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应该是这样

  《大腕》依旧是部喜剧片。
  不过,这部影片跟《夜.店》、《疯狂的石头》,以及《泰囧》的喜剧风格都不相同。
  四部影片,喜剧风格皆不相同。
  这部影片承载了许多社会内容,对现实社会现状进行了一次揭露和批判。
  剧情看似荒诞,其实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只有一墙之隔。
  这部电影的广告植入显然也不少。
  而且明目张胆。
  《夜.店》还有些含蓄,或者说偷偷摸摸。
  而《大腕》呢?
  直接摆在了明面上。
  可你还不能说什么?
  人家“广告植入”就是剧情。
  “拍么?”
  吕文华和刘源看完剧本不久,张盛就回来了。
  “拍!”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过,来真广告?”
  吕文华接着说道。
  《大腕》主要情节是把一个名人的葬礼办成一个“广告发布会”。
  故事虽然荒诞,但片中所指的广告客商却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如“笑哈哈”、“可笑可乐”饮料、“搜狗”网站、“硕士伦”眼镜等。
  观众大笑的原因自然是从中联想到十分相近的对应产品及其广告,且都是些国内品牌商品中的“大腕”。
  而影片中相当的情节和语言又是对虚假广告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的。
  若是把这些广告换成真的植入电影之中.
  那么观众还会笑么?
  幽默喜剧其实是有自己的艺术规律的。
  如果是讽刺社会,针砭时弊,那就要在一个独特的情境中尽情地使用各种夸张幽默的手段。《大腕》中比较到位地创造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情境——大腕葬礼广告发布会,然后再极尽其讽刺挖苦之能事。
  尤其是最后疯人院的片段,那些一个个想钱想疯了的曾经的大腕们,即使在那样的地方还忘不了疯狂赚钱的大话。
  “你们觉得呢?”张盛问道。
  刘源沉默。
  他偏向于剧本之中的隐射。
  那样的喜剧效果更好。
  若是来真广告,广告效果如何,暂且不提,但想要喜剧效果好,那还需要费些心思琢磨。
  “那得看他们给得多不多了。”吕文华说道,“或许,他们不愿意呢。”
  愿意么?
  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这部影片讽刺意味有些浓。
  可之前一部《夜.店》,着实让植入广告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张盛他们准备再来一次,想来会有不少人愿意的。
  “那就先谈谈看。”张盛说道。
  植入广告么?
  张盛也好,长盛娱乐也罢,如今没那么迫切了。
  当然,若是给的多,那为何不植入呢?
  有钱不赚,装什么清高。
  现在拍电影的,有几个是追求艺术?
  反正张盛不是。
  他拍电影就为了挣钱。
  能多挣,就不会放过。
  “你还真”
  顾思思有些错楞的看向张盛,一时间不知道在如何形容。
  这种想法,真是绝了。
  “怎么,伱对这部影片有兴趣?”张盛笑着道,“还是对露茜那角色感兴趣?”
  “算了吧!”顾思思沉默片刻,随即摇头,道,“这种电影拍一次就够了。虽然,这次与上次很不一样。”
  张盛点了点头。
  《大腕》里面露茜这个角色,顾思思演也可,不演也没什么。
  这角色对顾思思来说,也就可有可无。
  她当初拍摄《夜.店》其实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若非最后口碑不错,不然对顾思思的影响绝对不小。
  若是再来,那风险无疑更大。
  “什么时候去剧组?”张盛接着问道。
  顾思思的档期很满。
  参演《源代码》其实都是挤出的时间,而且还推了不少通告和活动。
  “明儿就去。”顾思思说道。
  她公司的一部大制作,已经开机了。
  《源代码》杀青之前就已经开机,她还请假去参加了发布会。
  这两天,她没去剧组,不过在家休息的同时,也在调整状态。
  第二天,顾思思拍戏去了。
  没两三个月,估计是回不来了。
  张盛也将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源代码》的剪切、配乐等,张盛都亲自参与。
  特效制作,他也经常盯着。
  到也无需一直盯着。
  《泰囧》的后期差不多,刘源也开始为《大腕》的前期做准备了。
  而吕文华也开始跟商家接触了。
  “你没开玩笑?”
  纪鸿升看向张盛。
  《天龙八部》的拍摄进入正轨,纪鸿升就没在跟剧组。
  他是总制片人,自然无需呆在剧组。
  作为长盛娱乐电视部门的负责人,他还是有很多事儿的。
  《仙剑奇侠传》的大火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那时还没到长盛娱乐。
  可《精武门》的成功,他就功不可没了。
  从导演团队的选择,到演员选择,拍摄、发行等,他可都是全程参与。
  《精武门》成功,让他如今是干劲十足。
  《天龙八部》进入正轨,他自然开始琢磨下部剧拍摄什么。
  长盛娱乐如今可资金充裕。
  完全有实力筹备新剧。
  可张盛的建议让他有些错楞。
  抗日剧?
