才能赢。
  这是团战武器,不可或缺。
  我方没有,那就换,那就造!
  ……
  一个小时后。
  这间兵工厂那刷了绿松石颜色油漆的大铁门,缓缓打开。
  十辆坦克,缓缓从后院的停放草丛绕行开了出来。
  足足有十米高的厂房两侧,坦克一辆一辆开出来。
  到了大门口,又交叉行驶,汇聚成一条,鱼贯而出。
  最后一台上,司寅架势,司辰从“井盖”里钻出来:
  “Дocвnдahnr!”
  俄语再见,他还是会说的。
  安东尼跟那位红毛大兄弟一人叼着一根烟,开心得很,挥手送别:
  “欢迎下次再来!维克多,下次记得给我带伏特加啊!”
  “最好还能带点香皂过来,有洗发水、洗衣粉就更完美了!”
  司辰一股脑答应下来,比了个ok!
  坦克一路开到车站外,交代给车站的大型起重机负责人。
  司寅带人留下来处理这边事务。
  司辰带了一名飞行员、一名会俄语的,以及另外两名同行者,一起去往空军下辖的某处仓库。
  an-152大型运输机,出自苏国闻名全世界的“安东诺夫设计局”。
  设计局位于联盟内的乌可兰-基辅。
  司辰不会去那里提货,因为颜桥的势力还没渗透到那边。
  司辰之所以在某空军的某处仓库提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三千吨粮食。
  苏国目前粮食极其短缺,看看禁酒令就知道了。
  酒,需要粮食等谷物来酿制。
  为了填饱肚子的粮食,当局下达了禁令,不让酿酒,让戒酒。
  可群众们宁愿饿肚子,也希望有酒。
  这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揭不开锅的时候,禁啥也没用。
  必须想办法“输血”进来!
  司辰给了颜桥粮食,颜桥就能给忠诚于自己的军队“输血”,再为自己正在图谋的“大事件”做好充足的准备。
  颜桥给了司辰武器“签单”,司辰去提货,拿到我方急需的“大杀器”!
  这才是这场交易的价值!
  九零年,我方90%的坦克是59式的,主战型重坦,没有!
  我国的飞机,虽然三千架歼-6是主力。
  但是,大部分都没有雷达装置。
  这意味着什么?
  谁开着飞到天空,对方稍微比你先进一些,你就是活靶子!
  信息化作战的时代,靠飞行员眼睛瞄准还有用吗?
  对手把你三千架都打下来,区别就是需要花费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
  至于歼-8ii,有多大差别?
  是我们不思进取吗?
  不是!
  前半段太穷了!
  别国技术封锁也是非常致命的。
  就比如司寅,明明是北城大高材生,明明一腔热血要搞高端武器。
  事实,上面没有钱,拨不下来经费,一切都作罢。
  以前,司寅的日常,就是带兵、练兵、巡视兵工厂,去北城大学看看有多少好苗子,过过眼瘾。
  她自己明明想把那些高材生都留在麾下。
  可是,留下又如何?去服装厂做流水线工人吗?
  就像赵铮,高考那么高的分数,一腔报国热血。
  毕业就是兵工厂去生产解放鞋,搁谁身上这个落差都受不了!
  那个时候,毫不夸张,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苏国至少20年,落后米国至少30年。
  再看看苏国目前的现状,又回看我们改开的决策。
  两相对比,其实,我们是对的!
  没有经济做支撑,更多的项目就不能上马。
  为了更加长远,必须将市场先盘活!
  猥琐发育不能浪,这是事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