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 守护林妹妹(34)

  虽然黛玉连道不敢当,再三推辞,但她们姐妹搬进潇湘馆时,许嬷嬷还是领着四个嬷嬷包袱款款地来了。
  贾母只有高兴的,特意办了场宴席欢迎她们。
  她自南安太妃那儿探知,许嬷嬷虽不是庄亲王的奶娘,却也是从小照料到大,在庄亲王面前极有脸面。
  另几个嬷嬷,也有不低的品级。
  像她们这样的人,若是出王府,官宦人家抢着聘回去做教养嬷嬷。
  这时竟肯像普通嬷嬷一样服侍黛玉,可见庄亲王有多看重林如海,多看重贾家。
  可能也是因为元春升了贵妃。
  贾家若能恢复祖上的荣光,她死了也瞑目!
  王熙凤和贾琏就更高兴了,有次太监来打秋风,听说庄王府有人在大观园里,竟然一分钱没要就走了。
  之后也再没来过。
  王熙凤悄悄问贾琏,“那位,会不会是看上了林妹妹?”
  贾琏又吃惊又好笑,“你可真敢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熙凤:“怎么不可能?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庄亲王虽大了林妹妹八、九岁,也不算什么。”
  贾琏:“庄亲王这么大了也没有妻妾,也无人给他保媒拉纤,你道为何?”
  王熙凤:“为何?”
  贾琏自己先笑了,“因为他痴迷修道,立志成仙,不愿陷入红尘。”
  王熙凤默了半天,道:“隔壁大老爷一样的病症?”
  贾琏:“正是!”
  王熙凤叹道:“可惜了!”
  宝玉虽好,也不能和庄亲王相比。
  而且她看薛家这架势,似是对宝玉势在必得。
  林妹妹对宝玉又淡淡的,若能嫁去庄王府,是再好不过的姻缘。
  唉,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想不开非要去修道!
  贾琏:“谁不可惜?谁敢勉强?”
  圣上对庄亲王这唯一的同母弟疼爱有加,极为纵容,他不愿成亲,便也不赐婚。
  太上皇恼怒九儿子向着圣上,也不怎么管他。
  “不过,就算庄亲王娶妻,也不会选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
  王熙凤:“这倒也是。林妹妹,可怎么办呢?”
  林家姐妹俩,常劝她保养自己身体,府中琐事能交就交出去。
  她并非那等不知好歹的人,听得出她们是真关心她。
  贾琏:“你操的哪门子心?庄亲王不娶,就不会为她们寻两个好郎君?何况还有老太太。”
  王熙凤:“老太太还想着宝玉娶黛玉呢。”
  贾琏:“这可难办,我看贵妃娘娘那意思,选的是薛大姑娘。”
  如果只是二太太一个人的想法,难以成事,再加上贵妃娘娘,就八九不离十了。
  王熙凤冷笑:“林妹妹也不稀罕。”
  姑母已经露出让宝钗帮她理家的话头,她一肚子火气。
  河还没过完,姑母就想拆桥了。
  可黛玉说得也对,她累出了病,又得到了什么?
  钱财,她本也不缺,何苦为了身外之物,忽略了最为要紧的?
  宝钗再能,也不敢欺到她头上。
  这一摊子事儿,爱管便管罢。
  那宝玉也是个花心的,一边和宝钗谈笑无忌,一边总想去找黛玉。
  然而许嬷嬷率领着众嬷嬷,把潇湘馆守得如铁桶一般。
  他若硬闯,闯不过嬷嬷们的铁臂木棍。
  他若好言相求,许嬷嬷有一堆圣人言等着他。
  该!
  七杀私下问黛玉,“姐姐,是不是真不想要这些嬷嬷?如果不想要,我有办法让她们回去。”
  她倒觉得这几个嬷嬷不错,很有礼数,并不因为出自庄王府就失了分寸。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管的不管,绝不干涉她和黛玉的言行举止,也不对紫鹃、雪雁等指手画脚。
  省心得很。
  黛玉点一点她的额头,叹道:“我何尝不想要!有她们在,你我便不惧流言蜚语。”
  大观园不是普通的后花园,占地甚广,几乎比宁、荣两府加起来还要大。
  寻常公侯人家,整座府邸也没大观园一半的面积。
  也不怪大姐姐想让宝玉住进去,因为从地理上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只是传扬出去终究不好听。
  有庄王府的这几个嬷嬷在,也就无人敢说三道四。
  七杀:“那为何多番谢绝?”
  黛玉羞赧:“怎好一再麻烦庄亲王?”
  庄亲王帮她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要求太多,就得寸进尺了。
  七杀劝道:“姐姐,于我们,这是极大极大的恩情,但于庄亲王,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不必过于在意。”
  庄亲王本人都还不知道周长史做了这么多事呢。
  黛玉正色道:“妹妹,此言大谬!受人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更不可将别人的恩惠当成了习惯。”
  家中无长辈,她须得姐代母职,教养好妹妹。
  七杀:“......姐姐说得对!”
  绛珠仙子这三观,真是正得不能再正!
  涌不出泉,就以眼泪报之。
  黛玉又细细说了许多人情世故,七杀听得头大。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这些道理,应该是她给黛玉讲,怎么反过来了呢?
  都怪林家那些嬷嬷仆妇,见缝插针地教黛玉世情,抢了她的活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