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与骨

  正和二十九年的冬天,洪范没有回家。
  时光见他每日忙活,便也撒开蹄子奔跑。
  一转眼,年关就撞在眼前。
  龙湫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这儿的年三十夜没有烟花,没有铁花,亦没有万众之瞩目。
  唯志同道合者携手举杯,饮下一口烈酒,从喉间暖至肠胃。
  正和二十九年最后一个夜晚,洪范一如往常在打坐中度过。
  转眼,五日后,天地大雪。
  洪范一大早与段天南会面,继续介绍关于“相转移”装甲的理论,以沙粒演示如何用微观颗粒大范围的位置变化吸收冲击力、转移动能,最后以流体阻尼波动的形式耗散为发热。
  午饭时,他收到钱宏自西京发来的信件。
  信中说新一批燧发枪在大沼经过了实战测试,取得不俗战果。
  信后以表格附带开明行目前的燧发枪产能,包括各个部件制造所需工时以及成本。
  一个月产二十把,一把三两银。
  前者受限于人手,后者一方面在于武者远高于凡人的薪水,另一方面在于枪管和枪机的材料。
  哪怕在冶金发达的西京,五炼以上的枪管用钢成本依然超过生铁三十倍。
  读完全文,洪范没有立刻起草回信,而是自抽屉中另取一帖。
  这帖子里笔迹密密麻麻。
  前半部写的是他回忆整理出的炼钢知识——贝塞麦转炉、西门子平炉、托马斯转炉、电弧炉,乃至ld纯氧炼钢等等——其中老旧的部分尚有些手绘草图,先进的只有基本概念。
  后半部是当前多個版本的试验结果。
  对于大华的冶炼工艺,洪范已经很了解。
  生铁是由矿石冶炼得到的液态铸铁,含碳量和杂质很高,性脆易碎。
  熟铁是将生铁经过“炒”、“蒸”等工艺脱碳后的铁,柔软可锻,但除碳以外的杂质并未减少,故需要反复加热锻打,除杂渗碳方能成钢。
  洪范在金海见识过崔家“锻打渗碳”循环往复的基础灌钢法,后来投奔百胜军的王庭工匠又向他展示了更为先进的手段。
  置熟铁于炉中,悬生铁板于炉口,升炉温至一千二百度以上,直至生铁板熔化时翻动熟铁,使铁水均匀淋洒,同时完成渗碳与氧化二道工序,大幅节省锻打次数。
  但这本质上还是灌钢法。
  这种方法出产的钢铁品质不够均匀,且周期长、产量低,要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燃料。
  洪范曾对此颇为费解。
  明明器作监已经发现了铁的性质基于碳的含量——含碳量极高是生铁,极低是熟铁,钢正处在两者之间。
  但这并未催发炼钢术质变发展。
  因为武者阶层垄断着知识与资源,而他们看不上钢铁——浑然境随手能劈断精钢,先天境甚至嫌弃玄铁软弱,至于一、二品神兵已脱离量产范畴,需要更珍稀罕见的材料。
  洪范只能自己来。
  一整个冬天,他除去与段天南交流武道理论并改进杀法,其余时间都在与钢铁打交道。
  同日,申时一刻(下午三点十五)。
  逢庆敲门进来,自斗篷上抖下雾一般的雪绒。
  “公子,都准备好了。”
  他口中喷出白气,躬身以示尊敬。
  洪范停下笔,掩上门,不说话,随逢庆步入镇子。
  雪还在下。
  荒芜碎散的白色挤开乾坤,往上撑到山间,往下压在梁瓦。
  平日挺拔的房屋只好蜷缩着趴伏。
  洪范抬起下巴眺望。
  隔着镇子他看不见伊山湖,只有左拦山背着日头,留下冰蓝色的轮廓。
  试验的地点在镇外百胜军的军器营。
  这里本是龙湫镇老铁匠的铺面,后来被屡次扩建。
  拿下端丽城后,洪范寻裘元魁说了话,于是在这得到间砖瓦房。
  这屋子只开一扇小窗,顶上的积雪半融化,檐角冰棱比别处长一倍。
