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凯歌

  三万薛延陀前锋铁骑在定襄城外来回驰骋,
  单于大都护府的旗帜在城头高高飘扬,南面不远的恶阳岭上,三道烽烟直刺苍穹。
  远处长河之上,落日血红。
  贞观十六年,夏。
  塞北。
  狼烟四起。
  薛延陀大度设眯起眼睛打量着这座定襄城,当年隋朝给兵败的突厥启民可汗修建的,还先后送了两位公主来塞外和亲。
  后来隋朝灭国,义成公主劝处罗可汗派人从河北窦建德处把肃后和杨政道接到塞外,将其安置于定襄城,拥为隋王,还把隋乱时逃到塞外的隋朝官吏、士民全部配给杨政道,复立大隋,这里曾聚拢一万多汉人。
  要处罗可汗死在帮杨政道复国的路上。
  没过几年,大唐就发兵北伐,奇袭恶阳岭,突袭颉利可汗汗庭,不仅夺下了这座定襄城,还把颉利可汗擒俘长安,灭了东突厥。
  这座定襄城上的旗帜也是几经变化,如今是大唐单于大都护府的治所。李思摩那个所谓的东突厥可汗,所谓的复东突厥汗国,他都不姓阿史那改姓李了,东突国还受这单于大都护府的节制,
  算什么复国?
  曾经被突厥人压制几代人的薛延陀人,也绝不会允许东突厥余孽还存续。
  “思摩那唐人走狗都跑进长城了,这定襄城里的唐将怎么没跑?”
  定襄城里的唐将正是单于大都护段志玄,大唐右卫大将军、褒国公。
  大度设在城下望着定襄城,
  而段志玄也在城门楼里看着城外的薛延陀军。
  今年四十五岁的段志玄,正是年富力壮正值当打之时,这位大将军十四岁时,就应募征高句丽,又做为皇帝的儿时伙伴,被委以镇边重任。
  “薛延陀不足惧也。”
  段志玄一生征战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城下大约有三万左右人马,这是为将者的基本能力,甚至通过行军扬起的烟尘,都能估算出数量。
  三万人,比城里的守军多,但这些薛延陀人长途奔驰而来,根本就没有攻城器械。如今的定襄城,做为单于大都护府的治所所在,这些年又经过了加固,增修了敌台、瓮城、箭楼等防御设施,更别说城头上架着的那些弩车,城墙后面还有投石车,
  不仅可以抛射石头,也可以抛射火油、毒烟球,甚至是火药包。
  “大将军,咱们出去干他一下子吧,我看他们兵虽众,但也就那样。”
  “没我将令,不许出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是把他们吓跑了,你就是全歼这三万人,也是有过无功。”
  “这哪是三万敌军,这是三万军功首级啊,只能看不能打,真是愁死人。”
  几名将领叹道。
  “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咱们接到的命令就是守城不出,守好城,就是功劳一件,薛延陀人要从我们这过去,那任他南下。但是,他们回来时,就不能再让他走了。”
  塞外的夏风很凉爽。
  段志玄很淡定,如他所料,薛延陀人围着定襄城转了几圈,派人试探性的来城下射了一阵箭,挑衅了一番发现城里没人理会后,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最后干脆就在城外不远解甲休息,生火做饭,饮马割草。
  城中守军,仍是置之不理。
  “这么卑劣的小伎俩,以后这样就能诱我军出城?哈哈哈,大度设小儿,他在吃奶的时候,老子就早已经在战场上冲杀多年了。”
  定襄城里的兵马并不算多,但很精锐。
  有三千都护府牙兵,
  这些兵,加上城中的百姓,以及部落城傍蕃兵,守城是可以的,但要说出城,还是很冒险。
  大总管李绩早有严令,长城以外诸军,在他到来前,不得擅自出击,守好各自城堡就行。
  段志玄有些瞧不起李绩,他当年跟着皇帝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的时候,李绩却是经常打败仗,如今李绩倒是当上兵部尚书,甚至拜了宰相了。
  风吹的有些犯困,段志玄打了个哈欠,“你们继续盯着他们,我下去了。”
  大度设在定襄城下摆出一副轻敌姿态,结果表演了一天,城里也毫无反应。
