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宋彦林离家办事

  这阵子赵巧月做的可以说挽救他母亲的性命,他们之间说两清都行。
  宋彦林没有异议,静等着赵巧月的安排。
  赵巧月从面前的书桌上《论语》书中拿出一沓由五十两组成的银票,碎银二十两左右和一张证明身份的路引。
  她递给宋彦林道:
  “这里有五百两银票,你代我往镇宁州走一趟。
  为我买一个小庄子价值在三百两银子左右。
  若是没有,那就在城里选一个安静的大院子租赁一年吧!
  这事办妥后你再帮我收留十个左右自愿当奴仆追随我又家世清白的小乞儿。
  这些小乞儿不分男女。
  待你找到小乞儿后你就让他们直接住你买或是租赁的地方。
  我打算在五月十五日举家前往镇宁州。
  你要是在这里还有什么事,那就在你五月十三回来再去办。
  至于这些碎银子是你一路上办事的路费。”
  宋彦林接过银票和路引,没有拿路费,他保证道:
  “姑娘,事情属下会为你办妥的,路费属下就不拿了。”
  赵巧月轻蹙眉道:
  “我现在是缺钱,但我不会装大方。
  更何况我觉得有利益在,咱们才能长久合作。
  宋彦林这笔银子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还有以后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要再拒绝。”
  宋彦林抬眸看了看已经拿起书准备要看书的赵巧月,应了一声是,将碎银放到了怀里便离开了书房。
  就看到宋母和宋娇在走廊跟夏娘学剪纸,不知说了什么,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宋母看到他从书房出来,敛下笑容,张嘴想问话。
  见夏娘在,她将话给咽回肚子里。
  反而是夏娘问道:
  “你们谈好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出发?这是要去哪里?宋母和宋娇不知情地看向宋彦林。
  宋彦林道:
  “属下准备现在就出发镇宁州,过些日子就能回来。”
  “这么急吗?那你吃过午饭再去吧,我去做饭,你们一家人说说话。”
  说着,夏娘放下剪刀便去了厨房,将地方和时间留给宋家人。
  宋彦林将赵巧月要搬去镇宁州的事情同宋母和宋娇说了,又接着道:
  “娘,姑娘她以后会越走越远,咱们需要习惯。”
  人老就想留在故土,可比起儿子的性命和追求,这点心愿不算什么,宋母目光温和地看向宋彦林笑着道:
  “娘知道,儿啊,你去吧!
  娘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见过外边世界如何。
  这下子沾了姑娘的光,这是好事,娘非常期待。”
  宋娇对外边世界是害怕与迷茫的,可赵巧月让她知道有无惧的勇气,她用期待的目光凝视着宋彦林道:
  “大哥,我也想看外边世界,还真期待着搬家。
  姑娘说了,以后她还会去应天书院读书。
  要是我能完成她的考验就带上我。
  嗯,我会努力的,争取通过考验。”
  宋彦林垂了垂眸,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妹妹想要去读书。
  可身份使然,她没有得到去读书的机会。
  不过父亲没过世的时候有教过他识得些许字,他又在有空的时候教给了妹妹。
  这才使得他们兄妹识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他也能继续谋取一个仵作的差事。
  如今有机会,不是去读书,他想妹妹也是高兴的。
  不过看赵巧月收留人还有可能买人的趋势,定会培养出另一个人来同他抗衡。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他接受,毕竟权贵人家最忌讳的就是奴大欺主。
  只是到时候他妹妹想要跟着去书院恐会有困难。
  宋彦林没有告诉宋娇这个事实。
  不管怎么样,他都会帮宋娇争取的。
  这会子,他鼓励宋娇道:
  “姑娘的书童可不好当,你可要多多学习,哥哥也会想法子帮你的。”
  宋娇拉着宋彦林的衣袖撒娇道:
  “哥哥你真好!”
  宋彦林看着脸色红润的宋娇,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
  “你知道就好,快去厨房帮忙。”
  “好。”宋娇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宋彦林又同宋母说了一会话,让宋母不必过于担忧他出远门。
  一家人用过午饭,赵巧月才得知宋彦林今日就要离开的事情,她没有拦下他:
  “那枣红马已经痊愈安好,马鞍我前儿已经从马老六那里买回来,你就骑它去吧!
  宋彦林你路上注意安全,损失财物不要紧,人平安对我来说才是最好的。”
  入住这里后枣红马一直都是宋彦林照顾的。
  后来赵巧月去学骑马的时候还将宋彦林和宋娇都带上,让他们一道学了学。
  临安县小偷小摸的多,谋杀案少,宋彦林外出办公机会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也就没有需要骑马的时候,不过他有在县衙学过。
  赵巧月在他的指点下学会了,宋娇能上马,有人牵着缰绳是能走的。
  可要说做到快马加鞭的程度还是差一段距离的。
  现在时间不打紧,她以后去镇宁州再学也是可行的。
  宋彦林听从赵巧月的安排,背着一个包袱骑马而去。
  宋彦林离开后,夏娘有过赵巧月离开她的经历,让她担忧得茶饭不思,换位思考一番,她对宋家母女道:
  “下午没事,你们要不去县城转转?”
  宋母问道:
  “我们都没有什么需要买的,新娘你是有什么需要买的吗?”
  夏娘摇摇头,解释道:
  “我这是怕你不习惯亲人离开,想让你们出门散散心。”
  “我们都习惯了。”宋娇说着,顺带着将宋彦林时常不在家,不是出门打猎就是来县城衙门办差的事情告知了夏娘。
  夏娘见她们这是习惯了便没再揪着这事,同他们说着做夏装的事情。
  等夏娘他们买了布料回来,给大家伙做了三身夏装的时候,时间也来到五月十三日。
  大家还没有等到宋彦林归来,而是在吃午饭的时候等来了柱子前来为李夫子送信。
  接过李夫子的信,赵巧月没有打开,心里就有所猜测着夫子应该不会与她一起去镇宁州了。
  没有立即相问,她先让宋娇给柱子盛一碗面让他填饱肚子,也等大家都用过饭后她才问柱子道:
  “柱子大哥,夫子近来还好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