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鬼市之内 仿品成山

  冬暝旋即看向了陈篁和裴亮两人,他是第一次来鬼市,自是不清楚有什么规矩。
  只见裴亮伸出手腕,那老妪点了点头,从拐杖上取下了悬挂着的火红葫芦。
  旋即,葫芦口对着裴亮手背之处,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映入耳畔。
  定睛看去,却见一条手指粗细的蜈蚣从内中爬出。那尖长的触角在其手背上探了探之后,便爬到了裴亮的手上。
  这一幕,看的冬暝头皮发麻。
  却见那火红色的蜈蚣爬到了裴亮手腕之处,首尾相接,远远看去,如同一条红色圆环。
  “好了,你可以进去了。”老妪幽幽看向冬暝、陈篁两人:“你们二位呢?”
  正当冬暝准备伸手的时候,陈篁的孔雀扇却拦住了他。
  “孟婆,这个应该是可以代替的吧。”
  说着,陈篁抛出两枚金光闪闪的东西。
  被称为孟婆的老妪接住之后,定睛一看,那是两枚古钱币。只是钱币的一面,镌刻着一个宛若阿修罗的鬼脸。
  “嗯……修罗鬼钱,还是两枚?”孟婆有些诧异地看了陈篁一样:“不知郎君是……”
  陈篁笑道:“幻月阁的那位。”
  孟婆顿时发出一阵沙哑的笑声:
  “倒是老身有眼不识泰山了。按照规定,有修罗鬼钱,自然是贵客。”
  “两位郎君,可以直接进入。”
  “告辞。”
  说着,孟婆便转身自顾自地,进入到黑暗之中。
  裴亮有些诧异地看了陈篁一眼:“这火蜈蚣本来是为了避免有人在鬼市闹事,或者强买强卖的一种束缚。”
  “只要有人违反了规定,那是会被直接注入毒素,暴毙身亡的。”
  “你竟然有代替之法?”
  陈篁又从口袋当中取出了一枚修罗鬼钱,笑眯眯地说道:“所以啊,生意人还是有生意人的好处的,到哪里都吃得开。”
  “?”裴亮看着陈篁手中的鬼钱,下意识道:“你明明还有,为何刚才我被放入火蜈蚣时,你没有拿出来?”
  “因为你们金吾卫欺负我家冬暝了嘛。”陈篁笑眯眯地展开孔雀折扇:“四大门阀之一的裴家,欺负一个镇魂卫,我可有些看不惯。”
  “噗嗤!”冬暝忍不住笑出了声,似乎也是意识到这样不太好,拼命的憋着。
  “……”裴亮看了看陈篁,又看了看冬暝,最终冷哼一声转身下了楼梯。
  三人依次下了楼梯之后,随着越走越深,四周的黑暗也越来越重。
  以至于最后,冬暝已经完全看不清前面的身影,索性点燃焚魂鬼火。
  碧绿色的火光,将四周染上了一层惨绿色的诡谲之感。
  看着两边镌刻的壁画,冬暝有些诧异。只因为这些壁画,都是各种各样的地狱酷刑。
  而且那些受刑之人痛苦的面孔,雕刻的更是栩栩如生。
  那些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的刑具,更是令人心生畏惧。
  “怎么,看的有些发毛?”陈篁笑道。
  冬暝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鬼市门口,为何雕刻着这些。”
  “这算是怪贩楼楼主的个人喜好吧,他喜欢研究刑罚,更喜欢研究刑具,据说为特地找到了武周时期来君臣的《罗织经》,好生钻研。”
  走在最前方的裴亮不由地转过头来:
  “陈篁阁主,听你的意思,你似乎和怪贩楼楼主很熟悉?”
