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用远见和知识,征服文官

  国事艰难。
  正是需要团结的时候。
  秦洛不想和这些文官斗心眼。
  用事实说话,让他们心服口服比较好。
  扭头冲郭雄说:“郭将军,劳烦帮我找几名匠人,和一些竹杆来!”
  郭雄微微抱拳,吩咐将士赶紧去找人,准备东西。
  漠州大营,不仅担负着转运粮草的重任。
  还担负着兵器转运,兵器维修等,不缺匠人,竹竿更是常见。
  “殿下和安民侯他们,舟车劳顿!”
  “各位大人,有话晚点再谈,先让他们进营歇息!”
  郭雄开腔,众人纷纷点头。
  进入大营,茶水刚端到手上,士兵抬着一捆绿色竹竿来了,后面跟着五名匠人。
  秦洛找来一块红土石,和匠人沟通起来。
  他要做的只是一个模型,演示给张横等人看的,制作起来,也简单的多。
  讲解清楚,五个匠人开始动手,秦洛做技术指导。
  半个时辰功夫,水车模型做好了。
  “张二河,去提桶水来!”
  “好的,少爷!”
  一木桶水提到,地上的斜坡沟槽也挖好了,水车模型安装在沟槽旁。
  秦洛开始他的表演。
  “各位大人,我用此沟,模拟河流!”
  “看好了!”
  木桶倾泻,清水流向水车,水车转动起来。
  “成功了!老大成功了!”
  看着细细水流,通过水车,流向高处水槽,六皇子激动的跳了起来。
  秦洛微微一笑:“这只是一个缩小版的模型,我们做的时候放大,安装于河流边,就可以达到灌溉的目的。”
  “作用极其有限,静水湖泊,没有水流,这东西就没法转动。”许清不失时机泼上一盆凉水。
  “那就想办法改变局部地形,像刚才挖沟填土,或者让匠人加以改装,改装出可以牛拉的装置。”
  “这些竹筒也可以改进,比如改成木槽,盛水更多,放在水流大的地方。”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解决问题,肯定能想到办法!”
  “这样就能减轻很多人力!”
  许清没再吭声,其它人纷纷点头夸赞:“安民侯大才,大乾之福啊!”
  “有了此等神器,百姓浇灌田地就方便多了!”
  “微臣替金州百姓,谢过安民侯!”
  听着众臣夸赞,六皇子与荣有焉:“老大,还有曲辕犁,也做给他们看看!”
  这家伙,爱装逼啊!
  秦洛看向匠人:“我把曲辕犁草图画下来,你们做三架出来,拿给百姓使用,摸索出最省力的尺寸。”
  他只知道造型,搞不准具体尺寸。
  等黄升撤兵之后,攻伐临安的序幕必定拉开。
  征召民夫,肯定会影响到春播。
  秦洛就想把曲辕犁弄出来。
  曲辕犁一经问世,广泛使用了几千年,直到现代化机器出现,才逐步淘汰。
  可见在农耕中的重要性。
  秦洛有心让各州加工一批,分发给百姓使用,减轻战争对农耕的影响。
  画好图纸,和匠人们交代清楚。
  秦洛又把目光投向全场:“不管是水车,还是有待制作的曲辕犁,都属于改良工具的范畴!”
  “可以改良的工具很多,我们应该多听取百姓的意见!”
  “百姓劳作时用的工具,就像我们士兵手里的刀箭,怎么做使用方便,使用者最有话语权!”
  “官府应该鼓励老百姓提议见,甚至是鼓励发明农作工具!”
  “经过各方实验,评出方便好用者,给赏银,或者用发明者的名字命名,让他们名留青史,激发百姓的积极性!”
  张横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用发明者的名字命名,名留青史,莫说普通百姓了,就连他们都心动。
  “有了好用工具,官府再牵头,推广给百姓使用!”
  “可能很多百姓没钱购买制作,官府可以组织匠人做给他们!”
  “只收成本价,实在没钱者,分两年或三年还清!”
  “粮食增产了,税赋也相应增多了,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张横、许清等人,再次点头。
  他们不得不承认,秦洛的观点很新颖,操作难度也不大。
  经此提点,他们各自都有了腹案。
  “改良工具,只是主观增产的一部分!”
  “我们再说筛选种子,耕种之前,筛选良种,百姓都会!”
  “我今天要说的是,作物种类筛选!”
  “各位大人,都是执政一方的朝廷大员,治下各郡田地种类,想必都很熟悉!”
  张横等人没有接腔。
  熟悉个鸟屎!
  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税赋征收到位,就可以了!
  谁还统计水地、平地、山地有多少?
  好在秦洛没有提问,只听他继续说道:“农作物种类不同,适宜种地的田地也不同!”
  “有些种平地高产,有些种山地高产,有些不喜多水,有些喜欢多水!”
  “官府把这些弄清楚,引导百姓去种植!”
  “除此之外,官府还可以设置实验田,从其它地方引进高产作物!”
  “比如:西域的萝卜,我听说有红黄紫等颜色,红色易种植,产量高!”
  “老百姓不敢轻易尝试新作物,因为一旦种下去,就影响着一年的口粮!”
  “官府可以尝试,弄出试验田,种好后给百姓参观,发放种子,教他们种植!”
  “当然,其它作物、蔬菜,甚至是果树,牲畜,鱼类等,只要能填饱肚子的口腹之物,都可以尝试种植培育!”
  “然后择其良品,推广给百姓种植,特别是一些果树,如柿子树,能挂果近百年。”
  “种类丰富了,解决温饱的可性能,就变大了!”
  说到这里,秦洛想到了红薯、南瓜、土豆、玉米。
  高产作物,全在海的那一边,真是上天的宠儿。
  猛然间,秦洛想到给猪仔做小手术!
  劁猪可以去骚味,还能让猪长的快,增肥。
  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
  改天让人试验一下。
  张横等人再次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安民侯天纵奇才,我真的是醍醐灌顶,回到宁州,便开始着手此事!”
  “安民侯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先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下官向安民侯道歉!”
  许清拱手鞠躬,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许大人不必如此,有误会是正常现象!”
  “日久见人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都会懂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