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好事不一定都能办好

  钟振远当即问:“吴老板,你要那么大块地皮干什么?不会是扩建家具厂吧?”
  “正是。”
  “那我必须敬你两杯了,厂子扩大再生产,咱们将来还有钱赚!”
  俩人喝过之后,钟振涛就想到更深一层。
  “你是想借卞乡长的嘴,让县里知道你扩建家具厂的事儿,顺便要点支持?”
  吴远哈哈一笑,当即举起酒盅道:“四姐夫这政治敏感度就是高,什么都瞒不过你。”
  钟振远却还有些迷糊。
  却被钟振涛打断道:“你那脑子,就别瞎琢磨了,老老实实跟着我幺弟干活挣钱。”
  钟振远倒也干脆,“大哥,你说得对。”
  回过头来,钟振涛又把话题拽了回来道:“幺弟,你对种桑养蚕这事,怎么看?”
  吴远实话实说道:“挣钱是挣钱,但也比较辛苦。不过在农村,辛苦又不算是事了。所以总体来说,是好事。”
  钟振涛唏嘘道:“可好事不一定都能办好。”
  “四姐夫你担心什么?”
  “咱们乡耕地多,每家每户都划到十几亩。可也正是靠这十几亩的收成,每年才能余下个仨瓜俩枣的。这时候推广退田还桑,阻力肯定不小。”
  钟振涛思忖着道:“再说,卞乡长这边,缫丝厂就一定能顺利建成么?”
  对此,吴远也算是点到为止道:“卞乡长搞缫丝厂这事,应该也是有人指点的。所以我估计,成事不难。你们乡一家一户推个亩把地,先养个一张半的规模。就算有风险,损失也有限。”
  钟振涛点点头:“这倒也是。”
  酒足饭饱。
  时间刚过了一个多钟头。
  回过神来,就听吴芳华一拍桌角道:“文勇,你要迟到了不?”
  钟文勇也是听大人们天南海北地聊天,听得入神了。
  闻声一看钟,是有点来不及了。
  吴远当即起身道:“走吧,坐老舅车去。”
  钟文强和钟文雅立刻起哄道:“我也要坐车,我也要坐车。”
  “都坐,都坐。”
  仨孩子一起挤上了后座,桑塔纳直奔辛庄中学。
  黑暗之中,钟文勇的眼里都是自豪的亮光。
  七八分钟后,到了学校,钟文勇走进校门,即便姿势还有些走形,但腰背挺拔,充满坚毅。
  桑塔纳又掉头把俩孩子送回去。
  临下车前,钟文雅依依不舍地道:“舅舅,你下回什么时候再来呀!”
  “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
  吴远说完,又转头对钟文强道:“给我好好学习,听到没?不然下回就不是给你带新衣服了,而是成套成套的模拟习题和试卷,不做完都不行。”
  离开四姐家。
  吴远看着前排的马明朝问:“吃饱了没?”
  因为他注意到,刚才吃饭时马明朝光顾着刨饭了,菜都没吃几口。
  马明朝笑了,“老板,不瞒你说,也不知道什么毛病。在上海时,顿顿有肉吃得都习惯了。回到家,见着桌上有肉,就是舍不得下筷子。”
  吴远看着窗外黑漆漆的一片道:“还是穷啊!”
  回到家。
  媳妇杨落雁已经回来了,正抱着玥玥一个劲地狂亲。
  上前一问原因。
  原来是这孩子今天意外地发了一道类似‘麻麻’的声音,恰巧被回来的杨落雁听到了。
  于是吴远也开始启发着玥玥叫粑粑。
  结果吴远自己叫了孩子十多声爸爸,孩子也没什么回音。
  亏大了。
  至于小江,在刘慧怀里,光知道吃,俩口子都指望不上他能先开这个口。
  转天就是周二,10月10日。
  吴远正在厂里财务室画着图,突然接到熊刚打开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火急火燎地道:“你人在哪儿呢?徐县长指明要找你。”
  吴远不紧不慢地道:“我在厂里。是通过卞乡长转达的?”
  “可不是?县委办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来了。”
  “我这就过去。”
  桑塔纳路过乡水利站,捎上熊刚,直奔县政府而去。
  前去的路上,熊刚猜忖道:“会不会因为100亩的事儿?”
  吴远摊摊手:“那铁定是这事啊!”
  “敢情这100亩地皮,是你放出去的一个饵,就等着上头咬钩呢?”
  思维转变的很快嘛。
  但可惜还是比四姐夫慢了一筹。
  “好家伙,原来你在下一盘大棋!”
  到达县政府,在门口打了个电话,桑塔纳就得以长驱直入。
  到了县长办公室楼下。
  熊刚坐在车里,看着吴远下车,大踏步地走进楼内。
  经由秘书领进县长办公室时,卞乡长果然也在,正在和徐县长汇报工作。
  见到吴远到来,徐县长立刻起身迎过来道:“吴老板,来得果然够快呀!”
  吴远加快脚步,双手提前递出去了。
  自己谱再大,也不能让县长迎接自己。
  “县长有召,我是放下斧头,快马加鞭就赶来了。这种聆听指示的机会,可不常有,我得倍加珍惜。”
  吴远一到场。
  原先俩人坐在办公桌前后的汇报,立马转移到沙发这边来。
  卞孝生似乎是说完了。
  从汇报人,摇身一变,变成个中间人了。
  干起泡茶分茶的活计来。
  “吴老板,我早就听说过你呀!”
  “哦,我一普通老百姓,哪值得堂堂大县长惦记?”
  “陈老的太师椅,虽然是个残次品,但陈老不说,我是真没看出来呀。你的木匠手艺,堪称鬼斧神工啊!”
  “县长过奖了,雕虫小技。”
  “后来呢,听说兴旺家具销路不错,我是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你到了上海,装修公司和家具公司也搞得风生水起,这让我很是惊讶。你不仅能把准北岗老百姓的脉,就连上海这种大都市的潮流也能把握住。”
  “一点小成绩,不足挂齿。”
  “现在听说你回来扩建家具厂,做大做强。这样的大好事,怎么不直接找我?还要通过孝生来转达?”
  “我这都是些小事情,哪敢占用县长的宝贵时间。”
  “不管什么时候,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是首要任务。你回乡扩建家具厂,带来那么多就业机会,政府也理应给予支持。先说说你的计划。”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