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是什么?

  架子摆了好一会的王元还没来得及借题发挥,就看着婆媳俩一前一后走得连背影都没留一个。
  “爹。”
  王元回过神看向李美玉,后者满脸嫌弃地看向地上的木桶,“这个怎么办?”
  谁稀罕这些破东西啊?
  木桶里隐约一抹白色在水中浮动,王元上前看了一眼那从来都没见过的白色方块。
  “人家好意送来的。”王元虽好面子,但到底也是珍惜粮食的。“刚好今日文轩要回来,去割些肉炖了吧。”
  公公都发话了,李美玉就算再看不上林凤琴送来的东西那也只得捏着鼻子应下。
  “爹!”
  直到傍晚,一袭青灰长衫的王文轩才风尘仆仆地进了门。
  “哎!文轩回来了?累了吧?快东西放下赶紧歇歇!”
  见小儿子回来,王元那叫一个高兴。
  要说他能当上这个里正那是因为年轻时也读过几年书,只可惜最后不说秀才了,连童生都没中。
  可到底也是因为读过些书见识也广,也就不甘于自己的儿子也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王元运气挺好,大儿子王文清不是读书的料,但小儿子王文轩却从小表现得聪慧,最后也不负他的期望考上了秀才。
  “二叔!快让我看看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睡醒后的王宝儿见自家二叔回来,从屋里出来冲上前就扒住了他的腿。
  王文轩今年十八,说白了也还是个少年,他弯腰抱起自家胖嘟嘟的小侄儿。
  “二叔今天带了卤豆干回来!”说完将包袱递给李美玉,“那卤豆干就在里头,劳烦嫂嫂待会再热一回!”
  卤豆干?
  王宝儿没听过,顿时就不乐意了,“宝儿不要卤豆干,要糕点和饴糖!”
  “王宝儿赶紧下来!让你二叔进屋歇着!”
  王元脸一沉,原本还想再闹的王宝儿吓得小脸一绷,趴在王文轩怀里没作声。
  “宝儿,这卤豆干可好吃了!在县里可火哩!”王文轩抱着自家小侄子边走边哄,“还有豆腐炖肉也好吃,但那豆腐易碎不好带回来。”
  “县城果然跟咱们这乡下地方不一样,这叫豆腐的,你爹我活这大半辈子了都没听过。”
  “这也是最近才时兴的,就是咱镇上那家聚香楼,十几天前去县城开了分号,这豆制品系列就是他们近期主打的菜式,等下回爹您和娘一块去县城尝尝!”
  聚香楼王元倒是知道,是镇上最大的酒楼,当初王文轩考上状元时全家还去吃了一顿庆祝。
  只不过那一顿饭就花去了快一两银子,哪怕自己这个里正当时也心疼了好些日子。
  想到这,王元除了心疼也有欣慰。
  小儿子出息了也懂事了!有什么好的也挂记着爹娘!
  没一会,王家人陆陆续续回来。
  卤豆干得到了全家一致好评,王元的妻子钱氏笑着又把小儿子夸了一通。
  “咿?”欢声笑语突然被王文轩的好奇打断,“嫂嫂,这是什么菜?”
  王文轩吃着略有些熟悉的口感,指着一盘褐色的菜问道。
  “哦,那个啊?是林家送来感谢公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