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五章 友好的俾斯麦

  多多其木格的脸刷的1下子就红了。因为韩超将刚刚脱下来的军装外套盖到了她的身上。
  “你叫什么,沙俄人在哪儿?”韩超用蹩脚的蒙古语问道。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轻柔1些,担心吓到眼前这个如同受惊小鹿1般的女子。她这样1路逃过来,1定是受了不少的惊吓。
  “我叫多多其木格,沙俄人在山那边,你们……你们是谁?”
  多多其木格还没有从极度的惊慌中走出来,说话都有些结巴。
  “下马牵着走,跟我上……”韩超对着身后大喊1声。
  战士们纷纷下马,拉着自己的战马去翻越山包。
  多多其木格依旧蹲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她刚才逃跑的时候体力透支严重。
  眼前这些战士大部分穿着绿色的短打军装。有汉人也有蒙古人,蒙古人同样换了绿色的军装。
  不要小看这1身衣服,它们都是从后方不远万里运送过来的。统1的军装能够让人有归属感。
  那些蒙古牧民可能1辈子都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当他们穿上这身衣服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模仿护卫军的战士,因为他们看起来区别不大。
  1群士兵牵着战马飞快地向山顶跑去。
  刚刚到了山顶,韩超便看到远处有1队沙俄人向这边冲来,他们1定是听到了枪声。
  多多其木格喝了1口水,这是刚才那个军官给她的水壶。1个绿色的搪瓷水壶,造型非常别致。
  她恢复了1点力气,挣扎着起身,也向山顶爬去。
  那群战士已经离开山顶,向山的另外1侧杀去了。
  那些沙俄人太彪悍了,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她还没有提醒这些人。
  另外,她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究竟是哪里的军队,看样子肯定不是朝廷的军队。
  韩超他们急着下山是为了尽快来到草地上,可以重新骑上战马。
  他刚才在山顶上观察过了,这些沙俄人顶多只有百来骑。他们这么多人应该可以对付。
  既然在这里遇到了,那就战1场。
  直属大队过来之前就已经推算过,他们在唐努乌梁海大概率会碰到沙俄人。
  沙俄骑兵1共是1个连队,并不是大部队,他们只是受命过来侦察情况,因为有人听到了这里有枪声。
  双方很快战斗到了1起,新编的直属大队,有1百护卫军战士,还有4百人是草原仆从兵。
  李开芳为这些人搞来军装还有燧发枪,虽然装备不如护卫军,但是这些人的骑术都不错,1路上也学习了1些战术动作。
  沙俄人知道对面的不是清军,华族从东面杀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海以西。
  他们这次南下相当于是围魏救赵,沙俄人觉得与其现在派兵去海东,不如南下,从草原上绕过去包抄。
  护卫军率先开枪射击,并且调整方向绕到沙俄人的侧面。而蒙古仆从兵则直接冲了上去。
  这些牧民骑术、枪法都不错,他们相比于沙俄人欠缺的不过是勇气和胆量。
  韩超打定主意让这些人好好练练。
  李开芳在各个大队分开之前就已经说过,自己手下的兵,自己带。
  当双方进入射程之后,蒙古仆从兵与沙俄人几乎同时开枪。
  子弹撕破了双方之间的空气,冲进对方的队5中。
  到底是人多,还有护卫军在1旁策应。
  这1次,仆从兵们没有胆怯。
  对面的沙俄人也纷纷倒下。
  然后他们抽出了自己的马刀。
  马刀也是护卫军给他们配备的制式环手直刃马刀。
  本来董良还准备给这些蒙古仆从兵配备胸甲的,但是时间仓促,还没来得及整出来。
  “轰……”仆从兵与残存的沙俄骑兵撞到了1起。
  1百多护卫军的士兵也向战团靠近,以近距离支援。
  战斗非常激烈,到底是沙俄哥萨克骑兵,他们的战斗意志非常强。
  不过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战斗很快结束。
  那些蒙古仆从兵在打扫战场。韩超听着大队训导员的汇总过来的数字,脸都黑了。
  5百人对上1百多人,仆从兵还战损了5十几人。
  怪不得蒙古人1直被沙俄吊打呢,将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都给丢了。
  这战斗素质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实护卫军的战斗素质也强不到哪里去,真的跟沙俄近战也打不过人家。
  之所以到现在还处在上风,不过是依靠武器上的优势。
  但是沙俄人的武器也在进步。他们已经在逐步淘汰掉所有的滑膛枪,换上线膛枪。
  这次武器上的革新从克里米亚战场开始。
  此时,在那个巨大的战场上,1场大会战再次爆发。
  英法联军在得到了萨丁王国的1万5千人支援之后,准备彻底占领萨瓦斯托波尔要塞,彻底击碎沙俄人的抵抗意志。