  陈篁笑了笑:
  “怎么说呢,倒是有过几面之缘。只是他的脾气实在是不怎么好,喜怒无常的,不好结交。”
  裴亮不禁又问道:“那刚才那个被你称呼为孟婆的老妪是……”
  “哎呀呀,看样子,郎君功课做得不够啊。”陈篁笑道:“鬼市鱼龙混杂,本质上是个没有法度的地方。”
  “但是,在这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能得罪怪贩楼。”
  “且不说传闻当中的怪贩楼楼主,便是这鬼市真正的主人。”
  “其麾下,有六位江湖术士,人称怪贩六鬼。”
  “这孟婆,便是六鬼之五。”
  “传闻一身蛊术,来自于谢蛮之地。”
  听着陈篁的解说,裴亮只觉得心中越发惊疑。他作为四大门阀之一的裴家,在长安城位高权重,论情报打探之能,他自信于不逊色于任何组织。
  怎料,金吾卫和镇魂司都没有的情报,这位商人阁主,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冬暝则是看着壁画有点出了神,虽说壁画内容多是残忍惊悚之物,但冬暝心中却隐隐有着一丝异样的感觉。
  那就是……有些亲近之感?
  冬暝觉得自己应该是没休息好了,否则怎会生出如此荒谬的感觉。
  ……
  三人约莫走了一盏茶的功夫,也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光亮处。
  骤然间的强光,刺的人一时间睁不开眼。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却仿佛是一座小城!
  放眼望去,整个鬼市灯火通明,街道上更是人来人外,几乎所有的铺子前都是热闹非凡的。
  “这里……就是鬼市了?”冬暝惊疑道:“如此大的规模?朝廷竟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可是在西明寺附近啊!”
  陈篁笑道:“冬暝,有白就有黑,眼里容不得沙子,可坐不了龙椅。”
  听着陈篁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裴亮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连冬暝也是一阵无语。
  “算算时间,我们要不先分开行动吧。”陈篁顿时说道:“再过半个时辰,怪贩楼才会开张。”
  “到时候,我们在门口汇合,互换情报。”
  裴亮点点头,也不啰嗦,径直消失在人群之中。
  冬暝却仿佛看出了陈篁的用意,不禁道:“阁主,你为何要故意支走他?”
  陈篁孔雀扇一合,敲在冬暝脑门上:“傻小子,你身上秘密那么多,你大哥二哥知道也就罢了。”
  “这裴亮可是裴家的,四大姓之一,所有的门阀世家可都是朝着他们四家靠拢的。”
  “万一这裴亮起了什么心思呢?”
  “而且,你不是为了查出真相吗?如果这个真相和裴家,甚至是皇帝的利益相悖,怎么办?”
  “再像上次一样,用返魂香收尾?”
  冬暝挠了挠头,露出一丝憨憨的笑容。
  “既如此,我们先打听打听鬼面曼陀罗?”冬暝不禁道。
  陈篁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两人行走在主干街道上,来来往往地甚至有些拥挤的行人们,有不少都戴着面具,显然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而所过之处,鬼市所贩卖的东西,也是诡异纷纷。
  有些表演着刀山火海的绝技,前一秒仿佛是失败了,从空中栽落,掉入火盆中化作灰烬。下一刻,就又重新出现在旁边,完好无损,引得围观众人一片称赞叫好。
  至于贩卖物件的,有些看上去还正常一些,粗略一看,无非就是一些仿造的字画、禁书。
  诡谲一点的,有什么人皮纸、血胭脂、人头碗等等。
  终于,冬暝找到了一家仿佛是贩卖香料和草药的铺子。
  铺子老板似西域来的,留着卷曲的络腮胡,用着不太纯正的口音开口询问道:
  “两位郎君,要看看什么?”
  冬暝扫了一圈,旋即道:“老板,你这里可有鬼面曼陀罗?”
  老板微微一愣,下意识地问道:“怎么,你也要做极乐红茶?”
  冬暝心下一动,表面上不露声色,故意装作一丝神秘之态的环顾四周,低声道:
  “不错,最近这红茶,价格不是越来越高吗?”
  “我听说,这红茶当中的原料就是鬼面曼陀罗。”
  “所以我想着……”
  不成想,老板却是摆了摆手,笑道:“郎君不必这么紧张,用鬼面曼陀罗制作极乐红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甚至于,在鬼市当中,还有制作此茶的配方。”
  “我这里,也做了一些哦。”
  说着,老板竟是从铺子下面取出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果然是一块制作完好的红茶茶砖!
