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明宫中 紫宸殿内

  朱云眼神凌厉,当即质问道:
  “不对!”
  “西明寺那边,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又有镇魂司封锁佛寺,陕王知晓此时,也算情有可原。毕竟他常年在那里清修,联络之法还是有的。”
  “但是,王家这边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也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
  “再加上,盐商王家,严格来说,不过只是高阳公主部署的部署,如何会惊动她本人?”
  一旁的陈篁笑眯眯地说道:
  “其实这并不难猜。”
  “别忘了,狮头令出动之下,皇帝那边,自然有办法可以知道此事。”
  “皇帝虽然不让镇魂司调查极乐红茶,可私下里,应该也对王家和西明寺做了一些查探。”
  “若是留了一些尾巴……”
  朱云轻挥羽扇的手微微一顿,旋即道:
  “既如此,冬暝,我和你一起进大明宫,面见陛下!”
  然而,冬暝还没说话,那位通报的镇魂卫却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那个……右督卫,左督卫说了,陛下口谕,是让冬暝一人前往!”
  此言一出,朱云脸色彻底变了。
  他一贯是冷静的,但让从未进入皇宫的冬暝,单独进大明宫面见唐玄宗,他的眼中也不由地露出一丝慌乱之色。
  “二哥。”冬暝拍了拍朱云的肩膀:“没事的,我去。”
  “我也很想知道,为何面对这样的人命官司,陛下可以不闻不问!”
  朱云立刻呵斥道:
  “快快闭嘴!”
  “你有几个脑袋,可以如此询问陛下这些!”
  “冬暝,你听好了!”
  “你办案急公好义,我也好,你大哥也好,甚至是司主,都很高兴。”
  “但是陛下……他所需要评判的东西有很多!”
  “切不可惹怒于他!”
  “他如今正值壮年,我大唐也颇有鼎盛之势,你切记切记,不要触了霉头!”
  “横竖司主在,所有的话,让司主来说,明白了吗?!”
  冬暝无奈苦笑。
  一旁的陈篁孔雀羽折扇合拢起来:
  “哎呀呀,你们就不要搞得一副生离死别了好不好。”
  “我陪着冬暝去吧。”
  此言一出,众人愕然。
  冬暝下意识问道:“可是……阁主你只是平民庶人,又无官职爵位在身,你如何进的了皇城?更遑论是大明宫!”
  陈篁笑道:“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横竖我不会害你,不是吗?”
  一旁的朱云见状,也是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这位幻月阁阁主虽然神秘莫测,性情上也多是慵懒的很,但是从这段时间的几次案件来看,他倒是和冬暝非常投缘,而且关键时刻并不掉链子。
  如此看来,断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坑害到冬暝。
  念及至此,朱云朝着陈篁郑重行礼道:
  “既如此,便拜托阁主了!”
  陈篁掩面一笑:“右督卫倒是生分了,放心。”
  ……
  冬暝和陈篁坐上了马车之后,便直接朝着皇城行进而去。
  目送两人离去之后,朱云的眼神逐渐冷冽下来,身上隐隐浮现杀伐之气。
  旋即,朱云看向了身后的部署:
  “去,给我查!”
  “这件事情,归根究底,应该不是我们镇魂司泄露的情报。”
  “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地方,就只有……情报司!”
  那名镇魂卫一愣,悄声说道:“右督卫,可情报司和镇魂司乃是相辅相成,且情报司司主,理论上来说,也是我们司主的部下,这……”
  朱云冷笑一声,说道:“你也说了,理论上而已。”
  “镇魂司成立时间尚短,和情报司的设立本就出现一些矛盾之处。”
  “司主既能干涉他们,又不能全盘干预。”
  “毕竟,情报司,并不单单是为了镇魂司服务的。”
  “再加上三藏虫之事里,他们给出的情报也是漏洞百出,若说没有他人算计,我是万万不信的!”
  “也就大哥是个耿直的,没做什么计较。但……也是时候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
  “去吧。”
  那名镇魂卫立刻道:“诺!”
  朱云轻晃羽扇,扶了扶自己的单边眼镜,喃喃道:
  “情报司……哼!”
  “谁敢害冬暝,我让他九族都不得安生!”