  洪范推门进去,裸露的皮肤因冷热剧烈变化而瘙痒。
  视界陡暗,刹那后瞳孔已适应。
  面积比外观看起来更宽敞,一根铁梁居中架起,下方悬着个柱身锥顶的钢制转炉,其外缘直径一米、高比一人。
  只这炉子便是天价。
  屋内已有十几人等候,各个肌肉健硕,贯通修为打底,大多是端丽城一战间随洪范冲杀过的军官。
  古意新也在。
  钢远胜铁,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但他这辈子只见过精钢刀剑却未见过精钢农具,于是听说洪范想要炼出廉价精钢,便每次都来打下手,挤占练武的时间也无所谓。
  “第三十二次测试,麻烦各位。”
  洪范命令道。
  所有人动了起来。
  隔壁相连的炼铁房内,两位上身精赤的汉子打开高炉放出早备好的铁水,在大桶内倒至指定刻度。
  第三人上前确认,混入定量的生石灰造渣剂,并有第四第五人混合搅拌。
  “料妥了。”
  他们喊道。
  古意新点点头,单臂提起大桶——毕竟是先期试验,没有布设太完善的机械转运结构。
  他穿过砖房,沿铁梯爬到转炉口,将铁水倾倒作金红色流瀑。
  一次一吨半,价值二百七十两白银。
  洪范手扶钢架,炎流劲缓缓延伸,确认炉内温度在一千二百摄氏度。
  此时石灰溶解很慢,组成低氧化钙的铁锰硅酸渣。
  “鼓风。”
  他深深吸气,给出手势。
  左近,一位修习逍遥引的浑然境军官定向驱动气流。
  风沿钢制管道进入,经转炉底细长的六组白云石烧结进气口吹入铁水。
  所有人屏息以待。
  化学反应依次开始。
  铁水中占含量统治地位的是铁,所以吹炼时进来的氧气最先与铁结合成氧化亚铁,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温度迅速攀升到一千三百度。
  铁水中的锰和硅动了起来,从氧化亚铁中夺取氧而氧化。
  随着温度更高,它们越发活跃,直接跟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与氧化锰。
  炉口逸出褐色烟雾。
  更多热量放出,将炉温提升到一千五百摄氏度。
  这是此世人类尚无法以燃料燃烧达到的温度。
  此时碳终于活跃,快速还原氧化铁为铁单质,并与氧气热烈结合放出二氧化碳。
  一千六百度了。
  反应的剧烈程度臻至巅峰,转炉口如火山般爆发,喷薄出纯金色的炉气星火。
  砖房被映照得通明。
  瓦背上传来水流潺潺之声。
  窗外冰棱不断断裂,砸碎在屋角。
  洪范忍着眼睛酸涩死盯着炉口,观察火焰的颜色和亮度,脸上的汗出了又干。
  他在等待。
  等待硫化铁与磷在生石灰的作用下沉淀为渣状硫化钙与磷酸钙,除去成品钢的热脆性与冷脆性。
  烈火在咆哮,拥抱,纯化。
  一刻钟后,喷发的炉气逐渐纯净通明。
  “火候到了。”
  洪范说道,声音干裂低沉。
  被铁与火攫取灵魂的众人回过神来。
  他们聚集视线看见火光凝固在洪范面堂,衬得他如金刚般庄严。
  “得令。”
  逢庆沙哑应和,倾尽浑然一脉神力,拽下通过滑轮拴在转炉底部的铁索。
  钢炉偏转,炼好的钢水缓缓倒出。
  所有人都被攥住脖子,看着液体一点点冷凝出形状,黯淡了耀眼的金红。
  “洪公子,我动手了。”
  一位名叫牛更生,曾做过铁匠学徒的贯通武者说道。
  洪范点头。
  牛更生上前,用钢钳夹起一块锭子,以铁锤大力锻打。
  锭子受击,表面留下粗浅的印记,往四面微微延展。
  人们愣住、揉眼睛,确认自己看清了锤下的坚硬与柔韧。
  他们咬住牙、用目光请示,得准许后拔出自己的刀剑劈砍,直到确认得不能再确认。
  “成了,这回成了!它真的是钢!”
