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基层干部

  聊得兴起之时,只见1群人在路边看见了马车,立即冲上公路挥动双手示意停车。
  护卫队员立即警戒,萧红急快上去查看究竟。
  赵逊离他们有些远,听不清楚那些人急切地向萧红说些什么,1会萧红急忙叫上为赵逊团队安排的保健医生,进了前面那家农户。
  马车1不动,车里立马就太热,赵逊1行也下车在树荫下活动1下身体。
  不1会,萧红从农户出来,径直来到赵逊旁,对赵逊讲了事情经过:有个得了急病的病人,已被保健医生做了紧急处理,现暂无性命之忧,但需要立即送到附近的医院进1步救治,否则病人会有危险。
  萧红对赵逊说:"对不起赵先生,救人要紧,需要占用这辆马车送人往前面医院救治,稍后我会安排其它车辆来接我们,现在我们要在这里歇息1下。
  “没问题,人命关天,应该的。”赵逊答道。
  随后几个士兵帮忙拿下行李,几个年轻人用门板抬着病人放到车上,家属和保健医生随车而行,照顾病人。
  萧红拿出十元钱给病人家属,病人家属不收,萧红怒道:"我晓得你带得有粮食,你们吃饭没问题,但总得给病人买点营养品吧,别耽误时间了,快走吧!"
  说完萧红又吩咐康师傅和卫生员注意事项后,两头答应后康师傅驾着马车疾驰而去。
  送走马车以后,乡亲们依然非常担忧,但他们还得感谢借马车给他们的仁义军。
  1个断了1只手臂2十多岁的青年,领着1群人来向萧红他们致谢。
  这个断手青年个子高瘦,皮肤黑黑黝,右衣袖空空如也,穿着1身旧军装,奇怪的是衣服上口袋竟别着1只钢笔,下面口袋里竟有1个笔记本
  他在和萧红握手时突然愣住了。
  “你是……红姐……?”
  肖红笑着问,"你认识我?"
  断手青年1脸惊喜,“啊呀,果然是红姐,不好意思,刚才都注意力都在病人身上。没看见是你。”
  萧红笑道:"你怎么认识我的?"
  那青年道:"我叫蒋云强,原是仁义军战士,我负伤的时候,红姐曾来慰问过我们伤员,你给我们演过节目。你还在我床前问候过我呢?″
  “这里是双塔村,我现在是这村仁义社村书记,我给红姐介绍下我们双塔村的同志。”
  他指着1个高个汉子道:"这是我们村村长梁勇同志,梁勇同志上半年被评为优秀干部,我们村也被评为先进村。"
  蒋云强对1位短发妇女介绍道:"这是我们妇女主任梁兰……"
  这是赤脚医生梁峰。
  萧红笑道:"看来这双塔村是梁姓村。"
  “7成都姓梁。”蒋云强答道。
  将云强又指着1位3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这位是李孟松李秀才,是作协下乡来体验生活的。"
  这巴萧红也给他们介绍。
  “这位是赵先生……”
  “这位是袁公子……”
  “这位是袁夫人……”
  介绍完众人,有人抬来凳子请赵逊和1行客人坐下。
  农夫人家,其他的人有些坐在石阶上,有的坐在门坎上,有的就坐在倒扣的背兜上。
  这时就有士兵拿着扁担水桶去挑水,屋里传来1个老年妇女的声音。
  “唉,仁义军同志,这咋要得哦,水缸里还有水得嘛。”
  “不要紧,我们闲着也是闲着。”接着就有士兵拿着水桶去挑水。还有些去劈柴,有的又去切起了猪草。
  蒋云强说道:"王嬢嬢,你就休息1下嘛,不要劝战士们了,这是仁义军的传统,行路红1线,驻营红1片。"
  那个叫王嬢嬢妇女想了想,牙1咬,进去抱出1个小坛子,就将坛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这是家里仅有的1罐坛坛肉,本来是留着逢年过节时吃的,现在把它拿了出来。
  战士们当然制止,王嬢嬢坚持要送给战士们,正在推扯之际,萧红对战士说:"我们收下,快谢谢王嬢嬢。″
  战士收下了坛坛肉,立即就去加工起来。
  萧红拿出3张纸币给蒋云强说道:"这3块钱等我们走后你拿给王嬢嬢,我们现在给她她1定不会收。"
  蒋云强有些不好意思,他还是收下了钱:“好,等你们走了我给她,我们仁义军的纪律我晓得,不拿群众1针1线。只是我们村委会的钱都是老百姓的,不能拿来招待你们。”
  这1切都看在赵逊眼里,这1路仁义军的1举1动他都看在眼里。在刚解放的重庆老百姓对仁义军的喜爱还不明显,自从过了沱江老百姓对仁义军的喜爱,真是把仁义军当成了自己的子弟。
  像刚才这种情景,以前的清军怎么能够做到,不抢你就是万幸了,还把自己珍藏的肉拿出来,这简直想都不要想。
  仁义社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不是偶然的,1定有很多内在的因素,其中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那就是仁义社成功的主要原因。
  他有很多事不明,所以就问起了赤脚医生梁峰:
  "这赤脚医生是怎么回事?"
  梁峰这小伙子见了外人显得有些羞怯。还是蒋云强替他回答:
  “赤脚医生就是村里选些能干的年轻人。在医院培训了半年。然后回到村里,1面参加生产劳动,1面处理着简单的病情,主要还是宣扬卫生知识。”
  “像今天这个病人,赤脚医生医不了,所以前期做了1个简单处理。使病情不至于恶化。为病人送上1级医院提供了时间。”
  "赤脚医生主要就是预防,还有就是宣传卫生知识,我们现在田间地头,都喝的烧开了的水,我们村的茅房也全部做了改进,远离了水源。而且还经常熬些草药。送到田间地头。预防了很多病。"
  “而且对种传染病还有预防措施。和报告制度。自从双塔村解放1年多以来,发病率少了很多。”
  赵逊暗暗点头,这才是1心为民,以前他当总督时,说的那些为民的话,哪1条是实实在在做好了的。
  赵逊仿佛摸到了仁义社的脉门,这样的仁义社如果是他赵逊也会坚决的拥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