  一些薛延陀将领气的脸红脖子粗,嚷着要攻城。
  被大度设叫他们闭嘴。
  大度设做为夷男长子,虽是庶出,但跟着夷男也是征战多年,在大唐跟薛延陀关系还较亲密时,他也曾去过长安,甚至在禁军中呆了一段时间。
  本来还想做天可汗的女婿,可惜几次和亲最后都没能成功,最后被天可汗册封为莫贺咄叶护小可汗。
  他还是比较了解大唐城防的厉害的,没有攻城器械,想破这种坚城,太难。
  就算十倍兵力,都很难拿下。
  站在远处,他眯着眼睛打量着定襄城许久。
  这次南下,夷男可汗给他的策略是抢先唐军集结前南下,先把大唐的走狗李思摩干死,夺取碛南地区,然后阻敌于阴山一线,最后是能打到长城脚下,迫唐和议。
  因为有唐军灭东突厥、吐谷浑的先例在,尤其是武怀玉征西域的先例,夷男不敢让唐军打到漠北去,
  唐军都能远征西域,轻松征服西突厥诸部、各国,那沙漠大碛就根本不是阻碍。
  夷男这些年称霸漠北,也是很有些战略水准的,他深知掌握主动的重要性。
  又因知晓此次统兵主帅是李绩,一个坐镇并州十几年,但并不曾打过什么漂亮仗的家伙,甚至传言他有个外号常败将军,这让夷男又增加了几分信心。
  如果统帅是武怀玉或是李绩,那夷男绝不敢这么嚣张的主动出击南下的。
  人的名,树的影。
  李绩算什么玩意。
  远在漠北的夷男可汗也听闻了中原的一些传闻,比如说武怀玉灭西域后,功高震主,被鸟尽弓藏,甚至在洛阳差点被刺杀。
  结果天可汗李世民居然把锅甩他头上,说是他主谋派人刺杀武怀玉。
  可惜武怀玉没死,否则夷男睡觉都会笑醒。
  但这次武怀玉没挂帅,也还是让夷男觉得他这次没开打就赢了一半。
  大度设传令,
  绕过定襄城,就跟之前绕过了阴山唐军的军镇堡垒一样,不去理会,直接继续向南进攻。
  唐人想诱他们攻城,
  他不会上这个当的,
  他在长安的时候是曾学过兵法的,知晓战争要掌握主动,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唐人擅长的就是守城攻城,而他们薛延陀擅长的是野战。
  薛延陀人还在定襄城下又过了个夜,
  这晚很安静,
  薛延陀人表面上很放松,可实际上他们在帐外卸了甲,结果进了帐篷就又全披挂上了,
  枕戈待旦,一晚上没怎么安睡,就等着唐军来袭营。
  要是来了,那就正中他们的下怀。
  可惜,段志玄这晚上在城里睡的很香,几千唐军除了当值防守的,其余人也都呼呼大睡。
  天明,
  大度设顶着黑眼圈,对着城头的守军骂了几句怂货后,只得打起精神继续南下。
  兵马从城下经过,
  段志玄站在城头上目送。
  相当和谐。
  可是仅仅几天后,
  大度设就从南边回来了,只是这次有些狼狈仓惶,他追李思摩没追上,李思摩跑进了长城,
  长城守军也没拦着他,
  因为当初天可汗让复国当可汗,他就有过一个请求,他愿意做大唐的看门狗,但万一薛延陀来犯时兵多势众,那就允许他退入长城,以待援兵。
  皇帝答应他了,所以这次李思摩很干脆的就带兵一路撤到了长城内。
  他这一路跑,也不是没功劳的,大度设的二十万大军虽然没全追到长城下,却也有八万人追到了长城脚下,还有十二万人在碛南。
  大度设没能力攻打定襄城,当然也没能力攻克长城。
  他们从漠北一路跑到了长城下,这几千里路,人困马乏,携带的粮草也不多了,
  毫无收获,进退两难。
  而这时,李绩终于集结完成各路兵马,一路杀过来了。
  大度设接到手底下各种侦察轻骑的报告,
  一番思考后,决定先从长城脚下撤离。
  这里的地形很不适合他们,容易被包围。
  虽然他瞧不起李绩,可他还是打算退到草原上再打。
  他撤,
  李思摩那狗就立马出长城跟上来了,
  等他调头想干死李思摩,他又立马后退,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粘着。
  几天后,李绩的旗帜出现了。
  人马众多。
  大度设有点慌了,他感觉情况不对劲,正向着极不利他的方向发展,一想到撤退的路上,还有定襄等诸多唐军城堡,他就有点心发慌。
  来时没把那些城堡放眼里,直接就从城下绕过来了,可现在回去,唐军还会放他们轻易过去?
