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 守护林妹妹(12)

  听完贾母的解释,黛玉还是不太理解,道:“外祖母,你既然看得清楚,为何不提醒二舅和二舅母呢?”
  贾母心里苦得像吃了黄连,半晌才道:“不敢。”
  黛玉有点吃惊,脱口而出,“不敢?”
  这话她真不懂了。
  贾府的老封君,怎会怕自己的二儿子二儿媳?
  本朝重孝,若传出不孝的名声,不但影响仕途,在别人眼里家风也坏了,嫁娶都有妨碍。
  因而有点传承、要点脸面的人家,都只有怕父母的儿女,没有怕儿女的父母。
  且在她看来,二舅舅是极孝顺的,二舅母或许有些别的想头,明面上也很过得去。
  外祖母何出此言?
  跟自己嫡亲外孙女,贾母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苦笑道:“我是怕了他们的愚钝。你那二舅古板迂腐,七情上面,胆子又小。我若提醒他,难免他战战兢兢,形迹可疑,到那时,没偷东西也是贼了。”
  这等事情,皇家可不讲什么证据,说你有你就有。
  黛玉:“......二舅舅,不至如此罢。”
  装都不会装么?
  贾母:“呵呵。”
  毕竟是亲儿子,也不忍跟外孙女说他到底有多蠢。
  “你那二舅母,比你二舅还不如,偏又自诩聪明。知道后会如何,连我都猜不透。还不如就这么着,糊涂过罢!”
  还有一句话她不好说,王氏那心里,大约王家比贾家重。
  黛玉若有所思,“外祖母让家下人唤宝玉哥哥的小名儿,莫不是将计就计?”
  既然已经被宣扬出去了,再掩饰就会显得心怀鬼胎。
  反其道而行之,大大方方、光明正大地摆到面上,也不失为一种破局的好计策。
  许多不好言说的事情,放到明处,反而简单。
  贾母摸摸她的头发,叹道:“算不上将计就计,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样一来,宝玉便最好不要走上官场,当个富贵闲人也罢。
  若是一定要做官,也只能做远离中枢的闲官。
  未来如何,看他造化。
  不过,贾母倒也没有完全悲观。
  她本就是信神佛的人,深信孙儿衔玉而生,定有不凡的来历。人生际遇,老天爷自有安排,用不着她这个凡人多操心。
  兴许,贾家还能在宝玉手里更上一层楼。
  至于这楼要怎么上,贾母不知道,等着上天铺排就是。
  小茶房里的七杀,听了这番对话也是暗暗心惊。
  没想到啊,这老太太竟然还有几分见识!
  方才贾母要和外孙女说心里话,就把丫头婆子们赶出来了,连鸳鸯也不许在场。
  大丫环们在小茶房里烤火,小丫环们只能在长廊里避风。
  七杀因是黛玉的心腹,虽不是一等大丫环,也得了大丫环的待遇。
  鸳鸯、琥珀还给她倒了茶,上了几样茶点。
  隔着几道门,大家都听不到贾母和黛玉说什么,但七杀听得清清楚楚。
  看书的时候,她觉得贾母是贾府没规矩的源头,对她没啥好感。
  外孙女来了,不给一个单独的院子,安置在什么碧纱橱里。
  更过份的是,还让贾宝玉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男女大防,她都不管不顾了吗?
  但过来了才知道,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才六岁,还是个小娃娃,贾母不放心,要亲自带在身边,也是人之常情。
  碧纱橱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橱柜,而是落地长窗似的东西,安装在内室中,起到隔断的作用。
  每撞碧纱橱,由四至十二扇隔扇组成,其中两扇能开启,像门一样,其余的被固定住。
  在开启的两扇隔扇外侧,还安有帘架,可以挂门帘。
  裙板上有各种精细的雕刻,如花鸟草虫、人物故事、诗词歌赋等。
  面积也很大,约有三、四十平米,因而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和紫鹃,才能陪侍在碧纱橱内。
  布置得也很奢华舒适,不是贾母心尖尖上的人,都没资格住。
  黛玉来之前,宝玉就是住在碧纱橱里。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贾母才答应让他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外孙女一来,亲孙子就被赶出去,看着不像话,也是给外孙女树敌呢。
  但这并不代表,贾母这么做就是对的。
  她存着撮合宝黛的心,才故意忽略男女之别。却没想过,婚事若是不成,黛玉名声便有了瑕疵,该如何自处?
  再加上另外的一些事,七杀就觉得贾母是个糊涂老太太。
  可听她这些话,不算糊涂到家,尚有三、四分清醒。
  还有原著中的黛玉,从来不劝宝玉猎取功名,除了不在乎权势之外,难道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凶险之处?
  很有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