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4章 帝后商议

  盯那肖珍儿?
  宁宜臻可不是个会浪费人力之人。
  “不要!有皇上的人在,我们就别管了,反正知道她来的目的。”
  主子说不用管,秋月自然应下。
  不过,宁宜臻也是说说,她还是准备过去找燕凤炀。
  这东方落雁再留在宫中,不太合适了!
  她还猜得真没错,这东方落雁一回林中,就开始了行动……
  “皇上,请用茶。”
  刚送来两份快折,燕凤炀坐在大树下审阅。
  侧抬头,他盯着东方落雁:“珍儿,今天玩得开心吗?”
  东方落雁一脸清雅温婉的回了话:“臣妾很开心,谢皇上关心。”
  “皇上,这是臣妾给您泡的毛尖,您尝尝。”
  端起茶,燕凤炀在鼻边闻了闻:“嗯,很不错,不过朕这一会不想喝茶,先放这吧。”
  “你先去玩,时辰到了,朕得去比赛的地方看看。”
  东方落雁垂了垂双眸,恭敬的退下。
  她知道,燕凤炀不喜欢女人。
  这后宫的女人,除了皇后外,没有一个人能近得了他的身。
  他能对自己和颜悦色,那是看在小时候的情份上。
  可现在,不靠近他,如何能打听到巧机坊的幕后老板?
  自己堂兄有多少人在大良,东方落雁心里并不清楚,但他非让自己入宫,恐怕是已有怀疑了。
  皇后是个女人,她不可能是巧机坊的东家。
  除了皇后,那就是皇帝了。
  再者,大良皇室今年突然富裕了,这银子怕就是卖霹雳弹的银子吧?
  东方落雁满怀心思的下去了。
  虽然她的目的不在于皇帝,但是她很清楚要查清真相,必须进皇帝的尚书房。
  要进尚书房,只有让众人以为她受皇帝的恩宠。
  受宠的妃子进皇帝的尚书房,这才不会被人阻拦与怀疑。
  皇后不就是如此吗?
  她想进就进不说,她不去皇上还让人把她请去呢!
  东方落雁的行为燕凤炀早就算到了,只是他不知道她潜入大良皇宫的目的。
  所以,他给她这一次接近自己的机会!
  燕凤炀准备起身,宁宜臻来了。
  “皇后怎么来了?朕还准备去那边看看比赛的情况呢。”
  宁宜臻微笑道:“臣妾有事与您说,一会再过去。”
  皇后有事要说?
  燕凤炀站住了脚步:“要坐会吗?”
  “不用!皇上,淑妃真名叫东方落雁,乃仓东国的一个公主,为齐东王所用。”
  “她此次来,为的是找到巧机坊的幕后东家,然后撸去仓东国,为齐东王所用。”
  什么?
  这女子竟然是仓东国的公主?
  燕凤炀早猜到‘肖珍儿’是仓东国之人。
  而且也知道了她为齐王所用。
  但他还真没猜到,她竟然是位公主!
  不过,他也不惊讶。
  仓东国大且富。
  仓东皇帝东方济云后宫妃子美人众多,他名下的公主不计其数。
  东方落雁为齐东王所用,这说明她出身低贱,不为仓东皇室所宠。
  只是燕凤炀非常好奇:“皇后,你这情报从何而来?是千机阁查出来的吗?”
  宁宜臻笑笑指指怀中的小绿:“它,一个灵鸟,听得懂各国的语言、会讲人话。”
  “刚才不经意之间发现淑妃往外走,我就让它跟了上去,把她与那红衣人的话听个一清二楚!”
  天啊,他家皇后果然是仙女儿,所以才会有灵鸟相随!
  听到这个,燕凤炀心中有了断决:“那……这个东方落雁不用再留了!”
  “不,留着!”
  燕凤炀一脸不解的看着宁宜臻问:“为何?留着她有用吗?”
  当然有用!
  宁宜臻解释道:“大良的发展肯定会让它国防备,特别是仓东国。”
  “东方落雁是最好的探子,留着她,我们可以把大良不好的消息,全部传回仓东国去。”
  大良国的核心机密,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掌握,但也不能不防备他国探子来打探。
  若用一个现成的、有身份的探子把假消息传回去……
  燕凤炀越想越激动,他一把抓住宁宜臻的手:“皇后这主意非常好,就按你的办!”
  “现在,我们去看看比赛情况!”
  突然被人抓住手,宁宜臻有点不自在,她想摔开——摔不开!
  “皇上!”
  燕凤炀回头:“皇后不想去吗?听说天儿也参加了比赛呢,一起去看看吧!”
  装!
  宁宜臻一阵白眼:“皇上,臣妾还没老到要你牵的地步!”
  但是……
  燕凤炀理由非常充足:“朕也经常牵玥儿,难道她已经老了吗?”
  宁宜臻:“……”
  ——我又不是你女儿!
  最终,宁宜臻还是甩开了燕凤炀的手。
  因为,比赛现场人很多,这样秀恩爱,实在不合适!
  “皇后你猜,今日的头名会是谁?”
  “天儿。”
  燕凤炀一脸呆滞:“天儿?”
  宁宜臻点头:“嗯,天儿!”
  燕凤炀觉得有点神话。
  他儿子,还不足五周岁呢。
  他是厉害,可他才启蒙一年多,看过的书总比不得那些入学多年的皇家子弟吧?
  “皇后,你就这么自信?据朕所知,皇家子弟中会读书的人可不少。”
  宁宜臻淡淡一笑:“现在我也不多说,过去看就知道了,这一会怕是出了结果呢!”
  天啊,他家儿子真的这么牛吗?
  燕凤炀一脸喜气:“走!我们赶紧过去!”
  哪知两人才到比赛的地方,还没进去,就听到一片嚷嚷声……
  “不可能,太子一定作了弊!”
  杨沁大叫,他不承认,太子能作出那么好的诗来。
  他才启蒙,连正式上学都没开始呢!
  这诗,连大良国的这几位大儒者夸赞,这怎么可能?
  “我也不信,太子连学都没上过,怎么可能作这么好的诗?一定是别人作好给他的!”
  燕凤琦同样不承认!
  他们可是太子的叔辈,太子连学都没上过,作出这么好的诗,让他们的脸面何存?
  然而,没有人理他们两个。
  宋之民一生醉于读书,如此佳作已让他深深沉迷。
  他摇晃着头,看着手中的诗作:“好一个霜叶红于二月花!绝!绝!绝!”
  “老夫读这么多年的书、教这么多的学子,可从来没有人作出过这样的绝句!”
  “厉害呀、厉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