  冬暝不禁愕然。
  如此诡异的红茶,难道在鬼市已经全部都流传开了?
  冬暝不禁问道:“老板,难道……你们就这样公然仿制吗?”
  老板露出一丝理所当然之色:“这配方,可是怪贩楼卖出来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
  “不过……我们这些都是仿制品而已。”
  “和真正怪贩楼定期出手的极乐红茶想比,味道还是差了不少。”
  “不过,对比市面上流行的绿茶和白茶,这仿制版极乐红茶,味道已经好了不少。”
  “所以,每天多有人来鬼市,想着银两不够,就买买我们这种仿制版本的来品一品。”
  冬暝心中一沉,看上去,这仿佛是怪贩楼很“傻”的一种行为。
  可实际上,这却是最好的掩人耳目的方法!
  如果市面上,真的是有那种人血制作的极乐红茶,很容易追本溯源,就让人抓到把柄。
  但如果……真假参半的去卖呢?
  如此一来,整个长安城内,可以买到红茶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
  这样的话,无疑是给调查产生了更大的难度!
  老板自顾自地接着说道:
  “我这里还有试饮,要不要尝一尝?”
  说着,老板指了指旁边的茶盘,里面果然放着许多杯猩红的茶汤。
  冬暝取出一杯,一饮而尽之后,瞳孔一缩。
  这香味……很好,但是又似乎没有那么好。
  而且这个味道……和自己在幻月阁当中喝到的很像。
  冬暝下意识地看向陈篁,陈篁笑道:“别看我,我第一次买的时候,可是在昌隆茶庄。”
  “哦?”
  冬暝皱起眉头。
  这茶味道一模一样,但是被香料铺子老板称之为是假货仿制之茶。
  可是,陈篁却道,这茶砖,他是在昌隆茶庄购买的。
  也就是说,昌隆茶庄一开始出手的极乐红茶,也是仿制版?而现在,变成了带着人血的?
  亦或者……其实昌隆茶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卖的,也是假货?
  而死去的王博……应该是喝了真货导致的?
  “老板,这茶砖,我要了。”
  老板笑眯眯地说道:“一两黄金。”
  冬暝神情一滞,假货也这么贵?
  却见陈篁已经笑眯眯的取出了金元宝,放在了老板手中:
  “老板,姑且再问一句,那鬼面曼陀罗,你这里有吗?”
  老板摇了摇头:“鬼面曼陀罗还真不是哪里都买得到的。”
  “要买,就要去鬼市西边的千草芦。”
  “不过……我奉劝两位,要去千草芦之前,你们最好带点礼物。”
  “那千草芦的主人古怪的很,要买鬼面曼陀罗,银两不管用,需要其它东西。”
  冬暝不禁问道:“请问……需要什么?”
  老板深深地看了冬暝一眼:“需要血。”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本文当中出现的谢蛮其实指的是苗疆。
  不过,苗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说法,也就是如今的苗族。
  苗族在唐朝时期,主要分布在贵州。因为首领多作谢氏,所以在隋唐时候被称为谢蛮。
  后来,又有了“三谢”的说法,指的是主流的三支氏族,分为东谢、西谢、南谢。
  而这三支本质上来说,又是一支,首领都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谢暹。
  等到了唐朝初期的时候,这三支又开始进行纳贡,回归中央统治。
  小贴士2:
  另外,本文当中出现的,关于中郎将的四大姓的问题,其实指的是唐中时期,关中四大姓氏。
  传统的唐朝四大姓,又叫唐初四姓,乃是“崔、卢、李、郑”。
  不过裴氏在大唐地位也非常高,主要是唐朝之前,裴氏已经根深蒂固。
  甚至有一个说法,叫作无裴不成唐。因为裴家曾经辅助李渊开国。
  细细数来,出了31位大将军,34位宰相,还有尚书、驸马爷若干。
  当然,裴家最后的荣耀时刻,也就是停在了唐玄宗的时期,算是最后的高光时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