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王满银

  第923章 王满银
  胡永合是什么人?
  胡永合是柳岔公社的村民。
  个子不高,眼睛很亮,看上去精明能干。
  胡永合跟孙少安一样,最近几年都在做生意。
  胡永合最开始,租了两辆运输公司的汽车,去省城等粮食多的地方拉粮食,运回原西县卖。
  每袋面粉能挣四五块钱。
  这生意不错,赚钱快,用的本钱不算多。
  靠这个,胡永合有了原始资金。
  去开夸富会的时候,胡永合跟田福堂说,要弄个罐头加工厂,还让田福堂尝了两瓶水果罐头。
  在知道田福堂是孙少安岳父后,胡永合还说,早就听说孙少安了,一直想见见,想跟孙少安合伙儿做生意。
  不过,田福堂只是跟胡永合随意聊了聊,也没多提孙少安的事,算是对胡永合有戒心。
  夸富会很热闹。
  田福堂、胡永合等冒尖户,全都披红挂花,骑在骡子或者驴上,打扮的像是状元或者新郎官。
  在嘹亮的唢呐声和锣鼓声中,田福堂、胡永合等这些冒尖户,开始游街。
  冒尖户后面,拉了不少缝纫机。
  这些缝纫机是给冒尖户的奖品。
  每个缝纫机上,还贴着大大的喜字。
  场面很热闹。
  气氛很热烈。
  田福堂满面红光,感觉风光极了。
  街道上,围观的人很多。
  不少来自石圪节公社的人,认出了田福堂。
  “田支书!你咋成了冒尖户?!”有人大声喊。
  田福堂隐约听见了,大声回了一句:“我是替我女婿来的!”
  那人似乎也听见了,“原来是替孙少安来的。”
  “孙少安是谁?”旁边有人问。
  “你不知道孙少安是谁?那你肯定不是石圪节公社的,也不是原西县的。”
  “我是黄原过来的。”
  “黄原?那怪不得,孙少安在我们原西县是名人,他”这人说了孙少安不少事。
  “孙少安真厉害。”路人一脸佩服。
  游街结束后。
  田福堂领了一台缝纫机,跟石圪节公社的人,闲聊了一阵,坐着田海民开的拖拉机,拉着缝纫机,回了双水村。
  孙少安家有缝纫机。
  领到的这台缝纫机,孙少安让搬到田福堂家。
  田福堂也没客气,直接拉回去了。
  夸富会结束。
  原西县恢复了平静。
  不过,很多人,都动了做生意的心思。
  街头上,小商小贩多了起来。
  来县里卖东西的农民,也多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
  放寒假了。
  安叶居。
  客厅。
  少安妈、田润叶、孙兰香、金秀几人正在包饺子。
  “嫂子,我哥啥时候回来?”孙兰香问。
  “伱哥打电话说,鹏城还有点事,过几天才能回来。”田润叶回到原西县,跟孙少安通了个电话。
  “啥事啊?”
  “说是建个药厂,还有各种手续要办。”
  “我哥又开工厂了?”孙兰香很惊讶。
  “对。”
  “少安哥真厉害.”金秀跟着夸孙少安。
  田润叶几人,一边闲聊,一边包饺子。
  没多久。
  田润生回来了。
  他一直在安叶居住。
  “厂里的卫生纸都卖完了.”田润生说起了工厂的事。
  “少安说,已经订了五台机器,正往这边发货。”田润叶接话。
  “五台机器的产量是.不行,姐,加上五台机器,产量还是不够。”田润生盘算一下说。
  “是吗?少安说应该够了。”
  “不够,最近来厂里买卫生纸的人,更多了。”
  “那等少安回来,再说吧。”
  几天后。
  安叶居。
  孙少安回来了。
  田福堂和润叶妈也来了。
  孙玉厚和老太太,这几天也在安叶居住。
  金秀已经回了双水村。
  孙少平和田晓霞还没回来。
  孙少平已经上班,没有寒假,快过年时,才能回来。
  田晓霞跟着孙少平一起,也没回来。
  不过,田晓霞没有跟孙少平同居。
  田晓霞还住在学校宿舍。
  白天时,田晓霞会在孙少平家待一天,吃饭看书休息。
  两人最多搂搂抱抱,没有做其他事。
  他们都很纯洁。
  “少安,参加夸富会时,有个叫胡永合的,他”田福堂说起了夸富会的事。
  “胡永合我也听说过,他做生意不错。”孙少安听张三说过胡永合。
  胡永合也算是原西县的名人。
  “胡永合说要建个罐头厂,少安,你要不要也建个罐头厂?”