  这无疑出乎他的预料。
  国内什么剧最多?
  不是偶像剧,也不是生活剧,而是抗日剧。
  可这类剧怎么说呢?
  数量泛滥,但好剧难求。
  说白了,多是一些粗制滥造。
  所以,这类剧上星的真不多。
  至少跟整体数量比起来,真不多。
  地方卫视对这类剧都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
  至于央视频道,制作差了,你肯定上不了的。
  抗日剧不愁卖,赔钱的也少。
  可大火的也少。
  少得可怜。
  “看不上?”
  张盛似乎看出纪鸿升的想法,随即笑着道。
  纪鸿升点了点头,对此毫不避讳。
  他就是看不上这类剧。
  “这类剧,若是小制作,那没什么风险。”纪鸿升说道,“可若是大制作,风险就有些大了。这类剧不愁卖,但也卖不出价钱。”
  有市场,但难火。
  小制作的抗日剧如何杀出重围?
  新、奇、怪.
  然后,抗日神剧就层出不穷。
  看看那些大制作的抗日剧,可有“神”之处?
  可很多时候,那些大制作的抗日剧竟然干不过小制作的抗日神剧。
  久而久之,抗日神剧自然就泛滥了。
  然后,臭大街了。
  卖不出价钱,小制作的话,利润太低,别说纪鸿升看不上,长盛娱乐也看不上。
  若是大制作,卖不出价钱,那就容易亏本。
  与其如此,为何不拍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呢?
  “抗日剧的市场很大的。”张盛说道,“我写了个剧本,投资不大,你不妨先看看。”
  “好!”
  纪鸿升没拒绝。
  张盛的编剧能力,他还是知晓的。
  只是没想到,听闻他之前才拿出一个电影剧本,如今竟然又拿出一个电视剧剧本。
  这不是一般的高产啊!
  问题还在于他在电影和电视剧上面来回切换。
  这就让他有些佩服了。
  还好纪鸿升不知晓“缘乐”就是张盛,不然恐怕更惊讶。
  这写剧本的速度简直超出想象。
  毕竟,张盛又不是没有其他的事儿。
  他若是个全职编剧,那还好一些。
  可他不是。
  他只是兼职。
  张盛随即将剧本给了纪鸿升。
  他对这个剧本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因为这部剧叫:《亮剑》!
  前世大火的抗日剧其实并不少,可若要选一部,那非这部电影莫属。
  提及抗日剧,张盛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部剧。
  其次就是:《雪豹》、《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其实,《亮剑》这部剧没什么大场面。
  投资并不大。
  之所以大火,恐怕跟人物角色不无关系。
  李云龙,一个有别于其他抗日剧主角,他有着明显的缺点。
  战场抗命、脏话连篇、冲动易怒.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却有着难以想象的魅力。
  这部剧播出次数绝对是抗日剧之最。
  收视率惊人,影响力也惊人。
  而这部剧火的也不只是一个李云龙。
  里面许多角色都火了。
  楚云飞、赵刚、孔捷、丁伟、和尚.
  哪怕出场没几集的杨秀芹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视剧,恐怕很多人都不止看一遍。
  张盛也是如此。
  纪鸿升是一个极具眼光的制片人。
  他看完剧本,就只有一个念头:拍!
  而他对这部剧也充满了信心。
  这部剧可能真的会火。
  而且是大火。
  这是一部有别于之前众多抗日剧的。
  “拍抗日剧?”
  周钊听闻,有些惊讶的看向纪鸿升。
  他显然也有些出乎预料。
  之前,张盛跟他提及说会跟纪鸿升谈。
  他想过许多答案。
  可真没想过会拍抗日剧。
  “他怎么忽然想着拍抗日剧呢?”周钊疑惑的说道。
  张盛不可能不知晓抗日剧如今都打上“神剧”标签,如今可不怎么受待见。
  “可能是上次《精武门》大结局之后被骂有关吧?”纪鸿升说道,“他提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应该是这样了。”周钊点了点头。
  什么剧符合?
  那非抗日剧莫属。
  《精武门》也是抗日剧,被观众说是“功夫抗日剧”。
  不过,提及抗日剧,观众首先想到的恐怕还是战场上的。
  至于隐秘战线上的,更多是被称之为“谍战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