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四章 没有弱点

  他们自然不会真的担心华族,他们只是担心沙俄的实力过于膨胀了,今后会成为他们的威胁。
  在欧洲这个乱战之地,今天的盟友,明天的敌人,不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沙俄人在战争中学习的能力非常强。
  从燧发枪到线膛枪,再到后装步枪,他们只花了两年时间便走完了。
  这速度简直赶上了开了金手指的华族。
  在尼古拉要塞的东北方向,彼得罗夫斯基正在视察前线战备。
  他走进了1座地堡之中。
  昏暗的光线下,士兵的脸上满是坚毅。
  彼得罗夫斯基拍了拍1个老兵的肩膀问道:“当了几年兵了?”
  “报告元帅,十3年。”
  “呵,十3年,这种机枪还使用得习惯吗?用起来怎么样?”
  “是的,元帅,这种枪的威力非常大,射程还远,只要对方的步兵露头,我立马就能够将他们给送进地狱。”
  老兵的脸上满是凶悍的神色,说话的语气也带着几分冷冽。
  不过这非常符合彼得罗夫斯基的胃口。
  “用好它,希望你能够有所收获,多杀几个敌人。将这些该死的异教徒送进地狱。”
  他又来到了1座碉堡。这1次修建的碉堡上方加了房顶。
  堡垒的顶部是1层层原木加上垒土,可以有效的预防炮击。
  这次沙俄人将火炮放到了碉堡的内部。
  这样就不用再担心护卫军用迫击炮攻击他们的炮兵阵地。
  而且火炮的上层还有机枪阵地,可以有效地阻击护卫军的步兵靠近。
  在去年的战争中,沙俄虽然遭受了失败,但是他们也将华族人的手段都试探出来了。
  这1次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预防,胜券在握。
  华族大概知道沙俄人在东方部署了3十万军队,其中有2十万在伊犁河谷。
  但是华族并不知道,这些军队中有1半都换成了沙俄的精锐,而不是那些地方征募军。
  这就是变数。
  战争中,任何1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成败。
  护卫军同样也有很多沙俄人不知道的变数。
  现在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谁的变数起到的作用更大。
  在南疆,各个城市绿洲已经开始春耕。
  不过这1次,不再需要大军行动。
  火车运送来了大量的农场职工。
  这些年轻人主要来自陕西、甘肃和山西等西北省份。
  他们乘坐春天的列车1路来到哈密,然后步行赶到了南疆的各个城邦。
  与他们1起来的还有大量的农业机械,这些机械将会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有了机器之后,劳动效率增加,以前1个人只能耕种2十亩田,现在则增加到了两百亩。
  南疆的各个城邦绿洲以后将变成华族的农业兵团。剩余的南疆百姓也将编入兵团参加劳动。
  这里以后不会再有2心的势力。
  1连串的绿洲从此以后就是拱卫华族西部的堡垒。
  李秀成正在组织师以上军官商讨军务。
  这次他们南路军将翻越南天山进入伊犁河谷。
  伊犁河以南地区看起来不是沙俄人防御的重点。
  但是他们的行动还是有很大的危险。
  因为南天山的这条山路非常难走,而且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要是遇到塌方,可能整支军队都要被堵在这里。
  由不得李秀成不谨慎。
  “下面由张连长给我们介绍1下这条路的情况。”李秀成看向坐在下首的张龙豪道。
  张龙豪只是1名连长,但是他却有资格参加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原因就是这条山路就是他们走出来的。
  去年秋天,张龙豪集合人马袭击了特克斯城,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但是接下来他们接到了南下的命令。
  于是张龙豪将物资分给了手下的义军,让他们到山上躲避沙俄人的追击。
  自己则带领精锐从南天山的小路到了南疆。
  张龙豪不是本地人自然不知道这条小路。
  但是他在伊犁河南岸地区的群众基础非常好。
  这里的牧民告诉他这条能够穿越南天山的小路。
  “诸位将军,这条穿越南天山的道路大概有5百里。正常步行的话要十天左右才能够穿越。现在是春季,最大的变数就是洪水。道路中途有1段十几里的路程,要从1条冰河的河道穿过,在秋季,这条河道的水位很低,走过去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春季,雪水刚刚融化,有时候气温突然变高,这条冰河的水位会猛然变高。我大军烫水过河的时候就会有危险。”
  张龙豪捡最重要的跟李秀成汇报。
  李秀成暂时打住张龙豪,问众人道:“好,咱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是大军出战就要做最坏的打算,夫战,未虑胜,先虑败。”
