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选贤举能,开创科举

  片刻之后,
  宫殿外一名身材高挑健美、皮肤略显黝黑,
  五官与秦始皇、胡亥都有些类似的年轻男人迈步走了进来。
  他正是祖龙的长子,
  帝国的皇储——
  公子扶苏!
  因为自幼刚毅勇武,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才能,
  因此几年之前,
  始皇帝特地派遣他前往北境边疆,抵抗大元帝国对秦国的侵袭,
  并且与蒙恬共筑长城。
  这些年来,
  父子俩一年之中,很难见上几面。
  见到大儿子,
  秦始皇双目湛然,
  端详了一会儿,
  感慨道:
  “扶苏你又魁梧了一些,但脸上也多了几分沧桑痕迹。”
  “看来这边塞北境,的确磨砺人。”
  扶苏躬身道:
  “诚然如此。”
  之后又担心的问:
  “儿臣不在这些日子,父皇的龙体可曾好些了?”
  早在他上次回来的时候,
  始皇帝便已疾病缠身了,
  如今见到祖龙面色难看,
  扶苏愈发担心。
  秦始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但他却不想将此事说出来,
  给自己的儿女们增加恐慌,
  甚至引起帝国的动荡。
  “朕身体无恙。”
  “扶苏无须担心。”
  祖龙面色淡然的说道。
  扶苏闻言一喜:
  “父皇龙体安康,儿臣便放心了。”
  “有父皇在,帝国便可太平昌盛!”
  只可惜,
  这只是一个谎言。
  一个安慰扶苏的谎言。
  秦始皇自知,
  如果出海寻仙的徐福带不回长生药,
  那么他的寿命恐怕撑不过一年!
  而一旦他辞世,
  大秦帝国,必将引发动荡!
  为今之计,
  只能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
  为大秦帝国奠定基石!
  而想要让大秦稳固繁荣,
  就必须要招募到一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储备人才才行。
  扫视着面前站着的公子扶苏、胡亥和嬴阴嫚,
  嬴政轻声道:
  “正好。”
  “今日你们兄妹三人都在。”
  “朕来考考你们。”
  “朕想为大秦提拔人才,但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
  “你们不妨开动脑筋,为朕出谋划策。”
  三人一听,不由得面面相觑。
  “提拔人才?”
  “这的确是至关紧要之事。”
  “选贤举能,自古便是一国之重,不容轻视。”
  “……”
  三兄妹沉吟片刻后,
  始皇帝率先看向扶苏,问道:
  “扶苏,你是兄长,你先来说。”
  公子扶苏成竹在胸,上前一步道:
  “儿臣以为,人才的选拔之途,莫过于推举。”
  “若是人才,必有过人之处。”
  “既有过人之处,必定闻名乡里。”
  “我们可以向各郡县分发名额,推举郡县之中素有贤名的人才。”
  “如此一来,便可快速招募到优秀的贤者。”
  秦始皇听罢不置可否,沉吟不语。
  一旁殷嫚则在心里悄悄想道:
  “这不就是后来汉朝兴盛起来的举孝廉制度吗?”
  “原来这个制度的雏形是扶苏提出的。”
  “扶苏果然有两把刷子,一出口就奠定了一个流行了数百年的选拔制度。”
  这时秦始皇又看向胡亥,
  问道:
  “胡亥,你有什么想法?”
  胡亥马上说道:
  “回禀父皇。”
  “我与大兄的想法有些不同。”
  秦始皇眯起眼睛:
  “哦?”
  “有何不同?说来听听。”
  胡亥先是质疑了一下扶苏提出来的方案:
  “大兄的意思,是以名望来推举人才。”
  “可古往今来,多的是沽名钓誉之辈。”
  “有些人名声颇响,实际上却是酒囊饭袋,名不副实。”
  “这种人若是被推举上来,岂不是尸位素餐、成了帝国的蛀虫?”
  公子扶苏无言以对,
  胡亥说的话不无道理。
  “那么十八弟认为,该如何选拔人才呢?”
  他当即问道。
  胡亥轻轻一笑,说道:
  “简单。”
  “用钱买官。”
  此言一出,
  嬴政和公子扶苏都是一愣。
  “什么?”
  公子扶苏更是摇头道:
  “荒唐荒唐!”
  “我巍巍大秦,岂可公然卖官鬻爵?”
  胡亥却振振有词的说道:
  “大兄莫要如此迂腐。”
  “不妨想想,凡是有钱买官之人,必定非富即贵。”
  “这类人若无真才实学,如何能赚到这大笔的钱财?”
  “他们从商能赚的盆满钵满,从政自然也是栋梁之材。”
  “让他们花钱买官,非但能招揽到人才,还能趁机充盈我大秦国库,岂不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胡亥这番话看似歪理邪说,实则不无道理,
  竟说的扶苏无法反驳。
  秦始皇听罢也是微微颔首,
  但他并未认可胡亥的言论,
  反倒是因为这番言论,想到了一个人——
  吕不韦!
  昔日的吕不韦,就是从商人发家,
  一步一步,
  成为了秦国的相父!
  这也侧面印证了胡亥的观点,
  真正的人才,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混的风生水起!
  从商,则富甲天下!
  从政,则权倾朝野!
  可是,
  嬴政并不想要见到第二个吕不韦!
  当初那一个吕不韦,
  已经足够让他头疼了!
  因此,
  他直接无视了胡亥的提议,
  而是转向殷嫚,
  轻声问道:
  “阴嫚,你来说说。”
  “为帝国选拔人才,该用什么方法呢?”
  殷嫚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对于一个穿越者,这道题简直太简单了。
  因为后面的朝代,早就为秦始皇做出了一个满分的答卷。
  这份答卷,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王朝。
  她从容不迫的说道:
  “父皇。”
  “儿臣以为,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是公平。”
  “要让每个读书人都有出头的机会,无论贫穷贵贱、是何出身,只要有才华,就该提拔上来,为我帝国效力。”
  话音未落,
  胡亥便笑道:
  “姐姐的意思是,要让天下读书人都接受选拔吗?”
  “可天下读书人数以万计,父皇如何选拔的过来?”
  公子扶苏也微微摇头道:
  “十妹的想法是好的。”
  “但此事执行起来工作量巨大,恐怕无法实施。”
  殷嫚却是自信一笑,说道:
  “有何无法实施?”
  “父皇可以亲自为读书人出题,以考验他们的学识和才干。”
  “再让各郡各县的地方官员把题目领回去,各自誊抄多份,分发到当地每一名学子手中。”
  “之后让他们挑选出本地回答最出色的几份试卷,送回朝堂。”
  “再由父皇继续筛选,最终挑选出其中最为满意的几位,提拔为官员。”
  “这不就可以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