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为国家尽力

  议事厅中一片祥和。
  易城中只有商人和军人,属于直属于皇帝的大夏军管区,没几个普通百姓。
  而做为易城的组成部分,商人们被刘基叫来开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全都乐呵呵的,沉浸在即将赚到一笔大钱的幻想之中,没有一丝抵触情绪。
  “诸位。”
  “安静些。”
  刘基命人上茶,又拍了拍桌,板着脸看着下方。
  商人们见状,心中一跳,突生不妙之感。
  别是要加税吧?
  易城做为通商口,税率不低,几乎是十抽四,就这样,他们也能赚到两三倍的利润,可想而知利润有多高。
  “刘大人有话请讲,不必遮掩,无论任何事,我莫家都会尽力配合!”
  徽商莫家起身,对刘基示好。
  莫家因为贡纸事件,尝到了朝廷的厉害,变卖了半数家产才成功将窟窿补上,避免灭门大祸。
  那之后,整个莫家对朝廷就有了敬畏之心,不光积极配合沈万三,完成户部对徽地商人的投资,还是第一批跳出来支持易城贸易的。
  当然,他们也从中赚了许多,如今这里已经成了莫家除贡纸生意以外,最大的一块基本盘,由莫洪的弟弟,莫利云主持。
  莫利云这一开口,顿时招来不少白眼。
  “是啊刘大人,不论何事,我们都配合!”
  商人们赶忙附和,生怕慢了半分。
  “首先,我告诉大家一个沉痛的消息。”
  刘基抽出怀中的信,在商人们疑惑的目光中开始诵读。
  “……塔木大会上,颉利和突利两名无耻蛮王,命人杀害了所有人……尸体堆成小山,燃烧了两天两夜……根据这位贵族朋友述说,突厥想要拿下易城,结果被大元蒙王蒙哥截胡,其人会带大军攻打易城……”
  “……望易城早做准备,为免信件被截胡,小人不敢留名,更不敢牵连这位贵族朋友……”
  “望大夏化险为夷。”
  片刻过去,厅堂中除了刘基的诵读声,落针可闻。
  下方商人中,一部分吓得脸色惨白,一部分气得血气上涌,满脸通红。
  刘基放下信纸。
  “易城不光是我大夏的易城,也是诸位的易城,诸位是何看法?”
  他沉声问道。
  仍是莫利云抢先开口。
  他一只手拍在扶手上,猛然起身。
  “大人!突厥蛮奴欺人太甚,大元番邦欺人太甚!必须征讨突厥!”
  怒火让他的脸色通红,胡子都随着喷气而飘飞。
  由不得他不生气,为了家族子弟长见识,好接他们这一辈的班,莫利云让自己的二儿子和莫洪的一个儿子,都塞进了队伍中。
  一死就是两个未来的中流砥柱,这谁顶得住啊!
  刘基深深看了莫利云一眼,又转向其余商人。
  “诸位呢?”
  “大人,突厥距离太近,大元距离也不愿,这草原蛮族人人擅骑,来的肯定比咱们的支援快,这……”
  “大人,咱们城中有多少兵丁啊,守得住吗?”
  有商人吓得浑身颤抖。
  “易城守得住吗?”
  这个问题让不少被冲昏头脑的商人清醒,开始反思。
  他们可不知道诸葛亮率军歼灭二十万突厥的事,且此事不光有突厥,还有大元啊!
  大元是什么?那是吞并了昔日大宋的庞然大物!
  “守城之事,无需诸位操心。”
  “不过,我有两件小事,需要诸位帮忙。”
  “大人且说。”
  莫利云拱手问道。
  “其一,既然突厥转性,城中的突厥人就不能留下,必须全部赶出去,此事希望诸位配合。”
  “应该的应该的!”
  “刘大人,这些突厥就不该留啊!”
  有商人同意,也有商人激进。
  “诸位,这些商人不能留,但也不能轻易杀了,否则咱们跟突厥又有什么区别?”
  刘基扫视众人。
  商人们默不作声。
  “其二,我需要粮秣和食物,若诸位有储备,希望能借给在下。”
  这话一出,所有人心中一沉。.
  借?
  借出去的东西此战过后还能还吗?
  商人逐利,可不会做赔本买卖。
  不过没人敢反对,都在等待别人发声。
  “刘大人,我莫家会将所有粮草献出,无需返还,就当是为家国尽一份心了!”
  还是莫利云说道。
  “合着就你莫家会做人?”
  他的话令商人们无语,莫家送了,他们怎敢收钱。
  “谢过莫东家。”
  刘基对莫利云拱手。
  “不过,我不能白要诸位的东西。”
  “这样吧。”刘基道:“稍等我会令人去查抄城内的突厥商铺,突厥人赶出易城,但他们的货物却可以扣押,便折市价同各位换粮草,若是不够,我给诸位打欠条。”
  商人们全都眼睛发光,这可是不错的买卖!当即全都同意了。
  当天下午,刘基便派人查抄城中的突厥人。
  因为夏商们通风报信,没有一个突厥人被漏下,就连各家招收的突厥伙计也全都赶了出去。
  夏军出手,令突厥商人们很生气,想着回去找自家首领告状,可很快,他们就明白了夏商为何赶人,一个个没了脾气,反而都在庆幸,好在夏军没用塔木大会那套对付他们。
  这下子,就算是有恨,也全都嫁接到颉利和突利身上去了。
  好好赚钱多好,干嘛要整这些幺蛾子!
  不知多少突厥商人在心中怒骂。
  次日,大批商人撤离易城,城中除了夏军之外,只剩下自愿留下参军的商队护卫,共同协防,经过一次收缴,城中存留的粮草,已经足够夏军吃上一年半的了。
  公孙贺在确定了刘基的心思后,也不再劝他后撤,安心整备城防,准备打一次长久的攻防战。
  一晃七日过去。
  远方草原上,忽得出现一条黑线,如浪潮般汹涌而来。
  “大元人来了!”
  驻防的将领立刻擂鼓示警。
  “有多少人?”
  公孙贺登上城头,正要掏出千里镜,可扫了一眼前方后,他倒吸一口凉气,将拿出来的千里镜又塞了回去。
  “该死,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前方的大元骑兵,宛如鱼虾般,一眼望不见尽头,黑压压一片吓死人。
  哪怕是他,一时间也判断不出大元到底来了多少军队。
  只能大致判断出,绝不少于三四十万人。
  “刘大人,咱们……怎么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