  ……
  马车之内,冬暝看着陈篁,不禁问道:
  “阁主,你到底是什么人?”
  陈篁眉头一挑,露出一抹玩味之色:“哦?此言何意?”
  冬暝挠挠头:“在陈家,那陈廷生曾说你是陈家之人,后来又说你不是,而是用了陈家人的外壳。”
  “紧接着,在三藏虫、返魂香的案件内,你似乎也知道一些内幕?”
  “还有这次极乐红茶,你竟然能够得知我身中迷心鬼咒,总感觉……你不是寻常人?”
  陈篁哈哈一笑:
  “冬暝,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的确是用了陈篁的皮囊。”
  “不过,我也不是什么吃人的恶鬼。”
  “我到底是什么身份,你以后会知道的。”
  “至于这些案件当中,我之所以掌握了一部分线索,是因为我和鬼市,还有这长安城内的三教九流都有联系。”
  “所以,我会得到一些情报,但也仅仅是情报而已。”
  “就以极乐红茶这件事情上来说,我知道的,不比你多。”
  “至于你身处危险,我为何能够得知。”
  “别忘了,三青鸟这个小家伙,是从我这里出来的。”
  “我自然有一些稀奇手段,可以察觉你的安危,也就能提前做出一些布置。”
  冬暝点了点头,也知道陈篁隐藏了不少信息。
  但这种别人之秘密,也不好强求,索性也就闭了嘴。
  ……
  约莫一炷香时间之后,马车来到了皇城丹凤门的位置。
  冬暝和陈篁下车之后,有金吾卫立刻走了过来。
  “这位郎君,在下镇魂司冬暝,是陛下口谕,让在下前来。”
  那名金吾卫点了点头,旋即看向了陈篁。
  “陛下口谕,应该只是让你一人前来,他是谁?”
  陈篁笑了笑,旋即走上前,孔雀折扇轻轻一挥。
  冬暝嗅了嗅,只觉得一阵香风拂过。
  那金吾卫便双眼恍惚,有些头重脚轻之感。
  “请……请进。”
  旋即,陈篁便来着冬暝,直接进了丹凤门。
  冬暝瞪大了双眼,不由道:“不是,阁主,你对那金吾卫做了什么?”
  “哦,我也试着调了一天仿制版的返魂香,虽然效果没那么大,但是用来迷惑人的认知,也是绰绰有余了。”陈篁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冬暝张了张口:“你别告诉我,你面见陛下,也是打算用这一招!”
  陈篁笑哈哈地说道:“怎么会呢?”
  冬暝微微松了口气。
  “就算要用,这点剂量也是不够的。”
  “……”
  ……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
  此时,日常议政的诸多大臣,已经离开,紫宸殿顿时显得空旷无比。
  作为第一次前来的冬暝,感叹紫宸殿恢弘壮阔的同时,更是不禁疑问,为何陈篁对这宫殿的位置……如此的轻车熟路?
  他来过?
  疑问中,两人也来到了殿门口。
  随着通报之后,冬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之色,顿时和陈篁进入了紫宸殿内。
  也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玄宗皇帝。
  眼前,儒雅又文质彬彬的人,看上去与其说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九五之尊,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位丰沛俊朗的书生了。
  “咳咳。”
  一声咳嗽,拉回了冬暝的注意。
  定睛一看,却见旁边站着一位身着镇魂司官服的男人。
  只是男人的官帽异常高耸,如若无常之鬼。
  其上竟还蒙着一层黑纱,手持四四方方的鬼面印玺,一身黑色袍子上还以丝线串着无数黄符,让人完全看不清真容不说,从里到外,端的是鬼气森森。
  不用说,正是镇魂司司主!
  镇魂司主呵斥道:“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过来!”
  冬暝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行礼道:“微臣冬暝,参见陛下!”
  旁边的陈篁悄咪咪地说道:
  “你忘了陕王,还有高阳公主了。”
  冬暝又连忙道:
  “微臣冬暝,参见陕王殿下!参见高阳公主!”
  眼见龙椅上的那位没有回应,冬暝刚刚纠结,要不要直起身板的时候。
  陈篁又传来提示,这一次,连他也发出一丝无奈之声:
  “陛下身边,还站着陕王的生母,杨贵嫔。”
  冬暝头皮发麻,心道宫殿里怎么这么多人,而且刚才他竟然全都没注意到。
  “微臣冬暝,参见贵嫔娘娘!”