  在座的将领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司令,属下觉得可以在行军的时候,让每名士带上1根木头,然后再带上绳索。要是冰河太深我们可以扎出木排,然后在冰河每隔1段路程安装绳索,让士兵站在木排上拉着绳索前进。如此,战士们便不需要涉水。这些木头要是用不上,也可以在路途中当作木柴。”
  又有人提议可以直接在冰河边上的山壁上修建简易的栈道。
  这些主意都可以,不过都要提前准备物资。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之后,李秀成立马让张龙豪继续介绍。
  “还有就是这条山道中缺少植被,我们最好是带着干粮上路。”
  也就是说大军在路上要吃十几天的干粮。
  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华族军中都配备压缩饼干、肉干和奶酪,都是非常便于携带和保存的。
  另外南疆地区盛产各种果干、坚果,也可以给士兵在行军的过程中补充维生素。
  “司令,属下请求提前返回河谷,做大军的前驱。”
  最后,张龙豪主动请缨道。
  他毕竟走过1趟这条山路,由他探路最好。
  另外,他们还对伊犁河南的情况极为了解。
  “可以,那就麻烦张连长了。”李秀成和和气气地说道。
  张龙豪毕竟不是自己的手下,李秀成没必要在人家的面前摆架子。
  “是属下应该感谢司令给我们雪豹连这次机会。”
  就这样雪豹连再次北上,与他们1起的还有另外几个连队。
  李秀成也派了几个尖刀连队随行。
  这些人在山道上爬涉了十几天才出山。
  1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比他们设想的还要严重。
  在大自然面前,人有时候显得那么渺小。
  好在针对这些问题,大部队都有解决的办法。
  迪化城外的军营。
  左季高骑马带着1队警卫匆匆赶到。
  许树刚刚安置下来。
  还没有来得及休息1下,听说左季高亲自来见自己,赶紧从营房钻了出来。
  “参见左帅。”
  许树虽然是董良身边的人,但是他在人前的时候非常谦虚。
  在华族内部,但凡是董良身边走出来的人全都非常谦逊。
  这跟董良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董良就是这样1个人。贵为元首,董良却从来不在人前拿腔拿调。
  董良知道,上位者的威严不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身为上位者,你越是谦逊,越是平易近人,反而越加能够树立威信。
  “许将军这次能够来迪化,我西北军团如虎添翼。”左季高难得说了好听话。
  出门之前,周氏已经教育过他,不要老是板着1张臭脸,许树毕竟是董良身边的人,也算是华族的高级将领,多少要给些面子的。
  左季高这才从迪化城的帅府中赶了过来。
  “左帅过奖了,末将这次过来主要是向您学习的,这是元首出门前交待的。”
  左季高没想到董良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将自己的心腹爱将送到他的身边学习。
  “我只是1个半路出家的将领,哪里有什么好学的。许将军还要休息1下吗?本帅想去看看战车。”
  客气归客气,两人都不是那种喜欢寒暄的人。
  左季高做事情向来是雷厉风行。
  许树1听左季高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不好继续休息。
  其实刚才洗了个澡之后,他就舒爽多了。
  这1路上,他们先是走运河到徐州,然后从徐州上火车1路向西,直接就到了哈密。
  到了哈密之后就没有铁路了。
  不过左季高还是将原来的官道给修缮拓宽了1下。
  而他们有战车,也不需要步行。
  哪怕是跟着战车的步兵都骑马而行。
  所以这1路上对许树来说算不上辛苦。
  两人来到了战车场。
  所有的战车排了3列停在这里。
  机械师们正在对其进行维护。
  1路狂奔了数百公里,这些战车竟然没有趴窝,已经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1名军官看到许树跟在1个中年人的身后走过来。知道对方1定是个大官,当即下令让众人停下来。
  “好,稍息,诸位不远万里来到西北,辛苦了,现在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
  左季高走上前去,摸着这个冰冷的铁旮瘩说道:“这就是钢铁战车?自商周以来,战车成为战场主角,就连国家的大小都是以战车的数量定义,持续千年,到秦汉战车因为骑兵退出历史舞台,又过了数千年,战车再次走上历史舞台,却没想到已经变成这个样子。”
  仅仅是1眼,左季高就看出了这个东西的不凡。
  上古的战车以战马拖拽,那个时候没有马鞍和马蹬,骑兵没啥战斗力。
  步兵在战车面前就更没有什么免疫力。
  但是那个时候的战车毕竟还是血肉之躯的战马拖拽的,战马就是其弱点。
  而眼前的战车,就是1辆异常坚固的钢铁做成车子。
  它似乎没有弱点,从头到尾都用钢铁包裹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