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章 抬腿就是超级成绩!逼的对手重新爱上读书

  德国卡尔斯鲁厄。
  今天天气不怎么样。
  阴雨绵绵,
  不过室内赛不用考虑这些。
  再加上苏神的团队保障一直很到位。
  几乎不会让他受到额外的影响。
  就算有恶劣天气。
  那按照苏神团队的说法也是——
  就算有影响。
  我们也是最小的一个。
  这话说出来多硬气。
  硬气的话建立在强劲的实力上,就是因为苏神给苏神系搭建起了极其强劲的复合团队,才能让他们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卡尔斯鲁尔室内赛。
  一大早就来了不少人。
  这场比赛排队的人比平常要多很多。
  记者来的情况也比平常多了好几倍。
  而他们都不是为了其余的项目而来。
  只是为了一个项目。
  那就是今天两枪的男子60米跑。
  想要看看。
  有没有人能够终结苏神。
  拿走这个10亿美元以上的大盘。
  现在条件已经放松到,只要你能赢了,他就能拿走。
  你想想看。
  这些欧美人是多么想要看到自己的屠龙英雄出现。已经急迫到了,只要能赢,不管你是什么运气,不管是人家有没有问题都可以。
  能赢就行。
  现在只要能赢就够了。
  什么光明正大?
  什么骑士精神?
  通通不需要了。
  已经被苏神逼的急了眼。
  从06年到现在。
  苏神真是一路砍瓜切菜。
  6年的时间,从默默无名的亚洲短跑运动员一路成长为奥运会100米。金牌以及100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
  他仅仅只用了6年。
  6年时间就已经让亚洲的短跑自信以及欧美经营了几十年的人种论思想禁锢,被他轻易粉碎。
  这么多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那谁能顶得住?
  眼尖一点的人就已经发现了。
  这一次的大盘之所以会这么夸张。
  其实不单单只是一场比赛了。
  不过苏神自己无所谓。
  势已经造起来了。
  接下来只需要自己接稳这个盘就行。
  “小添休息的怎么样?”余位力一早上就问道,这一次比赛袁郭强留在国内主导大局没有跟着出来,余位力带着苏神,文勇毅还有许州正出来比赛。
  他们三个人将参加欧洲的几场训练赛。
  苏神参加两场。
  其余人参加4场。
  许州正也是该带着曼曼出来打怪练级的时候了。
  就像是当年的谢正业一样。
  他也要开始为自己进入成年级别的比赛,开始提前铺路。
  提前累积经验。
  十七岁在二沙岛,也不算太小了,虽然他要到年底才满18岁,但是今年也要好好比。
  谢正业苏神赵昊焕陈娟,17岁的时候可都已经在亚洲无敌了。
  别看之前还小。
  这一年一年。
  一眨眼就会过去。
  很快就已经到了快成年的年纪。
  身体上的发育让他今年的成长也很快。
  带出去多比比赛是好事儿。
  老带新,也是我国体育界一直以来的传统。
  “休息的很好,你知道的,我从不认床。”苏神说完,就吃了早餐,坐车等其余几个人一起去了体育场。
  等到苏神一进场热身。
  整个现场就响起了很大的欢呼声。
  欧美人其实是有点奇怪的。
  碰到他这种级别的运动员会给予欢呼。
  可一旦比赛。
  就立刻会进入另外的角度。
  不知道这算不算作为田径迷的一种专业性。
  “苏总太猛了。”许州正出来比赛经验很少,看到苏神一出来,整个现场的欢呼声大了好几倍,忍不住感慨。
  “别羡慕,当年他来的时候。”文勇毅道:“可也没什么人知道他。”
  “他也是自己一步一步打到现在的。”
  “你想要成为他这样,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国际赛场的比赛,其次你还要做的就是……”
  “击败我,超过我,战胜我。”
  文勇毅现在已已经知道自己的巅峰期时日无多,眼下他也真心希望把自己手里的火炬交给下一代。
  苏神这样的情况是百年难得一遇的。
  可除了这样的天才,其余的中流砥柱和新成长起来的运动员,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基本盘。
  不然的话就像是短跨少了刘祥。
  瞬间就从强势项目跌成了世界二流。
  让很多国人这个时候才明白。
  并不是我国的跨栏强。
  我们在110米栏,世界上排名一直很高,那主要是因为刘祥强。
  等刘祥不在了。
  110米栏就要回到原本呆的位置上。
  这也是为什么文勇毅,更希望许州正可以站出来的原因。
  只有像是自己这样像许州正这样的运动员多了。
  那才算是在这些超级天才走向落幕后。
  我们还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
  文勇毅跟了苏神这么久。
  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嗯,我会努力的,阿毅哥。”许州正用力点头,被知名的前辈这么期待,作为我国这个项目未来可能领军的人物,他感觉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使命感。
  今天来的对手最大的牌就是老鲍。
  鲍威尔感觉自己的状态不错。
  首先过来和苏神打头阵。
  其次还有盖伊加特林卡特等。
  几乎都是熟面孔。
  正准备热身的过程中,苏神突然被苏之队的人凑到耳边说了几句。
  苏神听后不为所动。
