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刘业恶念,田庄成效

  看完黄升的奏折。
  刘业被打击到了。
  好在他是开国皇帝,抗压能力极强。
  仅仅半个时辰功夫,就缓了过来。
  刘鸿立足扬州,刘恒立足东州。
  这两个孽子,还等着朕回去,亲自拾掇呢!
  随后,刘业拆开了陆宰的奏折。
  黄升的奏折,仅是客观叙述实情,不掺杂个人观点。
  陆宰的奏折,是治国论述。
  首先讲的是:秦洛查抄世家嫡系,放过旁支子弟,分化世家;公平考试之念。
  刘业原计划是,攻灭姜国,再回过头来,整顿世家,打造万古基业。
  至于怎么整治,刘业一直颇为头痛。
  毕竟那些世家,大都为大乾立国出了力!
  没有合适的借口,不好下刀!
  容易大失人心,还会遭到抱团抵制。
  刘鸿庞婴造反,诸多世家附逆,抵消了此前的功劳。
  秦洛的分化之策,看似温和,实则动了世家的根基。
  公平取仕,虽说短时间内,当选官员仍出自世家,但出仕途径不一样了。
  世官和察举,官员出仕首先感激的是家族。
  任何有违家族利益的行为,都被视为忤逆,被世人唾弃。
  公平取仕,即削弱了世家权柄,官员也不再被家族恩情绑架。
  看完论述,刘业两眼发亮,喃喃说道:“分化世家,公平取仕,相辅相成,堪称神策!”
  “在各州建学堂,让将士子嗣读书识字?”
  “让被查抄的附逆官员嫡系,当先生教书?”
  想法不错,可惜花费巨大!
  笔墨纸砚、书籍,平民无力购买。
  大乾经此动乱,也无力支撑天量花销。
  “印刷术?造纸?把书籍成本压低到三百文以下?”
  刘业倒吸一口凉气。
  做为开国皇帝,深知廉价带来的好处。
  若真能实现,短时间内,大乾读书人一定会成倍增加。
  水车、曲辕犁,他已经知道。
  缓解粮食压力,鼓励百姓开荒,放开山川湖泊。
  刘业下意识点头,当前这局面,让百姓有口吃的最重要。
  官员上书,询问新皇人选,陆宰建言,立一太子,安抚百官。
  刘业沉思起来。
  立太子,立谁呢?
  目前这情况,立老六最合适!
  可那小子贪玩,治国心思不强,不想当皇帝。
  老三?老四?老五?
  刘业在脑海里,把这三位皇子全过了一遍。
  想到他们母妃背叛,刘业心里就像吞了苍蝇似的。
  接着,刘业眼眸里冷光闪现。
  若有需要,为了大乾江山,朕做回恶人又何妨?
  恶念闪过,刘业再次踌躇起来。
  太子是储君,关系着大乾将来!
  一旦定下,轻易不能变动,必须好好斟酌。
  偏偏这件事,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罢了!
  听听他们自己的意思。
  虽说年龄不大,圣学没有少念,也都是有主见的。
  传信黄升,让他和陆宰、张硕、秦洛四人一起,分别询问几位皇子。
  为什么想当皇帝?
  认为怎么做,才是一个好皇帝?
  ……
  秦洛封地田庄。
  连续奋斗多日,水泥终于制成了。
  瞧着振奋异常的刘瓷实等人。
  秦洛感觉很心累。
  忙活这么久,成品仅仅三千斤左右。
  相对于后世,这点产量实在不够看。
  存储是个大问题,没有牛皮纸,用木桶装着容易变质。
  也太耗费人工了。
  石灰石碾磨,铁矿渣碾磨,煅烧,石膏碾磨,均掺……
  工序甚多,每一样都需要大量人工。
  好在水磨已经建成,可以省去大量碾磨人力畜力。
  否则,他还真不敢瞎弄。
  招募的民夫太多,会影响农业耕种。
  这时代,劳动关系极为脆弱,过度发展工业,有害无益。
  “老刘,你们商讨一下,看窑炉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再建一个大窑炉起来!一次最少烧一万斤!”
  “好的,侯爷!”
  “老许,你仔细考虑一下,做个大圆桶,中间做个类似水磨那种主轴叶片!”
  “上下两端都要页片,下面靠水流冲击转动,带动上面叶片转动。”
  “不当碾磨要实现水流半自动化,掺均也要实现水流半自动化!”
  许匠师听完眼睛一亮:“侯爷此策妙极!在下马上就着手制作。”
  “除了这些,其它工序你都考虑考虑!”
  “别让我说一样,你做一样,你要想到我的前面!”
  “嘿嘿,侯爷你是神仙下凡,在下哪敢和你比!”
  秦洛一阵头大。
  他现在不仅是总指军,还是总工程师。
  嘴皮子都快磨薄了。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张二河带着一队精兵前来。
  秦洛特意叮嘱过,他这些掌握机密的亲兵,不许单独出城。
  “少爷!四位殿下,把热气球做好了!”
  “想请你回临安一趟,试飞!”
  秦洛乐了。
  这么多天过去,他早把此事忘了。
  四个小家伙还挺有毅力的,竟把热气球干成了。
  “好,我安排一下,就回临安!”
  “毕盛吭你的事,也一并清算。”
  张二河被吭的事,秦洛几天前就知道了。
  忙着没空回去处理。
  一万石变三千石,咋想咋膈应!
  对他来说,我吭你活该,谁让你打我秘方的主意?
  你坑我,不应该,做人咋能不讲诚信呢?
  “少爷,他们都被关入天牢了,还咋清算?”
  “想在天牢享福,哪嫩容易,我让他来挖山!”
  “回去找张廷尉商量一下,以后有犯人,都送来做苦力!”
  “不用花费公帑,还能帮国家赚钱子!一举两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