  “两刻钟!原本要五日、十日才能灌出的精钢,我们只用了两刻钟,一次便是三千斤!”
  “而且咱们没有用一根碳,一颗煤,是这些铁听了星君命令,在炉里自己炼了自己!”
  叫嚷声杂乱而真挚。
  人群的眼神也在白炽的高温中净化,望向炉边那人如同望着神明。
  洪范没有在意这一切。
  “还不止如此……”
  他喃喃道,脑浆如注满铁水的江河般沸腾,灵感似锤头击打铁砧的火花般爆溅。
  “三十二炉铁水,我们都是在完全除碳前提早开炉,直接出钢。”
  “而以后,我们可以先除掉所有碳质,再回添入定量的碳或其他金属,这样便能量产出合金钢来……”
  洪范自干裂的唇间吐出气声,指尖不自觉挠着脸颊痒处,落下细细的皮屑与盐粒。
  “工艺还未完成呢!”
  他声音大了几分。
  “这炉子太小,之后要做得更大;
  进气不能靠武者,可以换水力风箱,也可以试试用蒸汽机鼓风,十分钟出一炉,一次足以炼出十几吨钢水!
  炉壳要用多层设计,在内表面换用更好的耐热隔离层,防止钢体被侵蚀……”
  洪范越说越急,突地眼前发黑脑中泛白,耳边只剩擂鼓般的心跳。
  他压住呕吐,拍了拍逢庆肩头,一个人走出屋子。
  雪依然在下。
  纯白的冰蛾扑在洪范脸上,嗤嗤蒸成温热的雾气。
  但他心源处正涌出无尽热量,使这天地冻不住人的血肉骨骼。
  一整个冬天了,洪范仿佛寄居蟹背着甲壳。
  这一回他久违地叉腰舒展,望见了龙湫镇连绵的平房,望见了道道缥缈的炊烟,望见了左拦山的黑峰高耸拔起、尖如利刃,仰刺血日之心。
  噗噗踏雪声自背后传来。
  “才几个月,从念头到器具,什么都是新的,你居然就做成了!”
  古意新赞叹道,站在他侧后。
  “不,这只是个开始。”
  洪范摇头。
  他的思维如火燃烧,不经冷却便吐出话语。
  “农业时代自有它的温柔与娴静。”
  “但旧时代的顽疾,只能通过革新治愈。”
  “古兄,我已见过,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血液与骨骼:
  那血是黑色的,是煤与石油,在无数颗巨大心脏中熊熊燃烧;
  那骨是银色的,是钢铁与合金,化作轨道、机车、岩石上的桩与凝土中的筋……”
  他激动说着,一句连一句,发觉古意新愣了神方才停下。
  “对不住。”
  洪范喉头滚动,口中无物可咽,便双手按入及膝大雪,待其冰凉后捂住滚烫的太阳穴。
  “我不该说那些没用的。”
  他自嘲道,接着许下庄重的诺言。
  “古兄,且看吧;
  十年,不,只五年;
  我要把凉州的钢铁价格打到现在的十分之一!”
  ps:文中铁价参考明代,百斤生铁09两,熟铁166两,甲钢20两,枪管钢30两,精品刀剑钢300两。
  另,说一下更新的事。
  这一次更新了四万字,手头还有一万五千字没发,会在第三卷写完以后一并发出,时间估摸着在六月上半月吧。
  我病情复发是在去年十一月底,期间几次起落,到三月初终于写出一章,以为状态大好了,谁知彼时提笔几日后人又往下走,最后拖拉到四月下旬才有力量。
  因此没能按计划在五月底更完第三卷。
  好在最近的状态颇为出色。
  希望我之后码字一切顺利。
  也祝大家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