  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他刚刚听到的是——
  因为报名的人数过多。
  这一次的比赛将要比三枪。
  而且一天之内就要比完。
  离了谱了。
  看起来是那次这个赛程的规划能力。
  是不是要开始和国内看齐了啊。
  当然。
  也有可能是故意的。
  就是想要故意消耗苏神。
  因为这个里面会有一组轮空。
  苏神一听就已经猜到了什么。
  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来说。
  你别说是三枪,你就算是今天一口气来四次抢五枪,也没什么区别。
  他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
  怎么耍花招都没用。
  至于是不是想搞乱自己心态。
  那更是想太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就是苏神刚刚告诉苏之队这个人的话。
  让他好好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天朝体育台。
  “好了,观众朋友们,今天带来的比赛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室内赛。这也是我国的60名学员来说,今年第一次出国参加的比赛。”
  “我国的著名运动员苏神,将会领衔文勇毅和17岁的小将许州正一起参加本次比赛。”
  “刚刚收到的消息是这一场比赛临时改成了三枪制,因为报名的人数实在是太多,没有办法,只能临时增加组数。”
  “希望我们的运动员们不要受到影响。”
  “在德意志这片土地上比出自己的实力。”
  说完,比赛开始了。
  许州正第一个上。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
  虽然在国内的比赛比了不少次。
  亚洲的比赛也比了比。
  但是这种国际性的比赛。
  他还是经验不够多。
  他走上了场,这一枪绝大部分都是一些他不是很脸熟的运动员。
  因为绝大部分运动员,在他眼里现在看起来都很普通。
  没必要浪费时间去记住他们的名字。
  他又不是主持人。
  这不是他该干的活。
  最关键的是他还能隐隐感觉得到。
  这些人看着他。
  好像眼神都不怎么好。
  我得罪他们了吗?
  许州正想了想,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啊。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看我?
  “阿正,别想太多,预赛拿个七成力就够了。”文勇毅在下面喊道。
  许州正听到这声,默默点头。
  但是因为出来比他的经验还不足。
  还是无法做到像苏神和文勇毅一行,面对这样的国际比赛,依旧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文勇毅还有些担心,看起来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让他对于许州正,也有了个很高的期待。
  看他这么详细为许州正传授自己的各种小技巧以及小经验,两个人的情感不突飞猛进才怪。
  看起来他是真的存了,许州正成长起来后,自己就可以渐渐褪去二线的心思。
  跑了这么多年。
  受了这么多的苦。
  他感觉自己也够了。
  不想再继续的坚持下去。
  而且他为我国的田径队,已经拿过室内世锦赛的铜牌,该做的也做了。
  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他。
  运动员也是人。
  你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
  那就没几个人能及格。
  加上年纪越来越大。
  突破又希望渺茫。
  文勇毅他已经在内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个没有好坏对错。
  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也为国内短跑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
  这个时候他想要休息,想要退下来,任何人苛责,首先都要撒泡尿照照自己。
  苏神其实察觉得到文勇毅的变化。
  可是他很尊重后者的选择。
  再说这一世的后者,已经比上一世要功成名就的多。
  赚到的钱也多的多。
  你没有理由不让人家休息。
  而且再熬4年,一个奥运周期。
  他也估计等不了那么久。
  只要新人出来能够顶替自己就马上急流勇退。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
  像以前那种实打实没人,才让人一直盯着。想退上面也不会给你退的。
  现在的话。
  完全由他自己决定。
  他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短跑队,剩下的生活想要怎么选,那是他自己的个人自由。
  苏神绝对不会干涉。
  “set。”
  嘭————————————
  “比赛开始。”
  “许州正一骑绝尘!”
  “他的启动压住了所有人,加速跑渐渐把自己的身体摆到该摆放的位置上。”
  “巴西选手想要追?”
