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又一年

  第928章 又一年
  处理完胡永合的事,孙少安去了一趟鹏城。
  鹏城那边的工厂,已经建成。
  后续的事,需要孙少安亲自处理。
  孙少安在鹏城,忙了一个月。
  西药生产出来,各种手续也办完了。
  孙少安相信,这种治疗心脏病的药,一定有很好的销路。
  安排好后续的事,孙少安离开鹏城,去了附近的赌城。
  在赌城,孙少安又赢了一些钱。
  也没多少,就五六十万丑元。
  “要不要去港岛?”孙少安犹豫一下,没去。
  孙少安应该去港岛。
  去见见港岛大学的刘教授,见见其他朋友,但孙少安没去。
  如果去了,刘教授一定会问:“你现在在哪儿?在干什么?”
  孙少安回答:“我现在在老家县城,当个小老板。”
  这样的回答,一定会被‘骂’。
  刘教授一定会说:“你去丑国麻绳理工吧,那里的大门,一直对你敞开,一直欢迎你去。你不应该被埋没”
  那孙少安去不去呢?
  孙少安肯定不去。
  这就为难了。
  所以,孙少安干脆不去港岛。
  原西县火车站。
  出站口。
  孙少安从这里出来了。
  “姐夫,这儿!”不远处,田润生挥手。旁边还站着张三。
  田润生和张三都来接孙少安。
  孙少安出发前,打电话说了火车班次。
  “孙哥,回来了。”张三急忙打招呼,帮孙少安拿行李。
  “回来了,在鹏城待了一个多月,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孙少安没客气,手里的行李,都给了张三和田润生。
  “那就好。累了吧?快上车,早点回家休息。”
  “好。”
  路上。
  “姐夫,胡永合的那个生产卫生纸的机器,不咋样,不如咱们的好用。”田润生说起了工厂的事。
  胡永合的工厂,赔钱卖给了孙少安。
  田润生他们,试了试胡永合买的机器,发现比孙少安买的,差远了。
  “咱们的机器是当前最新的,技术也最好。胡永合的机器,已经落后好几代了。”孙少安简单解释几句。
  “孙哥,咱们的罐头厂能生产罐头了,这价格咋定?”张三想问,要不要低价跟胡永合竞争。
  “价格跟胡永合的一样就行。”孙少安没打算继续跟胡永合竞争。
  胡永合认怂了,孙少安暂时放他一马。
  “好。”张三点点头,“孙哥,胡永合最近去了几趟黄原。”
  胡永合的靠山,就在黄原。
  胡永合去黄原,肯定是找靠山,肯定也会说起,他跟孙少安的事。
  张三担心又有麻烦事。
  “没事,不用管他。”孙少安并不担心。
  为啥不担心?
  因为黄原有田福军啊。
  有关孙少安的事,田福军听说后,不会不管。
  很快到了安叶居。
  车停在外面。
  三人下车走进去。
  现在是上午。
  院子里,孙玉厚和少安妈正在晾衣服。
  田润叶去学校上课。
  俩孩子也去上学了。
  老太太在一旁晒太阳。
  “奶奶,爸,妈,我回来了!”孙少安喊了一声。
  张三和田润生也跟着打招呼。
  “哎,安安回来了!”老太太急忙招呼孙少安,无视了张三和田润生。
  孙玉厚跟张三和田润生,打个招呼。
  “我们先走了。”张三和田润生都还有事,放下孙少安的行李,没多待,跟孙少安约好,晚上一起吃饭,就走了。
  “咋出去这么久?”少安妈问。
  家里有洗衣机,不用手洗。
  孙少安给家里,买了电视,洗衣机,还有冰箱。
  “鹏城那边事不少,多待了几天。”孙少安没说去赌城赌博的事。
  有些事,没必要跟家人说。
  “都办完了?”孙玉厚问。
  “差不多,过段时间再去一次。”孙少安帮忙晾衣服,“家里没啥事吧?”