  终于:
  “行了,平身吧。”
  冬暝刚刚起身,便听陕王李亨发难道:
  “父皇的口谕,是让冬暝一人前来问话。怎么还带了一个?”
  “莫非……是抗旨不遵不成!”
  然而出乎众人预料的是,陈篁竟是直接走了过去,甚至都不曾行礼:
  “哎呀呀,陕王殿下不必这么生气嘛。”
  这样的举动,着实吓坏了冬暝,也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
  却不料,唐玄宗并未发怒,而是眉心一皱:
  “为何朕觉得你有些眼熟?但……面貌长相,去又似是而非?”
  陈篁笑了笑,孔雀折扇轻挥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年‘飞黄腾达’之梦?”
  此言一出,唐玄宗眉心一跳。
  虽说九五之尊喜怒不形于色,但众人还是看出,唐玄宗那一瞬间的错愕。
  “原来如此……”
  唐玄宗当即说道:“来人,赐座。”
  旋即,有宦官搬来了椅子,陈篁也不客气,优哉游哉地坐了下来。
  旋即,唐玄宗放下了手中的奏章,转而看向镇魂司主:
  “你的部下,当真是缺了些管束了。”
  镇魂司主立刻恭声道:
  “陛下请恕罪,的确是微臣失察。”
  “冬暝爹娘为妖魔所害,自小成了孤儿。”
  “虽……由镇魂司抚养数多岁月……”
  “但是……真正通过镇魂司的考核,也不过就是一年前的事情。”
  “冬暝性情急公好义,在待人接物上,却是呆板了一些。”
  “加上镇魂司平日里人手紧缺,竟是不曾关注到教养礼仪的问题。”
  冬暝听的云里雾里。
  一旁的陈篁,眼中却露出一丝审视之色,心道这镇魂司主,不愧是唐玄宗面前的红人。
  虽说只是一个四品官,但刚才的那段话内,透露出的消息着实不少。
  首先,将冬暝有失体统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作为玄宗的亲信,这点小事,自然不会受罚。
  其次,暗示玄宗皇帝,冬暝是因为童年的经历,所以行事作风才会偏激。
  尤其是急公好义的性格,这一点虽说过于耿直,却也侧面证明其心思单纯,处理西明寺和王家之事,并不涉及党争等复杂因素。
  充其量,也不过是好心办坏事。
  最后告知玄宗皇帝,他只是个新人,对于朝廷的规矩,还有一些隐晦性的东西,并不了解。
  如此一来,便等于将冬暝坚持插手此案,尽可能的合乎情理,让玄宗皇帝也不好意思下手重罚。
  陈篁不由地看向冬暝,心道这个傻小子,看来刘业和朱云真是没想过,一个九品官会面见皇帝,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教过他了。
  果不其然,唐玄宗听了镇魂司主的话之后,虽有不悦之色,却也没有发怒。
  作为皇帝,这点心气还是有的。
  就是坐在旁边的陕王李亨,和高阳公主,两人的脸色有写意味不明。
  陕王李亨,满脸写着不悦。
  高阳公主,却是浅浅笑着,淡然品茶。
  唐玄宗不再说什么,转而看向冬暝,带着一丝威严和怒意:
  “冬暝,朕曾经说过,不得再追究西明寺和王家之事。”
  “你为何抗旨不遵!”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唐朝的皇城,严格意义上有三座主要宫殿组成。
  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兴庆宫原本是隆庆坊,李隆基当年的王府就在此处。
  但是因为李隆基登基做了皇帝,要规避姓氏,再加上后来李隆基扩建自己原本的王府,索性将整个隆庆坊改成了兴庆坊,后来又直接扩充成为了兴庆宫。
  太极宫,则是唐初年间,唐太宗等皇帝颁布诏令的中心地带。当时的大明宫,只是修建用来避暑的宫城。
  后来,在唐高宗开始,逐渐的就转移到了大明宫内。
  而大明宫内的紫宸殿,便是诏令臣子上朝,并和宰辅商议国家大事的宫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