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孝子贤孙

  张盛其实并不想对此事发什么微博。
  毕竟,一首《本草纲目》比说什么都强。
  等节目上线之后,该被打脸的,一个都逃不掉。
  可有些人跳得太欢,说得也太难听。
  其中一个音乐制作人方松写过几首好歌,还捧红过几个歌手,在圈内名气不小。
  他在圈内算是典型的西吹。
  不仅仅是吹西方的音乐,其他东西也是一样。
  好像国内没一样能与国外相比。
  这估计与他曾在国外留学有关。
  《璀璨之星》新一期节目上线,张盛《将军令》引发热议,他被人拉人战场。
  或许是他自己进入战场。
  他估计是感觉张盛这首歌,他被内涵到了。
  他不能视若无睹。
  方松点评了张盛的《将军令》,观念与陈宇航的相差无几,并且借机阐述了国内音乐与国外音乐的差距,然后还借题发挥说国内那儿那儿不如国外。
  估计是吹捧国外习惯了,说着说着就没忍住。
  当然,若只是如此,张盛也懒得理会。
  毕竟这类人在国内并不少见。
  哪怕国家如今已经很强大,方方面面都迎头赶上来了。
  张盛也没兴趣去跟他们辩论。
  可那家伙还发微博,自恃前辈,几乎是指着张盛的鼻子像训儿子一样训了张盛一顿。
  然后,竟然还@了张盛。
  张盛哪儿还忍得住,这他嘛都打到家门口了。
  叔可忍婶不可忍!
  若是还沉默,别人怎么看他张盛?
  于是他转发了方松的一条微博。
  不是训他的那条微博,而是他吹捧国外的微博。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然后,又@回去了。
  他这微博一出,网上瞬间就炸了。
  张盛那话什么意思?
  其实不难理解。
  从字面上都能看懂。
  这是指着方松的鼻子骂他是老外的孝子贤孙啊!
  有毛病么?
  没有!
  张盛哪儿骂错了?
  之前嘲讽他们这些觉得“外国月亮更圆”之人,话语还算委婉。
  这次就要猛太多了。
  也要直接太多。
  “我的老板,你还是悠着点吧!”
  张盛微博发了没多久,周钊就打电话来抱怨了。
  “方松不仅仅是音乐制作人,还是乐芯唱片的总监。”周钊说道,“他在圈内能量很大的。”
  “那你说我该怎么做?”张盛淡淡的说道,“虚心接受他的训斥,然后对他阿谀奉承一番?”
  “噢......”
  周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他可不是这意思。
  想想张盛这反应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这事儿还真不能不回应。
  这般“激烈”似乎也没什么。
  得罪了就得罪了吧!
  周钊之所以打这电话,显然还没从以前的观念之中走出来。
  张盛可不是他以前带的那些艺人。
  他就这风格。
  张盛的微博一出,网上引发热议。
  而汪洋和苏宇点赞转发了张盛这条微博,无疑将这话题推到了另一個高度。
  苏宇还没什么。
  如今虽然有些人气,但他的微博关注度也就两三百万粉丝。
  可汪洋就不一样了。
  这家伙微博粉丝有数千万,而且他的关注度和话题度也十分惊人。
  然后,网上更热闹了。
  《将军令》这首歌的话题,已经不再局限歌曲本身了。
  华语音乐真不如国外音乐?
  华国真多不如国外?
  这些,直接引发网上大讨论。
  而《将军令》这首歌呢?
  自然是爆火。
  而张盛的微博粉丝也随即破千万。
  这可都没有半点水分的。
  当然,未必全都是真粉丝,但活跃度却是很惊人的。
  “你那诗,全诗是什么?”
  饭桌上,张载忽然问及张盛。
  “嗯?”
  张盛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老爸,你也玩儿微博?”张盛一笑,说道。
  “你老爸还没被时代淘汰。”张载说道,“网上到处都在讨论,你老爸又不瞎。”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事亲能若兹,岂不成孝子!”张盛将全诗念出来,笑着道,“这诗,还行吧?”
  “伱写的?”张载说道,“难怪只有后两句。”
  这诗是嘲讽官场溜须拍马的。
  不过,单独摘出后面两句去嘲讽方松吹捧国外也并非不妥。
  “你若找不到作者,那就是我写的。”张盛一笑,说道。
  张载看了张盛一眼,没再说什么。
  那应该就是张盛写的了。
  他的儿子,还不至于那别人是诗词来说是自己的。
  之前,他也是这么说的。
  没承认是自己写的,也没否认。
  网上,因张盛那条微博,话题愈演愈烈。
  不过,张盛却没怎么关注了。
  他忙着准备下期的比赛,也忙着公司的事儿。
  他不关注,可有人却一直关注。
  “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苏宇笑着说道,“你那条微博,几乎是把方松钉在了耻辱的柱子上。难怪他连发几条微博骂你。”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孝子贤孙”之名,几乎扣在了方松脑袋上。
  这可不是褒义词。
  “是么?”张盛撇子说道。
  这家伙想干嘛,张盛哪儿会不知道。
  “你就不回应一下?”苏宇道。
  “没那闲工夫。”张盛摇头,道,“骂人,又不是看你骂的话是多还是少。”
  苏宇笑了笑,没有反驳。
  张盛一句顶别人百句。
  方松连发数条微博,可效果却不怎么样。
  如今依旧被张盛那条微博给笼罩着。
  那句话杀伤力太大了。
  “这话题应该持续不了多久。”周钊说道,“应该有不少人出手,想要压下这话题热度。”
  张盛和苏宇两人对此并不惊讶。
  他们都看出来了。
  网上舆论显然是向着张盛的。
  不是他人气有多高,而是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同。
  有民族自豪感的人越来越多。
  外国月亮更圆在国内也越来越没市场了。
  “再不下去,有些人都要臭了。”苏宇撇嘴说道,“你把话题炒热,为的是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话题越热,无疑对张盛无疑越有利。
  “他不遭惹我,我也没兴趣搭理他。”张盛摇头,说道。
  他当时可没想这些。
  不然,《华夏》备受争议之时,他就不会沉默了。
  “压下去又如何?又能压多久?”苏宇撇嘴说道,“等《璀璨之星》新一期节目上线,话题还不是又起来了。”
  一首《本草纲目》绝对引爆话题。
  “不过,你说他们压下话题,会不会推出另外的热门话题?”苏宇接着问道,“会是什么话题呢?”
  可能么?
  还真有可能。
  这也是圈内惯用的方式。
  爆出另外的劲爆话题,转移大众的视线。
  而事实也是如此。
  张盛和方松等相关话题热度的确被压了下去。
  只是最热门的话题却有些意外:
  “四大小花,红毯斗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