  进攻的重点放在了马拉科夫要塞。
  出乎联军的意料,俄军的统帅哥尔查科夫集中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渡过彻那亚河向联军发动进攻。
  这1次战斗与以往并不相同,沙俄军队的炮击明显要更加的猛烈。他们炮弹爆炸半径是之前的数倍。
  在炮战的过程中,联军第1次处在了下风。
  接下来沙俄人的骑兵对联军进行迂回包抄,他们的步兵也发动冲锋。
  在英国人排着队列,准备给沙俄人迎头痛击的时候,沙俄人的队5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掷弹兵。
  以前的掷弹兵有自己的攻击距离。这些欧洲军队都知道。但是这1次,他们在攻击距离之外发动了进攻。
  无数的手榴弹落进英军的队列中,将英军的线列炸得708落。
  此战英法联军损失了1万多人,不得不退回之前的阵地。
  沙俄人也因为这场胜利1雪前耻。
  联军这边自然是发现了沙俄人启用了1种新型火药。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艳妮的耳中。她大为震惊,赶紧让人将消息给送回去。
  无烟火药的秘密终于在西方公开。各国都知道这种新式火药意味着战争的变革。
  自从黑火药传到欧洲,人们已经使用了几百年。这几百年时间,驱动武器的黑火药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这个消息给西欧的那些统治者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上任的英国首相亨利·约翰·坦普尔紧急下令让情报人员查明沙俄人的新武器。
  而在巴黎,拿3皇帝已经暗中派出使者前往圣彼得堡商讨和谈的事情。只要沙俄不吞并土耳其,法国不会提出额外的停火要求。
  艳妮对这里的形势很难把握,只能将消息报给国内。
  正在维也纳的容闳也在多方奔走了解各国的态度。
  最近1段时间,欧洲的报纸上对华族的抨击越来越多。似乎有人在暗中推动1般。甚至有人在广场上焚烧丝绸,有人在港口倾倒茶叶,有人当众摔毁东方的瓷器,说华族是东方的侵略者,破坏了原本稳定的东方秩序。
  甚至有人打出了宗教的旗号,说华族将基督教几百年在东方传教的成果全部泯灭了。
  华族在他们口中成为了1个对西方文明极度不友好的邪恶国家。还有人说整个西方世界应该立即结束相互之间的争斗,将矛头1致对外。
  这些消息让容闳感到焦虑,他想要做点什么,他到处演讲,到报纸上发表文章,但是他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他说的那些道理也很少有人会听。
  人们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激进的对抗言论。
  他现在甚至不敢去巴黎、伦敦这种激进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
  在那里,即使他这样的使者都有可能被攻击。此时的欧洲城市中,枪支泛滥,危险随时都可能会发生。
  倒是可怜了那些留学的孩子,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躲在学校里不出来。即使在学校里也容易被人针对。
  容闳已经准备将大部分的孩子撤回国内。
  不过他了解到,并非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对华族怀有恶意,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些在海外没有殖民地的欧洲内6国家还是比较友善的。
  可见,国家之间从来都没有深仇大恨,有的只是利益上的冲突而已。
  此时的容闳正在见1个人,这人的地位不高,只是普鲁士王国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的大使。
  此时已经有德意志邦联了,不过只是1个比较松散的组织。
  虽然这人的地位不高,但是与其交流1番之后,容闳还是收获颇丰。
  会面是非正式的,就在华族位于维也纳的公使馆中。
  “公使先生,听说你们华族已经完全取代了清国,真的是可喜可贺啊。”奥托·冯·俾斯麦丝毫不掩饰他对华族的亲近。
  “多谢大使先生,有机会的话,大使先生可以到华族去走走,我们愿意为您安排。”
  容闳不明白这个叫俾斯麦的普鲁士人为何会对华族表现得如此亲近。但是他现在在欧洲的朋友太少了。
  容闳经常会感到自责,自己到了欧洲之后在外交上毫无建树。他也向往着能够跟苏秦张仪那样纵横捭阖。
  但是欧洲的文化与华族完全不同。这里的功利主义盛行。但是又有宗教将所有人联系在1起。
  所以这里的人出奇的排外。人种、宗教、文化上的差异,让容闳很难融入到这里的上流社会。
  即使他是1个欧洲通,也做不到这1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