  “没事,你大姐前几天来了一趟,把砖厂赚的钱,给你存信用社了。”
  “多少钱?”孙少安随便问了一句。
  “一万。”孙玉厚觉得一万很多。
  “哦。”孙少安很平淡,没把一万当回事。
  晾完衣服。
  孙少安翻出带回来的礼物,“奶奶,我给你买了件毛背心。”
  “我不缺衣服,不用给我买。”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聋,腿脚还行,身体还不错。
  “爸,给你买了件外套。”
  “我不缺外套。”孙玉厚嘴上说不缺,还是接过去,穿上试了试。
  “妈,给你买了几件衣服,都是鹏城流行的,你试试,合不合身。”
  “好。”少安妈接过,也试穿一下。
  “这外套多少钱?”孙玉厚试了试外套,觉得挺好挺合身。
  “不贵,没多少钱。”孙少安没说价格。
  孙少安买的衣服,都不便宜。
  要是说了价格,家人肯定说,买这么贵的衣服干啥?
  还不如扯几块布,自己做。
  没多长时间,田润叶和两个孩子回来了。
  “来,给你们买了礼物。”孙少安一声招呼。
  俩孩子冲到孙少安身边,要玩具,要好吃的。
  孙少安都买了,让俩孩子玩玩具,吃好吃的。
  “润叶,给你买了几身衣服,你看看怎么样。”
  “都挺好的。这次去鹏城,咋这么长时间?”田润叶看向孙少安的眼神里,透着想念。
  “那边的工厂,已经开始卖药了。”孙少安简单说了一下鹏城工厂的事,“饭做好了,吃饭吧。”
  吃饭时,孙少安说了说鹏城那边的事。
  吃过饭,少安妈去洗碗。
  俩孩子不休息,继续玩儿。
  孙少安和田润叶回到卧室,又说起了鹏城的工厂。
  田润叶觉得,鹏城太远,没必要在鹏城弄工厂,还不如卖掉。
  孙少安说:“是很远,是麻烦,但生产的药,能出口赚外汇。”
  听到能赚外汇,田润叶也不反对了,“那就好好经营,多给国家赚外汇。”
  日子一天天过去。
  年前,孙少安又去了一趟鹏城。
  这次,孙少安带着田润叶一起去。
  到了鹏城,四处看看。
  “鹏城变化真大。”田润叶忍不住说。
  上次,田润叶在鹏城逛,很多地方,还是田地。
  现在,田润叶再来,发现很多田地,成了工厂。
  到处都是施工工地。
  “是变化很大。”孙少安知道,鹏城的变化,会越来越大。
  “咱们原西县就没什么变化,要不是你建了两个工厂,原西县还是老样子。”
  “原西县在山区,交通不便,方方面面都没什么优势,想要变化,很难。”
  闲聊中,孙少安带着田润叶去了工厂。
  工厂一切正常。
  孙少安检查了一下财务等方面的事。
  没发现有啥问题。
  孙少安的眼光不错。
  即便孙少安不在鹏城,这里的人,也没敢糊弄欺骗孙少安的。
  孙少安召集工人,“快要过年了,你们做的很好,每人都有奖金”
  孙少安发了不少钱。
  发了奖金,转走存在银行的钱。
  虽然没多长时间,但这个工厂盈利不少。
  药品出口很顺利,销量不错。
  还有人联系,想买药品的专利,或者买专利的使用权。
  不过对方出价太低,孙少安都拒绝了。
  孙少安相信,到了明年,对方出价会翻几倍。
  闲逛时,孙少安跟田润叶说了药厂的利润。
  这利润,把田润叶惊呆了。
  “赚的太多了吧?”田润叶忍不住担心。
  “放心吧,那些药基本都出口了,都是赚的老外的钱。”
  在鹏城逛了几天,买了不少东西。
  没再去其他地方,俩人离开鹏城,直接返回原西县。
  回到家。
  孙少安和田润叶去了田润生家。
  田福堂和润叶妈,也住在这里。
  “少安,你们来了,快进来。”润叶妈热情招呼,“咋带了这么多东西?”
  “爸妈,我和润叶去了趟鹏城,买了”孙少安带了不少东西。
  “这要花不少钱吧?”田福堂忍不住问。
  “还行,那边东西便宜,没多少钱。”
  闲聊几句。
  润叶妈忍不住说:“不知道润生喜欢啥样的姑娘,相亲相了好多次,就是成不了。”
  孙少平已经结婚了。
  田福堂和润叶妈,也急着让田润生结婚。
  但田润生不知道咋了,就是相亲成不了,还基本都是田润生看不上人家姑娘。
  “可能是缘分没到吧。”孙少安也不知道说啥。
  《平凡的世界》中,田润生是看上了,俏寡妇郝红梅,郝红梅还带着孩子。
  田润生最开始是出于可怜、同情,帮了郝红梅不少忙。
  后来,田润生被郝红梅迷上,跟郝红梅睡了。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很单纯,睡了就要负责。
  然后,田润生就要娶郝红梅。
  为此,田润生还跟田福堂闹翻。
  最后,田福堂妥协,让田润生娶了郝红梅。
  孙少安心想:“难道,田润生还要娶郝红梅?