  好在塞外地方大,城堡却也不算多。
  大度设再次传下军令,
  不跟李思摩纠缠,全速北撤。
  他撤,李思摩追,
  他跑,他追,他插翅难飞。
  李绩眼看着大度设跑的越来越快,他的大队步兵是跟不上了,于是果断放弃步兵和辎重部队,直接带着轻骑追上李思摩,
  两人带着唐突骑兵也加速追击。
  大度设撒丫子逃,比之前李思摩南逃时还要快。
  他甚至直接命令大军分散撤退,
  这下唐军不论是拦截还是追击,都很麻烦。
  大度设调头就撤,可这并没甩掉唐军。
  后面追兵不断,前面还有座定襄城拦截。
  眼看着唐军还在追,
  大度设决定在紫河河畔摆开阵势,迎战唐军,背水一战。
  “我现在八万大军,在这茫茫草原上,李绩和李思摩这两个忘记本姓的李世民走狗,他们的只带着轻骑,三万突厥狗和一万二唐骑,
  咱们是两倍于这些唐军,打野战,咱们二打一,这是天助我也,此战我薛延陀必胜。”
  灭掉李绩李思摩两狗奴前锋轻骑,到时再来个回马一枪,把追赶来的大队步兵给灭了。
  顺势夺取定襄,再打到长城脚下去。
  “列阵!”
  “下马!”
  “迎战!”
  大度设放声大吼,决定拿出他们薛延陀人横扫漠北的成名战技,下马步战。
  薛延陀人虽漠北草原称雄,但他们也是铁勒人一支,以前叫高车族,他们打败突厥人,靠的不是骑战,而是以步克骑。
  战斗时,骑兵下马,五人结成一个小组,四人在前步战,一人在后看马。如果取胜,再骑马追击。
  这种战法的好处在于,仍拥有很强的机动性,但又能克制突厥人彪悍的骑兵。
  薛延陀人骑战打不过突厥人,但用这种步战法,却是胜多败少。
  现在他两倍于唐突骑兵,大度设也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这套战法。
  李思摩率三万突厥汗国轻骑,率先杀到战场,
  面对下马的薛延陀步阵,他毫不犹豫的命令骑兵冲击。
  后面就是宰相李绩,李思摩打算好好表现一番,也让大度设那小崽子明白,当年他在金山称汗的时候,夷男还在骑羊撵兔呢。
  三万轻骑,铺天盖地。
  而在他们面前,八万薛延陀战士,除了在后方看马的一万多人,剩下的六万余人也是摆开了接天连地的步兵阵线。
  十几年了,
  草原上都没有再见过这等规模的战斗。
  薛延陀人的长矛密密麻麻,一个又一个的长矛方阵,好铺草原上突然长出了一块块带刺的斑。
  三万突厥轻骑们高举着弯刀,端着长矛,在奔驰中回忆着祖上的荣光。他们曾经纵横东西万里,无人可敌。
  那些该死的薛延陀人,曾经只是他们的奴隶。
  他们发出呐喊,誓要将他们碾碎。
  然后,
  两军相撞,
  战斗极其激烈,甚至是惨烈,
  突厥轻骑前仆后继,
  可他们却根本冲不垮薛延陀人的步兵长矛阵,他们的长矛方阵似乎无穷无尽,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可后面仍是一眼望不到头。
  突厥轻骑也在不断倒下,
  他们的势头渐渐疲软,冲不动了。
  而薛延陀人却还能逆风而上,迎头反击,不断的反推。
  终于,有突厥骑兵开始调头,
  他们畏惧了,
  大度设传令,上马追击。
  薛延陀士兵再次骑上马,这次轮到他们追击了。
  突厥骑兵士气跌落谷底,被战意高昂的薛延陀追的到处逃。
  后面刚赶到的李绩和他的一万二千唐骑,
  被追上来的薛延陀军包围了,
  李绩大骂李思摩无能,可形势危急,此时也顾不得追究他责任。
  迅速的思考了下眼前形势,李绩决定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所有将士全部下马,结步兵方阵,持长槊步战!”
