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帝王之学

  了空见贾蓉有些沉默,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争天下一事,最忌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今时不比往日。”
  “大周江山能不能挽救,全看你一人了。”
  “皇室已经没有了再失败的余地,倘若你也失败,朝政彻底落入那些士大夫手中,可不是说他们就能够安心下来为国为民了。”
  “天下是皇帝一人之天下,尚且有那么多争斗。”
  “若是一堆人的天下,可不会什么规规矩矩的皇帝轮流做,或者选贤举能,真正的局面只能是狗咬狗一嘴毛。”
  “现在他们还有共同的敌人。”
  “一旦没有了敌人,他们互相就是敌人。”
  “如今尚且敢做出扶持后金,败坏辽东的事情来,往后,怕是就要迎后金入关了。”
  了空作为一个和尚,对于天下大势反而看得更加透彻,这也是他愿意为太上皇做事,不介意佛门清净地被铜臭味污染的原因。
  一心清修,世间就没有苦难了吗?
  不参与时政,天下就能安宁吗?
  都不见得,不管外人如何看自己,了空却明白,他自己是为了天下苍生在努力的。
  “国事危难。”
  “说到底还是兵势的问题,若是能够解决辽东,朝堂之上的博弈,不过是一个笑话。”
  贾蓉的武夫思维还是很浓厚的,或者说,作为曾经三国乱世的诸侯之一,他很明白一切的谋略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力量的搏斗来结束。
  内阁让皇权如此暗弱,本质上是他们勾结后金、边关控制了军势。
  以随时开关放贼来挟持了朝政。
  “是啊,棋盘的核心,就在辽东,若是能够破了辽东的死局,全盘就活了,可战争不仅仅是练就一支强兵就行的。”
  “后金已经不是十多年前了。”
  “如今黄太吉坐拥关外上千里地,兵多将广,国力已然不俗。”
  “若是没有朝廷在后面支持,任何一支军队,压根就不可能抗衡一国。”
  了空明白贾蓉的意思,可光练兵有强军无用,必须同时还掌控朝廷的内政才行,不然没有国力支撑,再厉害的将军也打不赢国战。
  贾蓉皱眉:“大师的意思是,破局还在京都内?”
  了空摇了摇头:“暂时不能乱来,你想做的事情,太上皇以前就可以做到,但那又如何?你推翻了游戏规则,他们就会听调不听宣。”
  “各地就会风起云涌的起义。”
  “到头来,王朝还是得完。”
  贾蓉闻言皱紧了眉头,这种分析和理论,他是第一次接触,但却明白这是有道理的,一个王朝可不是那点简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皇帝与士大夫,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朋党与朋党的关系?
  好像又不对……
  见贾蓉在思考,了空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这些应当是属于屠龙术的内容,是帝王之学,蓉哥儿可有兴趣一听?”
  贾蓉回过味来,当即郑重的拜谢道:“请大师赐教。”
  于是了空开始给贾蓉分析一个国家的财政是怎么来的,土地里的产出,劳动的产出,商业行为和苛捐杂税都是对成果的一种提取,哪些人参与了成果的分配。
  “自古以来,王朝的开始,莫不是均田免赋。”
  “王朝的结束,莫不是农民起义。”
  “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扒拉着吃饭,但谁种地,谁做饭,却是没有去管的,皇帝是当家的家主,还要维持这个家的体面,多少会照顾一些。”
  “而那些士大夫就是家里的读书人,说是要考功名,但两手一摊不做事,花费的钱财却是最多的。”
  “就这份本质来说,士大夫不光是农民的敌人,还是皇帝的敌人。”
  “但自古以来,这些‘考学’的就有,今天是士大夫,以前是门阀世家,总而言之,他们占据着中间的位置。”
  “家主强势的时候欺下媚上,家主弱势的时候,就是欺上凌下了。”
  “今时又有些不同往日……”
  了空开始了各种举例讲解,贾蓉也听着很认真。这些东西,曾经是没有人教他的,了空说的没错,这是帝王之学。
  真正的看透国家的运行,弄清历史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治大国如烹小鲜,才能够正确的做出选择,把握未来的方向。
  听了了空的讲解,贾蓉又结合着看了看三国的历史,发现许多诸侯压根就没有这些概念,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也没有把控住时代和局势的脉络。
  以至于很多事情做出来都很蠢。
  例如拿到传国玉玺的袁术……汝南那么丰裕的地盘,却急着要什么传国玉玺,结果被群起而攻之,袁家四世三公的积累,就这么败了。
  而真正把控了汉末脉络的,只有三人。
  董卓、曹操、刘备。
  董卓很多人看不起,但贾蓉前世跟着董卓最多,重活一世,再审视,发现董卓独自一方单挑十八路诸侯,自然有他厉害的地方。
  能够一介边将入主京都,把控朝政,掌握国家。
  可以说董卓的操作,就是武将篡国的标准流程。
  而董卓的失败,则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内部的问题,他前世能够反抗动作,一方面是因为董卓的信任,另一方面就是兵力的整合问题。
  董卓麾下本部是西凉的兵马,而他吕布是并州的,然后还有一大股势力是冀州的。
  多方兵力,没有完全整合。
  导致将令并非完全处于一门,因此他才能够造反……
  不同于董卓对于朝政核心的把控,对于武夫跋扈的利用,曹操则是对于局势的把控十分精准,从一介小诸侯到最后成为大汉丞相,并建立魏国。
  可以说,曹操对于有才之士的利用,十分精准。
  还有屯田等等手段……
  而刘备则把控的是名声,在血脉上,多少刘氏宗亲不比他的血脉高?但他一直高居汉室宗亲的旗帜,最终成为复兴汉朝的担当。
  天下有心复兴大汉的,都聚集在了他的麾下。
  而其他的诸侯,对于这些大势的把控,近乎没有,只是单纯的争夺了地盘和权力……
  “大师以为,若有朝一日,我兴义兵,当以何为名?”
  贾蓉不清楚大周这个局面,要以什么样的名号行事,才能获得刘备那样的效果。
  了空捋着胡须,说道:“救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