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田府贵客

  茅元仪在新屯待了几天,便和齐大壮等人一起回金州城。
  杨承应为他们送行。
  “这里面是什么?”
  接过杨承应送的礼物,茅元仪没有立即打开。
  “你看看就知道了。”杨承应笑道。
  “哦?”
  茅元仪将包在外面的布打开,里面的物品原来是肥皂和蚊香。
  “产量不够,所以能给你的只有这么多。”
  杨承应笑道:“希望你别介意。”
  茅元仪郑重的包好,谢道:“将军深情厚谊,属下感激不尽。离别在即,属下还有一件事想和您说。”
  “请说。”
  “方巡按到底是名义上监督金州,将军还是不要和他太疏远,甚至要像对待罗参将那样对待他。
  个中奥妙,以将军之才,不难看出来。”
  “我记下了。”
  “告辞。”
  茅元仪和齐大壮向送行的众人抱拳致意,上马离开。
  杨承应挥了挥手,送别他们。
  此时,他心里在琢磨茅元仪话里的深意。
  杨承应这边送别,田崇贵那边却迎来了一位贵客。
  “沈老弟,多日不见,令愚兄甚是想念。”
  田崇贵亲切的拉着一个中年人的手,进了正堂。
  那人笑道:“阔别多日,看田兄气色,越来越好了。”
  “过奖过奖,我已年过半百,气色只会一天比一天差,哪有越来越好的道理。”
  田崇贵一边寒暄,一边请对方入座。
  丫鬟奉上茗茶。
  那人细品了一口,直言道:“田兄喝的茶,比起江南来,还是略逊一筹。”
  田崇贵半开玩笑的说道:“穷乡僻壤怎能与繁华江南相比,沈老弟你在江南这段时日,把嘴养刁了。”
  “哦?哈哈哈……玩笑、玩笑。”那人捋须大笑。
  田崇贵也笑了起来。
  寒暄过后,开始进入正题。
  那人问道:“我所需物资,不知道田兄筹备的如何?”
  “你要的东西,我早就备下了。只等你过了目,就可以运往旅顺港装船。”田崇贵答道。
  “哦。”那人左右看了看,“怎不见令千金?”
  “她不在金州城,去了北边的新屯。”
  “新屯?这地方没听说过呀。”
  “那是杨承应在北边修的一座大城,目前还在施工阶段。”
  “哦,呵呵……恭喜田兄。”
  那人显然会错了意,以为田娥去新屯是陪杨承应。
  田崇贵听了,差点被茶水呛到。
  他一边用手帕擦嘴,一边解释道:“她去新屯,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她是去教女孩子读书识字。”
  “啊?”那人吃了一惊。
  女子无才便是德,哪有教女孩子读书的道理。
  田崇贵笑道:“不止是女孩子,男孩也要读书。
  据女儿来信,杨承应请了几个教书先生,开什么扫盲班,给那些士兵教书识字。”
  “这倒是闻所未闻,那些老丘八也配识字。”
  那人哂笑道。
  “谁说不是呢。”田崇贵叹了口气道,“不过,如今这金州已经是他的天下,他说一,没人敢说二。”
  听到这话,那人眼珠转了一转,闪过一丝狡黠。
  “来的路上,我就听说了。”
  那人说道:“据说朝廷派了锦衣卫,想要抓他,结果反而被他一勺烩了。”
  “这不是传说,而是真事。”
  田崇贵把杨承应在旅顺港对付崔应元、许显纯的事,详详细细的告诉了那人。
  “这么说,如今金州已经没人能制得住他。”那人问道。
  “制得住?”田崇贵笑着摇了摇头,“朝廷反而要笼络他,用他对付奴兵。”
  “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就这么轻易的认输?无所不能的魏公公也拿他没辙?”
  那人觉得不可思议。
  “天高皇帝远,他又握住了通往朝|鲜、倭国的贸易路线,朝廷能有多少手段对付他?”
  “看来,我们也该转变策略,不能搞软对抗,得转而合作。”
  “正因为如此,我才让我女儿去的新屯。她教的那些女孩子,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年轻一代将领的正室,这可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高,实在是高。”
  那人竖起了大拇指。
  田崇贵尴尬的摆了摆手,一脸的不好意思。
  当年,就数他最积极反对杨承应,甚至不惜抛家舍业,前往北边请辽东巡抚。
  一年多以来,杨承应发展壮大,而辽东巡抚衙门搬到了广宁。
  现实迫使他们选择改变策略,有的选择软对抗,有的选择离开。
  只有当时最积极的田崇贵,选择了合作。
  提起田娥,让田崇贵想起一件事。
  他让对方等一等,起身去了后堂。
  片刻之后,回到正堂,手里多了一包东西。
  “这是……”那人一脸好奇。
  田崇贵把东西放在桌上,边打开包在上面的布,边介绍道:“这是杨承应带人开发的东西,叫肥皂。”
  一块火柴盒大小的、淡黄色方块状物品,呈现在那人眼前。
  那人观察了几秒钟,拿起来,对着外面的阳光,发现不透明,再在鼻子边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是,洗澡的东西吧?”
  那人在江南的富贵人家见过,“能赚不少钱!”
  田崇贵笑道:“一文不值。”
  “啥?”
  “免费发给百姓。我女儿也得到了一份,托人送来给我。”
  “肥皂制作非常不简单,材料也获取不容易,居然免费发。”
  “就是这么神奇。”
  田崇贵苦笑道。
  那人最是有经商头脑,立刻想到了一件事。
  “咱们可以大批量收购,然后运到江南,就算不是江南也要送到京城,能赚一大笔钱。”
  “这事,你别想了。”
  田崇贵摇了摇头道:“和上次不同,由于肥皂用料比较贵重,发放之后。凡是得到肥皂的人家,都要接受检查。”
  那人叫道:“检查?管这么宽。”
  “女儿告诉我,杨承应的意思是,必须让每户人家干干净净,减少疾病的转播。”
  “咱们也不用收多,问他们每个人要一点点,咱们重新熔铸也能赚钱。”
  田崇贵听了,还是摇头:“今时不同往日,杨承应在金州百姓心目中已经像太阳一样耀眼,再也不能像当初收购木炭那样,轻易获得了。”
  那人眼珠又是一转,计上心头。
  “既然这样,为什么田兄不让令千金趁机接近他,然后结秦|晋之好呢?”
  用词很委婉,田崇贵听得出来。
  “杨承应自制力极强,我女儿说,看到美女的时候,那小子眼睛都在发光。
  但他连雪娘那样的美人都不肯收入房中,天天搂着田荣家那个死丫头。”
  田崇贵冷笑不止。
  那人却听出了希望,眼中露出一丝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