  “临阵三发矢,”
  “三矢过后,再掷神机掌心雷!”
  “大唐万胜!”
  李绩高声大吼,传令兵策马奔驰于阵前,迅速将李相国的命令一遍遍的传达给各营将士们。
  一万两千河东精锐骑兵,纷纷下马,马匹被送到后方,由一部份唐军看管,其余士兵迅速结阵,端起长长的枪槊,
  而弓手弩们不仅给把箭从箭囊里拿出插在面前地上,还掏出火绳缠绕在手腕上,并且点燃,
  掌心雷、震天雷等各式火器也都掏了出来。
  薛延陀人居然敢跟中原大唐玩步战,找死。
  面对几倍的敌人包围,河东精锐无惧,反而做好了中心开花的准备。
  东突厥轻骑无能,那就看大唐精锐吧。
  短兵相接,
  这次换成薛延陀人骑马冲阵,
  他们以为击败了三万突厥骑兵,现在这一万余唐军肯定心惶惶,一冲即溃。
  却不料一头撞上铁板,
  那些长槊又长又锋利,他们的甲根本防不住。
  唐军的弓弩也非常强劲。
  然后,
  战场上突然响起霹雳惊雷,
  不是一声两声,而是不断的响起,此起彼伏,
  那不是天雷,
  而是唐人的火器,
  马嘶人叫,
  薛延陀也早听闻唐军有这种犀利的火器,但没真正见识过,如今他们见到了,可怕无比,恐怖如斯。
  薛延陀人的战马惊惧乱窜,
  别说一举冲破唐阵,碾碎唐军,反倒是他们先乱了。
  正在薛延陀军惊惧之际,更要命的事发生了。
  先前他们路过时胆小如鼠不敢一战的定襄城单于大都护府的牙兵出现了,三千牙兵,加上两千蕃胡城傍子弟兵。
  五千骑赶到战场,出现在他们的背后。
  这给了薛延陀人致命一击。
  军心彻底溃散,薛延陀人四散奔逃。
  这一战直杀的天昏地暗,一直杀到日落,唐军追杀百里。
  战后统计结果,阵斩余千余级,俘虏五万多口,缴获马匹武器盔甲等众多。
  大度设仅带着万余人仓惶逃窜,成功脱离追捕,越过阴山,跟碛南的那十二万后续大军汇合。
  他根本不敢在碛南逗留。
  也顾不得还没逃回来的士兵,
  匆匆就带着人马北撤,一头扎进茫茫沙海,逃向漠北。
  李绩一路追击到了碛口,
  当年武怀玉苏定方就是在这擒俘颉利可汗的,这次可惜没能追上,大鱼跑了。
  好在战绩仍然丰厚。
  李绩看着手下参军们汇总上来的战果,抚须哈哈大笑,红光满面。
  终于,他一战功成。
  此战,必将让那些怀疑他嘲讽他的人看看,他李绩绝不是什么常败将军,他李绩也是堂堂上将军,
  他李绩,也不输给武怀玉。
  “给长安天子报捷!”
  李绩扬眉吐气,精神焕发。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