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愤怒的孙权

  诸葛瑾千算万算,
  没想到自己送第一封信的时候就被抓住了。
  简直是无语凝噎。
  林羽直接扣下了孙权的全部书信,
  冷笑道:
  “我好心好意帮孙策掌管吴国。”
  “还杀了张飞,为他报了血海深仇。”
  “这孙权不知道感恩,反倒还来策反我手下的将领。”
  “这究竟是何道理?”
  诸葛瑾虽然已经沦为阶下囚,
  面对的是杀人如麻的项羽(林羽),
  但他倒是还有几分气节,仗义执言说道:
  “江东吴国,本来就是孙氏的基业。”
  “分明是霸王觊觎孙家的基业在先,想方设法的蚕食吴国的领土。”
  “怎么反倒来指责我家主公呢?”
  林羽冷笑道:
  “天下纷争,群雄逐鹿。”
  “这江山自然是能者居之!”
  “我倒要问问你,我如果不接管这吴国,将吴国交给十三岁的孙权。”
  “以他的能力,守得住这偌大的基业吗?”
  “到时候蜀国、秦国打过来,吴国的土地,还不是要被瓜分干净?”
  “那个时候吴国的百姓陷于战火当中,吴国老弱妇孺受人凌辱,又是谁的责任?”
  诸葛瑾被问了一个哑口无言,只能支支吾吾表示抗议。
  林羽继续说道:
  “原本我与吴国将领立下盟约,谁杀了张飞给孙策报仇,谁就是吴国的新主!”
  “可孙权却不甘心放弃荣华富贵,执意毁约,与我开战!”
  “建业兵力不够,粮食不足,他便去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
  “不够十五岁的孩子都被他拉上了战场,百姓辛苦积攒的粮食都被他充了军粮!”
  “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穷兵黩武之人,也配做吴国的皇帝?”
  “诸葛瑾,我看你才是被猪油蒙了心!”
  “瞎了一双狗眼!”
  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顿时让诸葛瑾哑口无言。
  周余听完之后也是暗暗佩服,
  没想到林羽不光作战神勇,神机妙算,
  而且口才也这么牛批!
  简直就是个全能的六边形战士!
  他看着诸葛瑾,劝说道:
  “诸葛瑾。”
  “霸王说的话你也听到了。”
  “只有霸王才能保护吴国百姓安宁!才能让吴国繁荣昌盛。”
  “孙权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他在乎的只是自己一家的江山!”
  “你若是还有良心,就该投靠霸王!”
  诸葛瑾一时之间也有点懵了。
  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脑子里那些封建刻板的观念让他必须对孙权忠诚,
  但林羽的那些话却又让他觉得很有道理。
  到底是孙家更重要,还是吴国的百姓更重要?
  他左右为难,想不出个答案。
  见到诸葛瑾这幅迟疑的模样,
  林羽当即说道:
  “既然先生思绪纷乱,那么就请下去休息吧。”
  “接下来我会留你住在江陵城中,不可随意走动。”
  “但是请你放心,很快,你就会看到我与孙权的区别。”
  “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说服你——我比孙权,更适合治理吴国!”
  ……
  很快,
  诸葛瑾被林羽留在江陵“做客”的消息便传到了孙权的耳中。
  这消息是林羽故意放出去的,
  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打孙权的脸。
  得知消息的孙权果然恼羞成怒,
  他辛辛苦苦写了大半天的书信,
  居然一封都没有送出去!
  全都被林羽给缴获了!
  更让他气愤的是,
  他最信任的周瑜,居然对项羽(林羽)死心塌地!
  “该死的项羽!”
  “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周瑜!”
  “朕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朕必将用我东吴的艨艟战船,掀翻你们的军队!”
  “让你们沉入江底喂鱼!”
  十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年少气盛的时候,
  哪里咽的下这口气!
  孙权马上就叫来了军中主帅程普,大声问道:
  “程老将军,你麾下的军队练得怎么样了?”
  程普闻言苦笑道:
  “陛下。”
  “练兵没有那么快。”
  “这批新招募上来的士兵本身能力就参差不齐,军中既有四五十岁的老汉,又有十四五岁的少年……”
  “想要练出成果,恐怕还需两个月。”
  孙权哪里忍得了这么久?
  一拍桌子,怒道:
  “两个月?”
  “程老将军,你可知道,项羽已经欺负到朕的头上来了!”
  “朕派去送信的诸葛瑾被他给抓了!”
  “朕辛辛苦苦写的那些信,也都被项羽给缴获了!”
  “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程普知道孙权还年幼,此时正是血气方刚,
  连忙劝说道:
  “陛下,项羽本就骁勇善战。”
  “我军若是贸然出战,只怕会吃大亏。”
  “还是要沉得住气,才能击破强敌!”
  “陛下还需再忍一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孙权虽然年幼,但终究还是有些涵养的。
  这一点比他便宜哥哥孙博孚要强,
  深吸一口气,他终于冷静了下来,点头道:
  “程老将军说的是。”
  “击败项羽不急于一时!”
  程普欣慰点头道:
  “这就对了。”
  随后孙权又问道:
  “程老将军,军中兵械可还够用?”
  程普想了想,当即摇头道:
  “江上作战,除了战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弓箭。”
  “但当初先帝征伐蜀国,把武库中的箭矢全部带走,眼下军中已经没什么箭矢了。”
  孙权一听,
  马上开动脑筋,很快有了主意。
  “这事好办!”
  “赤壁一带常年有大雾,大雾之中看不清东西。”
  “程老将军可安排几艘快船,快船上扎上几个稻草人。”
  “然后去项羽军营边上走上一圈!”
  “大雾之中,项羽定会把船上的稻草人当成是真人。”
  “到时候万箭齐发,我们不就有了现成的箭矢了?”
  程普一听,不禁拍手称赞道:
  “妙计妙计!”
  “陛下这计策真的是天马行空,令人佩服!”
  “末将这就去办!”
  (真实历史中的草船借箭,正是由孙权提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