  “原西县不大,有一个罐头厂就行了。我要跟着建罐头厂,大家都赚不了钱。”
  “那就算了。少安,夸富会发的缝纫机,我拉回了双水村。”
  “行,是新的吗?好用不?”
  “崭新的,挺好用。”
  孙少安跟田福堂随意聊了一阵。
  田润生也过来,“姐夫,你还得多订几台机器.”
  田润生说起了卫生纸工厂的事。
  田润生觉得产量不够,还要再订机器。
  “年后再看吧。我估计,已经有人跟着采购,生产卫生纸的机器了。很快,就有工厂生产卫生纸。”
  “啊?那咋办?”田润生急了。
  “没事,咱们的机器最先进,成本最低,不怕跟别人竞争。”
  闲聊一阵。
  孙少安下厨做饭。
  这么多人,还是孙少安做饭最好,所以孙少安做饭。
  田润叶和孙兰香帮忙打下手。
  饭菜很快做好。
  “这是从港岛带回来的红酒,大家尝尝。”孙少安这次回来,又带了不少东西。
  田福堂先尝了尝,“不好喝,这味儿不咋滴。”
  “是,喝不惯。”孙玉厚也尝了尝,觉得不好喝。
  “我觉得还行。”田润叶喝了一口,觉得不错。
  “这里还有汾酒。”孙少安给田福堂和孙玉厚倒汾酒。
  田润叶她们几个,倒红酒。
  “来,大家一起干一杯!”
  “干杯!”
  大家高高兴兴吃了顿饭。
  没多久。
  田福堂和润叶妈,还有田润生,回了双水村。
  工厂还没放假,田润生算是提前放假了。
  “少安,这是你姐让给你的存折。”孙玉厚抽空,跟孙少安拉话。
  “这是烧砖厂赚的钱?”孙少安看了看,觉得烧砖厂赚的钱挺多的。
  “对,赚了不少钱,兰花都给你存里面了。”
  “好。”孙少安收起存折,没说啥,打算过几天回双水村的时候,多给孙兰花和张胜文一些钱。
  晚上。
  “少安,我在京城买了三套四合院。
  你汇了三万丑元。
  用了,还剩下”田润叶把京城买四合院的事,详细跟孙少安说了。
  “剩下的钱你留着。
  多余的房子,可以先租出去。
  以后,还有合适的四合院,还可以买下。”
  “买那么多四合院干啥?”田润叶有些不理解。
  “润叶,京城好吗?”孙少安不答反问。
  “当然好了,哪儿哪儿都好。”
  “既然京城那么好,那是不是很多人,都想去京城?”
  “对。”
  “既然大家都想去京城,那京城以后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
  “对。”
  “人越来越多,是不是住房越来越紧缺?”
  “不一定,单位会分房子。”在这里田润叶提到了单位分房。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指望单位分房。
  田润叶这么想,也没错。
  孙少安摇摇头,“单位是会分房。
  但,数量远远不够。
  比方说,需要房子的人新增了一百,但房子只增加了1套或者十套。
  房子只会越来越短缺。
  相应的,房价也会越来越贵。”
  孙少安讲了很多,给田润叶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单位提供的房子总是不够,为什么房价会涨。
  “好像是这样。”田润叶算是听明白了。
  “好了,咱们有几个月没见了,赶紧睡觉。”孙少安开始办正事。
  春节前一两天。
  孙少平和田晓霞从省城回来。
  安叶居。
  “大哥,买了三套房,钱还剩下不少。”孙少平一回来,就跟孙少安说买房的事。
  孙少安把跟田润叶说的话,跟孙少平说了一遍。
  “有道理,省城的房价,以后会越来越贵。”孙少平也听明白了。
  “少平,你跟田晓霞咋样了?”孙少安突然问。
  孙少平听见这话,一瞬间脸色通红,装糊涂说:“啥咋样了?”
  “你俩是男女朋友吧?”孙少安直接问。
  “啊,这个.”孙少平红着脸,不承认。
  “少平,过了年,你就二十三了,已经老大不小了,找个女朋友,是应该的,没啥不好意思的。”
  孙少平红着脸,还是不承认有女朋友。
  “你要是没有女朋友,我就给你安排相亲了。”孙少安逼问一句。
  “不,不用相亲.”孙少平犹豫一下,承认了,承认田晓霞是他女朋友,“我跟晓霞是去年”
  “晓霞是个不错的姑娘,明年夏天,她就大学毕业了,她准备在哪儿工作?”