  “很遗憾,没机会。”
  “越拉越大,许州正甚至减速了。”
  “轻松冲过终点线。”
  6.57s。
  小组第一名。
  看得出来,这一枪的状态比在金陵的时候更好。
  就是跑的还是太紧张。
  还需要多练练。
  许州正看到自己的成绩是小组第一后微微松了口气。
  他知道苏神和文勇毅在欧洲的60米赛场上的颇负盛名。
  即便是后者。
  都在这几年的欧洲60米赛场上拿过不少的冠军。
  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人。
  就自己是个小克拉米。
  因此他很希望自己能以小组第一结束预赛,其余两个人丢脸。
  不给自己的国旗丢脸。
  “跑的不错,就是前面有点紧,让你整个速度的节奏加起来错乱了一些,半决赛的时候调整调整这里,应该没问题。”文勇毅看到许州正是小组第一后,也过去鼓励了一份。
  许州正自己连连点头。
  他知道自己刚刚的确是因为有些多想,前面跑的不够好。文勇毅跑了这么多年60米,严厉的程度也比自己尖的多。
  除非苏神开口。
  不然的话在整个亚洲现在文勇毅就是稳稳的历史,60米老二哥。
  亚洲60米,历史上的老二哥都这么说。
  许州正当然虚心接受指导。
  没多久后。
  文勇毅出现在现场。
  电子口令响起,整个八道俯身,脚踩抵足板,双手立于跑道前,呈蹲踞式起跑准备姿态。
  文勇毅在第五道。
  枪声一响,文勇毅如猎豹启动冒尖。
  爆掉所有人,黄金四步似高头烈马。
  身边第六道白人小哥被瞬间超越。
  好歹也是室内世锦赛的第三,启动优势巨大,一般人还真比不上他。
  十米就领先了出来。
  对付这种预赛。
  文勇毅手到擒来。
  “文勇毅启动很干脆。”
  “连续几步踏出后,就已经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速度加起来,进入途中跑,这个时候领先优势已经很大了。”
  “文勇毅虽然100米现在水平不算什么,但是60米,他绝对是世界级。”
  这话没错。
  所以改成了三枪之后。
  这大部分人都是过来玩票。
  运动员的质量也开始大幅度下滑。
  自然轻轻松松就被文勇毅给拿捏。
  这就像是以前ow大赛比4枪。
  其实前两枪水平真的很一般。
  对于他们这种有实力拿到前面名次的运动员来讲,根本就是洒洒水。
  “文勇毅可以是两次室内世锦赛的铜牌得主。要不是羊城2010年室内世锦赛参加的高手太多,他本来也有机会连续三年去拿到室内世锦赛的奖牌。”
  “不过也够了。普通的运动员很难在60米上跑得过他。”
  “他的60米在世界水平上也属于一线水平。”
  放弃100米,专攻60米。
  当年这个做法让很多人不理解。
  但是现在再看呢。
  似乎又觉得他的选择很明智。
  不然以他的实力想要100米成为世界一线运动员,实在是想太多。
  但是60米。
  他却做到了。
  成为了这段时间成为了这几年世界的一线运动员。
  并且也拿到了室内赛最高大赛,也就是室内世锦赛的奖牌。
  还是两次。
  他真的足够。
  他自己也相当满意。
  甚至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是超额完成。
  如果当时没这么选。
  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100米运动员。
  甚至在二沙岛的一线队估计都要垫底。
  两个东方人一出场就是第一。
  这让不少的欧洲人又感觉内心有些受挫。
  他们真想看见下一把欧美人拿走第一。
  但很遗憾。
  文勇毅后面这一组紧跟着的人就是苏神。
  一些田径迷看到这里都只能无奈闭上眼睛。
  苏神……
  那还是算了。
  第一组怎么可能有人赢?
  嘭————————————
  事实上也是这样。
  枪声响起,苏神爆破式起跑。
  曲臂推动。
  三步后苏神加速如马蹄声。
  已经脱颖而出。
  十米,苏神拉开众人……好几米。
  二十米,苏神加速更快。
  三十米,苏神抬头,其他人未抬头。
  苏神强势突进,衬托他人如“中学生”。
  不。
  现在应该是“小学生”。
  “中学生”起码也能多坚持一下。
  现场观众震惊,欧洲少见如此暴烈开局。
  十米,苏神拉爆对手。
  余位力敲击自己的胳膊,打外国人……就是比打自己人带劲。
  ……
  “嗯,比赛开始。”
  “噢,比赛结束了。”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杨剑这里颇为幽默。
  整个比赛只解说了10米。
  然后。
  10米之后。
  他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波安静的五十米。
  反倒是增加了留白以及对于比赛解说的生动性。
  这话也很快就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
  苏神都已经快到杨剑只能解说两句短语了。
  这很正常,10米就拉爆了,可不是,后面不用说了吗?杨剑解说得很好。
  这解说,真是生动形象。
  感觉这样的话我也能上。
  解说的很好,下次继续这样解说。
  ……
  6.38s。
  第一枪就是6.40以内。
  他真的是现在。
  打开6.40s。
  宛如探囊取物。
  这技术的能力。
  比之前好像又要更强了。
  抬腿6.30+是吧。
  这一波。
  正儿八经让同组的运动员感觉到了什么叫绝望。
  这种绝望比苏神几年前刚开始横扫欧洲的时候更加加剧。
  那个时候起码苏神跑出的成绩还不是这么夸张。
  起码。
  起码那个时候也是半程才能拉爆自己。
  虽然这些人他们都承认自己也是小虾米。
  可你半程都不要,只用了1/6的距离就把我给拉爆。
  能不能给点基本的尊重和人权啊?
  甚至有一个年轻的运动员比完之后当场宣布退役。
  不比了。
  以后也不跑了。
  老老实实去读书。
  你问我为什么?
  你没看到刚刚出去的时候,前面有个红色的鬼影吗?
  那是人?
  反正东方苏让我知道。
  还是读书更适合我。
  第一局就这么残暴。
  这还是个预赛。
  后面会怎么样。
  多专业的人。
  眼下都。
  预测不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