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新任掌教朱元璋?

  听得姚广孝这一句之后。
  朱棣的脸上闪过一阵的好奇之色。
  事实上。
  朱棣戎马一生。
  如果是论及行军打仗。
  自然是一把好手。
  但是如果是处理政务的话。
  虽然不能说是不擅长。
  但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这段时间。
  朱棣一直是在负责处理整顿燕地的军务。
  至于政事则是全权的交给了面前的姚广孝处理。
  所以。
  对于太平道教现在的变化,朱棣还真的是有些不清楚。
  而听得朱棣这边的询问。
  姚广孝也是面带笑意,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是沉声道:“殿下你有所不知,在这段时间里,根据冀州的探子来报。那原太平道教的掌教张角已经是病入膏肓。”
  听得此言。
  朱棣是瞬间大惊:“什么张角病重了?”
  说完。
  便是急切的来到姚广孝的面前,沉声道:“那现在,太平道教掌权的乃是何人?”
  “说来倒也是很巧……”
  姚广孝顿了顿,紧接着便是不住笑道:“这太平道教新掌权之人,乃是殿下你的本家,同样也是姓朱,而且也都是来自原大宋之人。”
  这一下。
  朱棣的脸上闪过一阵的好奇之色:“来自大宋的朱姓人?”
  朱棣眯着眼睛。
  脸上除了一丝好奇的神色之外,倒没有别的其他什么顾虑了,又是径直询问道:“此人叫什么?”
  姚广孝一板一眼,沉声的回应道:“朱元璋。”
  而后。
  朱棣便是从姚广孝的口中。
  了解到了关于朱元璋的大概信息。
  当然了。
  也都是些模糊的大概。
  燕地的探子自然还没厉害到锦衣卫那般的程度。
  毕竟,现在的朱棣也不过只是燕地一地之主而已。
  只是了解到了。
  这朱元璋乃同样是因为战乱,和朱棣一样逃往这大夏,并且最终加入了太平道教的。
  听得姚广孝之言后。
  就连朱棣也是摇了摇头,不住沉声叹道:“若我的父亲……也当是现在这样的年纪了吧……”
  而这边。
  在听得朱棣的感叹之后。
  姚广孝面色依旧是淡然。
  随后便是朝着朱棣沉声笑道:“殿下,以往那太平道教的张角,虽然举着推翻大夏,推翻朝廷的大旗,建立的太平道教。”
  “但其本质上,还是心系大夏的,所反的不过是慈禧和李镇,对着以往的大夏,仍有旧情。如果是张角还掌权的话,说不定当真会同意李烨和朝廷的示好。”
  “然而这朱元璋则不然,此人早先颠沛流离的经历,让这朱元璋是十分的仇视朝廷,天然的对官府敌对。当然,其中也包括大夏的朝廷。”
  “这也就代表着,只要是在朱元璋掌权之下,他太平道教和朝廷之间和解的可能性,是降到了最低。”
  说到这里。
  然而虽然是说着如此。
  朱棣的脸上,却依旧是没有任何放松的神色:“即便是如此,那太平道教中,鱼龙混杂。因其教众甚多,即便是在张角掌权的时候,也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此刻朱元璋虽然是掌权,在这太平道教中,也全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吧?”
  “即便朱元璋有心反夏,那太平道教中的其他人不同意,又当如何?
  姚广孝顿了顿,紧接着便是继续笑道:“殿下放心。“
  “原本太平道教中,的确是可能出现殿下您所说的这种情况。”
  ”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了。”
  一句之后。
  朱棣便是下意识的转过头来,望向了面前的姚广孝,满脸皆是不解之意“先生你此话何意?”
  姚广孝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还不待朱棣继续说些什么。
  便是轻轻的将一封密信递到了朱棣的面前:“殿下只要看了此信,一切便都是知晓了。”
  对于姚广孝的话。
  朱棣自然是不疑有他。
  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着姚广孝的面。
  便是直接拆开了密信,细细的看了起来。
  只是片刻之后。
  便已经是猛然抬起头来,目光中精芒毕露:“先生,此信中所言……”
  还不待朱棣直接询问。
  这边姚广孝便是自顾的点了点头:“殿下,此信中所云,自然句句属实。”
  说完。
  姚广孝便是替朱棣细细的解释了起来:“自去岁以来,整个冀州之地,便已经是大旱不断。自今天二月始,足足三四个月了。整个冀州之地,几乎是滴雨未下。今年的秋收,几乎必定是欠收了。”
  “此刻更是蝗灾大作,几乎可以肯定,在今天,冀州一地的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
  听得姚广孝之言。
  饶是朱棣也不由得是倒吸一口凉气。
  冀州之地的粮食,都是颗粒无收?
  朱棣自然是知道,这到底是代表着什么。
  如果当真如姚广孝所言。
  那么整个冀州,足足数百万的百姓。
  恐怕在今年,都是要经历饥饿之苦了。
  整整的一州之地。
  也就是大夏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了。www..net
  这次的冀州灾情。
  是难以想象的恐怖。
  恐怕会致使一整个的冀州,都是成为一片的人间炼狱。
  要知道。
  这冀州可是张角的起事之地。
  也是他们太平道教的大本营。
  冀州逢难。
  原本就有起事之意的太平道教。
  不就更有不得不起事的理由了么?
  毕竟。
  既然冀州的百姓们活都活不下去了。
  此刻不起事,莫非坐等就这么活活的饿死不成?
  此刻。
  姚广孝见得朱棣,是极为兴奋的说着:“殿下,在前些年的时候,冀州也几乎是年年遭灾,百姓家中几乎都是几我余粮。”
  “全靠着太平道教不断的施救,才能勉强的度日。”
  “然而,那此前的天灾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罢了。此刻可是全州范围的天灾,即便是那太平道教有心施救,也绝对是无济于事了。”
  “如此一来,那太平道教又焉能不反!?”
  此刻的姚广孝说着这些的时候。
  整个人的神色都是无比的兴奋。
  似乎全然没有将那因此而逢难的冀州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然而这边。
  朱棣却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望向面前的姚广孝,沉声道:“以往慈禧和李镇掌权的时候,朝廷几乎对赈灾之事,都是不闻不问,所以才是给了太平道教做大的机会。”
  “如今冀州逢难,那位新天子李烨,可不是慈禧李镇之辈,又岂能对冀州之事坐视不理!?若他举国之力,赈灾冀州,吾等又当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