  “省报社。”
  “省报社是个好地方。”孙少安点点头,“等晓霞工作后,你跟晓霞的婚事就该考虑了。”
  “不用那么早吧?”孙少平红着脸,很不好意思。
  “不早了,你俩都二十三了,都该结婚了。
  只是,你俩只能生一个。
  不允许多生。”孙少安突然说起了计划生育。
  这让孙少平脸色更红。
  孙少平在孙少安面前坐不住,急忙走了。
  孙少平还是个孩子,还太嫩。
  说生孩子的话题,让孙少平羞涩了。
  双水村。
  孙少安带着家人回来了。
  过年这几天,孙少安决定还是住在双水村。
  这样走亲戚方便,也热闹。
  刚回来。
  金波就找来。
  “少安哥,我和次曲,想去你县城的那个工厂干活。”
  金波听说田润生去了,孙少安县城的工厂工作,也动心了,也想去。
  “行,年后你们和润生一起去。”孙少安一口答应,“要是没地方住,就住在我家。”
  “这”金波犹豫一下,“少安哥,我想在县城买个房子。”
  “买房子?这是好事啊,这以后啊,房子肯定涨价,应该买。”
  “房子会涨价?”金波瞪大了眼睛。
  “我觉得会,你想啊.”孙少安又说了一番房价要涨的道理。
  “少安哥,买房子我还差些钱,能不能借我一些.”金波声音有些低,有些不好意思。
  “钱好说,我先给你拿两千,不够还有。”孙少安直接答应。
  之前,孙家缺钱的时候,金俊海从来都是没二话,直接借钱。
  金俊海家在孙少安家困难的时候,鼎力帮助。
  现在,孙少安能给金俊海家帮忙,也不会推辞。
  鼓励金波买房子后。
  孙少安把田润生叫过来,也让田润生买房子。
  “姐夫,我都看好了,过了年,我也买房。”田润生也准备买房了。
  “钱够不?”
  “够了。”田润生倒是有买房的钱。应该是田福堂的钱。
  孙少安还去了趟石圪节。
  马上过年。
  烧砖厂已经停工。
  孙兰花和张胜文都回了石圪节。
  孙少安要给孙兰花钱,只能来一趟石圪节。
  “姐,姐夫,我从港岛带回来点东西”孙少安还拿了不少东西。
  没有多待。
  放了不少钱,说是工钱,孙少安就走了,没给孙兰花拒绝的机会。
  年三十。
  孙家又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晚饭。
  “干杯!”大家开开心心吃喝。
  还一起看电视。
  没错。
  孙少安给家里买电视了。
  只是收不到几个台。
  大年初一。
  几个村子又闹起来秧歌,很是热闹。
  没多久。
  罐子村的秧歌队到了双水村。
  两个秧歌队还合二为一,继续欢闹。
  秧歌队中,孙少安竟然看到了王满银。
  《平凡的世界》中,王满银也算是个比较重要的配角。
  书中,王满银娶了孙兰花。
  但王满银不安生过日子。
  整天到处瞎混。
  七九年以前,王满银在原西县一带瞎混。
  七九年以后,王满银全国各地乱跑。
  一年没几天在家。
  后来,还找了南洋女人出轨,把孙兰花气的吃老鼠药。
  幸亏吃的是假老鼠药,才没事。
  王满银做了很多糊涂事。
  最后,王满银幡然醒悟,浪子回头,回到罐子村,跟孙兰花过起了安稳日子。
  现在。
  王满银没娶到孙兰花。
  后来,因为调戏姑娘,被抓去坐牢。
  最近,王满银被放了出来。
  他家里的窑,已经被人砸了。
  没地方住,就跑到外面瞎混。
  然后,王满银还是遇到了那个南洋女人。
  王满银跟她一起做生意。
  啥生意呢?
  在港岛那边,买玩具表,偷偷运回,然后到偏远的地方卖。
  玩具表,用半年就会坏,表里面用的是塑料芯,不耐用。
  这是骗人的买卖。
  但生意还不错。
  王满银跟这个南洋女人一起,赚了不少钱。
  回到罐子村,他们把王满银家的破窑,修好。
  两人住在里面,每晚都在炕上打架。
  不过,他们并没有领证结婚。
  俩人都是江湖中人,似乎不拘小节。
  罐子村的村民。
  竟然有羡慕王满银的。
  王满银没媳妇,没娃,忽然领回来一个南洋女人。
  就这样,还有村民羡慕。
  看见了王满银,孙少安跟旁边村民打听了一下。
  “那是个逛鬼,不是啥好东西,出狱后还是整天瞎混。”双水村的村民一脸鄙视。
  “迟早没有好下场。”孙少安跟着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