  现在,郝红梅上了大专。
  郝红梅这样的,能看上田润生吗?
  不可能看上!
  现实世界,只可能出现,田润生能看上寡妇郝红梅。
  不可能出现,大专生郝红梅看上田润生。
  郝红梅可不算是单纯的女孩。
  她找对象,一定要找条件更好的。”
  安叶居。
  孙兰香、金秀回来了。
  她们放了寒假。
  “我和少安,去了趟鹏城,给你们买了几件衣服.”田润叶拉着孙兰香和金秀说话。
  “真漂亮,谢谢嫂子。”孙兰香和金秀,嘴都很甜。她们都叫田润叶嫂子。
  金秀把自己当成孙少安的妹子。
  “秀儿,你哥也在县城买房子了,房子很大,就在”
  金波也在县城买了房子。
  金波,次曲,金波妈,都住在县城。
  “太好了,我要回我家!”金秀急急忙忙骑着自行车走了。
  连她的行李都没带。
  没多久。
  孙少安家,田福堂家,还有金波家,都回了双水村。
  他们过年都在双水村过。
  这样更热闹。
  家里的窑洞,虽然有日子没住,但还是很干净。
  平时,孙兰花和张胜文会过来打扫。
  孙少安动手,做起了各种美食。
  基本都是油炸的,这样放的时间长。
  年前一两天。
  孙少平和田晓霞,风尘仆仆回来。
  他们工作了,都很忙。
  “少平,晓霞,给,这是你们的衣服。”田润叶也帮孙少平和田晓霞买衣服了。
  “谢谢嫂子。”孙少平称呼田润叶嫂子。
  “谢谢姐。”田晓霞称呼田润叶姐。
  这称呼都没错。
  “大哥,方便面工厂.”孙少平跟孙少安说起了方便面工厂的事。
  孙少平虽然工作忙,但还是尽量抽出时间,处理工厂的事。
  “行,工厂的事,你和晓霞负责就行。”孙少安信得过孙少平和田晓霞。
  孙少平和田晓霞回来,家里更热闹了。
  孙家的欢声笑语,不断。
  过年了。
  孙少安带着俩个孩子,在院子里放鞭炮。
  “噼里啪啦.”
  孙少平和田晓霞,还有孙兰香,也跟着一起放鞭炮。
  这个时候,年味儿十足。
  年三十,照样还是孙少安做一桌丰盛的饭菜。
  每个人都吃的满嘴流油,都夸孙少安做饭好吃。
  田晓霞还跟着学了几手。
  正月初一,大家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到外面。
  “叔,婶儿.”到处都是熟人。
  孙少安随意看看。
  村民们脸色都红润。
  没有一个是面黄肌瘦的。
  大家都吃饱饭了。
  最起码,过年时,吃饱饭了。
  闲逛中,碰见金波一家子,再碰到田润生。
  到处都是一片热闹。
  没多久,又闹起了秧歌,更热闹了。
  欢声笑语,连成片。
  这欢闹,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
  整个山区,都在欢乐中。
  年后。
  孙少平和田晓霞先一步出发。
  烧砖厂开窑了。
  孙兰花和张胜文也忙起来。
  孙少安去了一次砖窑,随便看了看,就没再去。
  当然,该多给孙兰花的钱,孙少安年前就给了。
  孙兰香和金秀,也离家,去京城上学。
  离开双水村前,孙少安跟孙兰花和张胜文聊了聊,问他们要不要也搬去县城。
  住的地方不用担心,孙少安负责解决。
  孙兰花和张胜文想了想,拒绝了。
  原因嘛,要照顾家里老人,要种地,离不开。
  年后。
  日子很平淡。
  孙少安以为胡永合会来找麻烦。
  但胡永合没来。
  “孙哥,胡永合承包了不少工程”张三带来了胡永合的消息。
  “工程?”孙少安想起电视剧中,胡永合搞豆腐渣工程。
  好像一座桥塌了,死了不少人。
  电视剧中有这桥段,小说中没有。
  “找人问问,看看胡永合有没有在工程中,偷工减料。”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