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太子迎接,秦洛南下

  短短半日功夫,安国公要回临安的消息,传遍临安大街小巷。
  “安国公要回来啦!太好了!”
  “兄台,安国公何时归来?我想去城门口迎接!”
  “我也要去!安国公走时我去送了,回来时必去迎接……”
  百姓们争相讨论着,脸上挂着幸福微笑,仿佛过节迎喜一般。
  声讨姜国盗取国之重器一事,被人选择性遗忘。
  御书房,崔俊向刘业禀报完临安民情舆论。
  刘业脸色,以肉眼可见速度变黑。
  食指中指紧握着御笔,指尖苍白无血。
  他以为,经过近一年的沉寂,百姓已把秦洛淡忘。
  现实却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百姓非但没有忘记秦洛,反而像酿酒一般,拥护爱戴之情越发浓郁,远超他这个皇帝。
  刹那间,忌火丛生,杀意在刘业心底涌动。
  也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一声禀告:“启禀圣上,太子殿下求见!”
  “宣!”
  下一刻,房门推开,太子满脸春风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看你满脸喜意,可是遇到什么好事?”
  “父皇,你不是知道吗?”
  刘业一头雾水:“朕知道什么?”
  “老大要回来了啊!”太子脱口回应。
  刘业顿时有种被喂了一嘴臭狗屎的错觉,别提多恶心了。
  “父皇,你怎么不高兴了?”
  这话问的,就像被喂了一嘴臭狗屎,问你香不香似的。
  刘业差点原地爆炸,最终克制住了。
  因为他对秦洛的忌惮,不能让太子知道。
  不动声色道:“你前来见朕,就为说此事?”
  “父皇,儿臣请旨前往渤州,迎老大归来!”
  刘业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被噎死,他想说,你对朕都没有这么上心过。
  好不容易缓过气,脸色一沉呵斥:“堂堂太子,远去千里迎接臣子,成何体统!”
  太子微微迟疑,硬着头皮说:“父皇,老大不仅是臣子,更是儿臣的少傅,救命恩人!功绩更是无人能比!”
  “儿臣在国事上帮不到父皇什么,唯能做些劳力跑腿的活,让天下人知道,父皇对功臣的重视!”
  刘业眉毛一抬:“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
  “呃……是的,儿臣就是这么想的。”太子语气微结,略显心虚忐忑。
  刘业没有戳穿,思索着太子迎接的可行性。
  秦洛在百姓心中威望本来就高,太子千里迎接,必然使其威望达到顶峰。
  以那小子知进退的个性,肯定主动避嫌。
  朕便顺势让他休养一段时间,寻找子嗣、陪陪公主、孩子。
  此举即能彰显朕对功臣的重视,又能达到束之高阁的目的,此策甚妙!
  打定主意,刘业缓缓点头:“不错,说明你长大了,去准备吧,朕允许了!”
  “谢父皇,父皇圣明!”
  太子道完谢,脚下生风离去。
  望着远去背景,刘业脸色再次变冷。
  太子对秦洛太依赖了,绝非好事!
  没关系,还有时间,朕会教导好他,如何做一个合格太子!
  ……
  海外,归化岛。
  经过多日等待,各岛岛主、副岛主们,终于聚齐。
  秦洛终于又一次公开亮相。
  用一幅略显憔悴的面孔,再次阐述如何造富。
  会议结束,王思文当重宣布,商贸协调局立项成立,专利草案、商税草案面世。
  各岛分发一本,向岛民传答讲解,感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议,经安国公同意后更改……
  秦洛是真憔悴了!
  罗兰牧拉节已过去一月有余,至今没有两个幼子的消息。
  幼子年幼,路途遥远,医术不发达,又是悄悄潜行……
  万一出点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当爹的,哪能不担心!
  “少爷,二河哥送来急信。”章文气喘吁吁跑来汇报。
  秦洛心中一喜,随手从章文手里夺过。
  看到内容,怔立当场。
  老爹写的,老六皇帝要召我回临安,让赵山管辖海外,让我拾掇行礼滚回去。
  “去把杨山叫来!”秦洛不动声色吩咐。
  “好的,少爷!”
  两刻钟功夫,杨山匆匆赶来:“末将拜见将军。”
  “刚接到消息,皇上欲召我回临安,让赵山接管海外。”
  “啊?”杨山瞬间大惊,接着急嚷:“将军,万万不可回去,索性挑明吧!”
  “时机不到!”
  “震天雷秘方被盗,皇上不会不明不白算了,咱们在此刻挑明,等于给姜国分担了压力。”
  “让他们掰扯去,咱们趁机发展人口,积蓄实力才是关键。”
  “这样吧!对外放出风声,我昨日收到消息,有人劫持大宝二宝在南洋出现,要挟我前去商谈!”
  “为了不造成轰动,接到消息后,我已乘小船赶去南洋!”
  “此外,你以组建海上护卫队的名誉,扩军至一万。”
  “暗中催促商队,加大力度协助百姓迁来海外……”
  交代完杨山,秦洛又把王思文叫了过来。
  “国公爷,你找我?”
  “嗯,皇上欲召我回临安,让赵山接管海外!”
  “啊?”王思文同样也是一惊。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等着秦洛下文。
  “我不能走!”
  “倘若我一走,海外局面必定毁于一旦!”
  王思文额头冷汗冒了出来:“国……国公爷,你要抗旨不成?”
  “不明抗,暗中操作!”
  “你愿和我一道,维护好海外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吗?”
  “……下官……微臣……愿意!”王思文纠结哆嗦着,换了称呼。
  事实上,他早已察觉到什么,只是没像今日这样挑明罢了。
  在海外这么久,王思文的心也早已归属海外,甚至主动把家人迁了过来。
  秦洛点了点头:“我需要去南洋一趟,海外诸岛就交给你和杨山了!”
  “遇到事情,你俩商量着来,当前定下的政令不变。”
  “至于赵山,交给杨山去应付。”
  “倘若朝廷另派官员前来,一律架空,所有政令按我订来的来……”
  又是一阵絮絮叨叨交代之后。
  秦洛给秦烈写了一封家书:“爹,见字如面,有大宝、二宝的消息了,在南海!”
  “贼子把大宝、二宝勒索至南洋,要挟我前去……”
  “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救出大宝、二宝……”
  给张二河写了一封密信:“二河,飞信已收到,我不回临安,即刻出发南洋……”
  “一有大宝、二宝的消息,立马密信告知于我……”
  “我把赵柱带走,若有人问起,就说他去追我船队了……”
  赵柱是张二河表递,前来送信心腹。
  妥善安置完毕,秦洛乘小船离岛,一路向南。
  此次南下,他将制造出枪炮武器,彻底挺直腰杆,确保家人不被牵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