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这也能入戏的吗???

  “这是什么情况?”
  胡戈看到了杨琼的这副模样轻声惊呼道。
  他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惊讶。
  杨琼的这个状态可是见过了不止一次了。
  这是杨琼准备要进入角色的状态的时候,会表现出来的状态!
  她竟然在这种时候还在进入角色?
  她进入的时候什么角色?
  相声演员吗?
  胡戈的心里满是惊讶,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只见杨琼睁开眼,现在的杨琼已经跟刚刚的她完全不是一个状态了。
  “郭老师,客气话就不用说了,咱们开始吧!”
  杨琼的语气中甚至带上了一丝丝的天津口音。
  一瞬间,她的身上的气质已经变成了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的谐星气息。
  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好像经历了无数次表演的专业相声演员一样。
  胡戈听到了这句话之后眼神中的惊讶的味道变得更浓。
  她真的进入了沉浸的状态!
  她是怎么做到的?
  杨琼看起来好像真的沉浸了一个相声演员一样。
  甚至毫不夸张的。
  现在的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甚至看起来跟眼前的郭得刚一模一样。
  难道她沉浸学习了眼前的这个相声宗师了吗?
  胡戈的还没有从刚刚的震惊中换过神来,杨琼已经开始跟郭得刚拉扯了起来。
  “要是有什么不说的不好的地方啊,大家也就多说一说郭老师就好,毕竟人家可是专业的,我只是一个演员!”
  杨琼朝着几个人微微的作揖,然后开口打趣道。
  这打趣的语调,很明显的,这是专业的相声演员的发音方式。
  一般人是平时交流的时候肯定是不会用这种语调沟通的。
  真的就在杨琼答应下来的那个瞬间,她就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知名相声演员的状态。
  场下的几个人看到了这一幕也有一点惊喜。
  尤其是那个几个本身就是专业的相声演员的人。
  他们都听出来了一些门道。
  眼前的这个人好像真的是个专业的相声演员啊!
  而郭得刚则是微微的一皱眉头。
  这眼前的这个丫头好像不是很好对付啊!
  刚刚的这两句唠嗑打诨就已经能听出来一些门道了。
  眼前的这个小丫头好像还真有点水平!
  “那我们今天给观众朋友们说点什么呢?”
  郭得刚开口跟杨琼招呼道的。
  他自然不能在这种时候落了下风。
  这种人他可丢不起。
  “那咱们就唠一段我是黑社会?”
  杨琼开口就招呼道。
  她知道这个郭得刚的代表作。
  在这个方面肯定是更有优势的。
  “好啊!那是你逗还是我逗?”
  郭得刚一笑,他也没有想到杨琼会挑这一段。
  毕竟这一段的难度可是真的不低。
  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
  “那我就逗一下了,这样您还能好好指点一下我啊!”
  杨琼笑着跟郭得刚说着,已经转身坐在了靠左边的位置。
  “霍!那行!那我就给您当一次捧哏!”
  郭得刚看到眼前的杨琼这么自信,也是乐乐呵呵的接下来了捧哏的动作。
  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水平。
  咱一试便知!
  “那我就帮您当于签老师了?”
  杨琼说着,手已经再轻轻的挽起来了袖头。
  “那我可就拿您当我自己了呗!”
  郭得刚露出来了些许的无奈的神情
  “哎呀,朋友们!看见你们我打心里边就痛快!”
  杨琼瞬间就进入专业的说相声的状态,连刚刚的状态都收了起来,换了一副新的感觉。
  “这个演员大伙都知道——驴谦。在相声界……”
  杨琼开口说着,可是还没有说完就被郭得刚打断。
  “不不不,于签。”
  郭得刚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无奈。
  就着一句话就已经开始让直播间的人们震惊了起来。
  不愧是郭得刚,哪怕是从自己主攻的逗哏换到了捧哏上也这么的发挥自如。
  “于?”
  杨琼的语气中满是疑问。
  “哎,对了。”
  郭得刚的语气中充满了释怀。
  就好像眼前的这个人终于理解自己的意思一样。
  “马户于嘛。”
  “还是驴啊这个。马户还念驴。”
  “哪个?”
  “于呀,干勾于呀。”
  “干勾……干勾于呀?干勾驴啊?”
  “没有驴,这里头。”
  “没有驴啊,哦,于签,于老师,观众很喜欢。走到街上,说相声的哎,有叫不上名字的,”“姓……姓于,吁~~~他就站住了。”
  “我还真听话啊,我还站住?”
  “观众喜欢嘛。”
  “那也没有当牲口那么叫的知道么。”
  “我也喜欢您哪,所有的舞台上的艺术,我都爱。”
  “哦您喜欢艺术。”
  “我当然,你说好多东西你做的了专业?这未必。挡不住我喜欢。”
  “那是爱好。”
  “长笛儿。”
  “哦喜欢笛子?‘
  “呵呵,我吹过笛子。”
  “是笛子曲子吗这个?”
  “爱这个,我跟我媳妇说了,我死那天,把这笛子跟我一块儿埋了啊。”
  “您就这么爱啊?”
  “爱这个。”
  “到头了。
  “唢呐,我跟我媳妇说了,我死那天,一块儿给我埋了啊。”
  “哦。”
  “二胡。”
  “这都是民乐啊”。
  “我死了,一块儿埋。”
  “二胡?”
  “我后来看见编钟了,”
  “这多闹的慌啊这个……”
  “我媳妇说了,好不好容易刨出来的别埋了。”
  “这折腾编钟干吗呀……”
  “不是,我就说,我有的时候特别佩服人家乐队啊,一个小笛子,一个小乐器,能让大伙高兴。”
  “那是艺术。”
  “哎呀,了不起啊!”
  “享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想有成绩,给社会带来欢乐。’”
  “作贡献嘛。”
  “造福人民。我怎么就不行呢?”
  “您也可以造福人民啊。”
  “哪行哪业都对老百姓有益处。”
  郭德纲收住了眼睛,下边的一段很重要。
  是一个大包袱!
  前边的都是小打小闹,重要的就是这一段!
  这才是最难的!
  “走在街上,我在这站着吧,三教九流,男女老少,我不管他什么行业的,他的工作对于这个社会就有益处。”
  “哪怕说一个赶大车送菜的,打郊区来一四脖子汗流赶一大车,拉着一千斤白菜,牲口跑着拿大鞭子赶,多累啊。”
  “啪~驾驾驾!他累不累,但他很快乐。你看着很枯燥啊,这有什么,驾驾!”
  杨琼一段长长的包袱也是异常的连贯,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就是赶车嘛。”
  “你没有他咱们怎么吃菜?”
  “没人送。”
  ……
  两个人的对话进行的越来越顺利,而台下的有人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