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回 李元翼

  李元翼的来头可不小,他是朝|鲜恭定王李芳远第四个儿子益宁君李袳的后人。
  因壬辰倭乱中的功绩,封完平府院君,官至领议政。
  不过,后来因为得罪了光海君,被罢官流放江原道洪川郡,后释放。
  按照朝|鲜的政治光谱,他应该属于“南人党”的领袖,与李尔瞻的“大北派”关系极差。
  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突然造访,绝非小事。
  在没搞清楚对方来意之前,杨承应决定装糊涂。
  “不知道阁下的‘志同道合’从何说起?”
  杨承应亲自为对方倒酒,态度温和。
  李元翼先欠身相谢,接着笑道:“都为消灭建奴而来,怎么不算志同道合!”
  口气倒是不小!
  杨承应笑道:“贵国已经为我提供了这么多便利,我已经感激涕零,不需要再提供帮助。”
  “那……杨总兵撤完百姓,还有别的计划吗?”
  李元翼试探性地问道。
  杨承应一听,心说大的来了,便说:“自然是回到金州镇,安置妥帖这些百姓。”
  “哦。”李元翼明显松了一口气。
  “还请上复贵国大王,杨某感激他这次相助,如有需要,我麾下甲兵,愿意相助。”
  杨承应故作不知情,故意说道。
  噔噔咚!
  李元翼心头一惊,他听出杨承应的言下之意,随时可以率军前来勤王。
  对于这支明军的战斗力,李元翼是如雷贯耳。
  自到了朝|鲜境内秋毫无犯,军纪极严。还在龙川打了一仗,把后金打得屁滚尿流。
  从龙川当地百姓得知,明军装备了一种火炮,威力极大。每放一炮,就像打雷一样。
  这样的明军如果支援“大北派”,对于李元翼他们极为不利。
  而今听到杨承应的保证,李元翼自然吓了一跳。
  不行!必须说服杨承应中立,至少不帮助“大北派”那帮人。
  李元翼在心里盘算的时候,杨承应也在盘算自己的利益。
  他看到李元翼远道而来,又说这些话,已经明白了对方真正的企图,所以说了那番话,目的当然是自抬身价。
  另外,他还想要达成一个目的。
  “杨总兵,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李元翼把牙一咬,说道:“主上殿下对建奴存心媾和,并不是真心帮助你们。”
  “圣人论迹不论心,我不管贵国大王怎么想,只要肯帮我,我都感激在心。”
  杨承应亲自为李元翼斟酒,“相信你能回复大王,表明我的感激之情。”
  “这……难道杨总兵就没有别的想法吗?”
  李元翼直视着杨承应,低声问道。
  杨承应故作惊讶,“我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唯有做好眼前之事而已。”
  “我说的‘别的想法’是指,咱们联合起来对付建奴。”
  “咱们不是一直在对付建奴吗?”
  “在下指的是,更亲密的合作。”
  说着,李元翼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
  杨承应疑惑的拿起信,去掉泥封,取出信,满篇是用隶书写的内容。
  仔细一瞧,好家伙是拉拢我的内容。
  信中,朝|鲜大臣希望杨承应调兵协助他们,一举攻占王宫,拥立大王之侄李倧为朝|鲜大王。
  他们在信中承诺,事成之后,杨承应可以得到白银十万两和粮食三万石,充作金州镇的军费。并且保证断绝与后金的往来,全心全意支持大明。
  这上面的条件的确很优渥,十万两白银可供应自己大军几个月的支出。三万石也相当于三万大军一月的粮饷,供一万多金州军支用三个月。
  而自己仅仅只要按兵不动,就算出力,也是极为轻松的事。
  杨承应看完信,折起来,放回桌上。
  “怎样?杨总兵是否愿意答应?”
  李元翼一脸紧张地问。
  他感觉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因而心里忐忑不安。
  杨承应笑道:“恕我直言,你们这样做,是存心让我对不起我的大恩人。”
  话很难听,但是带着笑容,让李元翼琢磨出味儿。
  “您有什么条件,只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办妥。”
  李元翼毫不含糊的说道。
  “我可以谨守中立,对于你们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我不能直接出兵。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另外一件事。”
  杨承应用手指沾酒在桌上写了四个字,册封诏书。
  看到这四个字,李元翼眼前一亮。他们正担心起事后,明廷不会承认他们拥立的主上。
  高兴过后,李元翼又开始感到担心,这件事肯定需要相应的条件进行交换,不知是什么条件。
  “敢问我们要拿什么换?”李元翼问。
  “事成之后,你们必须维持和建虏的互市贸易,另外继续和建虏暗通款曲。”
  杨承应说道:“没有我的命令,不能断绝和他们的往来。”
  奇怪,他不是明国的总兵吗?
  李元翼眼睛睁得贼大,完全没想到杨承应提出这种看似荒唐的条件。
  杨承应这样做,自有道理。
  事实上,杨承应老早就知道所谓朝中贸易,实际上是朝|鲜、后金和明朝的贸易。
  那么多的鹿茸、貂皮和人参岂是朝|鲜能够得到,大量来源是后金的产出。
  要是断绝了互市,朝|鲜挨后金的打不说,自己的过路费还靠什么收取。
  就算要断绝来往,也要等到杨承应有能力支援朝|鲜再说,不能把奉行“事大主义”的朝|鲜推向后金。
  “我的条件很清楚,你愿意答应吗?”
  杨承应把手一摊。
  李元翼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明廷如果要求断绝该怎么办?”
  “你们不是很会演戏吗?就敷衍一下,直到我的命令。”
  杨承应说道:“你们得等到我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你们,不至于让你们挨建虏的打。”
  “额,总兵真是想得周到。”
  李元翼有点迷糊,完全想不出这样做对杨承应的好处。
  他已七十五岁,感觉自己完全跟不上眼前的小年轻的思路。
  亏得自己还在众人面前保证,一定能说服年轻总兵,现在看来是自己托大了。
  “如果你们答应,这事就算谈成了。”
  杨承应放下酒杯,“如果不答应,那就别怪我。”
  “好吧,我答应你的条件。”
  尽管有一种被拿捏的感觉,李元翼还是答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