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重温蹲在路边吃盒饭的日子

  终于说得通了。
  同时吴远也微微庆幸,得亏自己没坐这趟车。
  接着就瞧见,三十来名木工、瓦工和小工师傅,鱼贯而出,一个个衣衫不整,七荤八素。
  像是沙丁鱼罐头里刚倒出来的咸鱼。
  形象什么的,就不谈咯。
  这其中,有人勉力地跟吴远这个老板笑笑。
  有人亦步亦趋地,顾不上这些,脸上写满了到了新地方的茫然和无措。
  即便这个新地方是祖国的心脏。
  吴远接过潘麻子递来的烟,感觉烟上仿佛都腌上了卧铺车的味儿。
  所以看着潘麻子笨拙地打着打火机,要给他上火。
  连忙推辞道:“你先拿行李,一会再说。”随即就吧那根烟别在了耳后。
  身后办事处的邹宁也带着孟瑶下来,跟大巴的司机结算了包车费和发票。
  接着就见三十多位师傅们的行李,堆积如山,占了小楼门前好大一片的空地。
  锅碗瓢盆自不必说了。
  这眼瞅着就要到夏天了,有人甚至把棉花褥子、军大衣都带来了。
  这是真准备干到年底的节奏。
  不过行李这么多,也是不得不包车的原因之一。
  否则,带着这么多师傅,扛着这么多行李,从村里颠到县里,再从县里转到彭城,最后挤上火车,那场面想想,就令人头大。
  一通忙碌,直到大巴车绝尘而去。
  师傅们也都定下神来,在路边或蹲或坐地,形成一排。
  这么多师傅,办事处那点地方,绝对塞不下。
  也只能在路边蹲着。
  吴远拉着邹宁、孟瑶,跟潘麻子和翟第,就在旁边开了个碰头会。
  “宁宁,师傅们的宿舍都租好了吧?”
  “准备好了,老板。”
  潘麻子却客气道:“老板,要什么宿舍?直接在装修的房子里将就住呗。这住宿舍还得来来回回地赶车……”
  话虽如此,吴远依旧强调道:“咱们是正规的装修公司,眼下服务的都是高端客户。直接在人家别墅里吃喝拉撒,那就太不专业了。”
  “至于来回赶车,”吴远顿了顿道:“姜会计,交通费这块,你具体跟二位师傅讲讲。”
  交通费这块,基本是照抄上海的腾达公司章程。
  恰好马明琪过来盘桓了一周左右,把财务方面的章程,都灌输给孟瑶了。
  所以孟瑶一开口,不仅把交通费补贴说了,而且连带着伙食费补贴也都一股脑儿地讲了。
  最后还建议师傅们办公交月票,这样节省成本。
  每月能省个三五块的,都是自己个的,何乐而不为?
  除了这两项补贴之外,大工工价依旧是15块钱一天,小工10块。
  孟瑶讲完。
  潘麻子就迫不及待地问:“老板,伙食费这块,也是按人头发给俺们?那俺们能不能让小工娘们自己烧?省下来的钱,还能给师傅们买点烟抽抽。”
  吴远瞥了老潘一眼:“行是行,但你得协调好,别因小失大。”
  这话意有所指。
  吴远希望潘麻子听懂了。
  小会开完。
  邹宁就去订盒饭,卖快餐的老板一听说她要四十份,嘴巴都咧到了耳边。
  不仅马上装好,而且亲自送过来。
  指望留住邹宁这个大客户。
  吴远也趁机跟师傅们一起吃了盒饭。
  没想到在上海结束的,蹲在路边吃盒饭的日子,竟在bj找了回来。
  只是这边少了些打扮洋气的姑娘,多了些郊外的尘土。
  因为姑娘们都在身后的二楼阳台上,盒饭放在阳台的围栏上,边吃边聊。
  相比于孟瑶的乐观开朗,姐姐孟娜就腼腆多了。
  以至于刚才跑前跑后的忙碌,都是孟瑶出面,留下孟娜一个人在办事处暗自懊悔。
  尤其是现在,看着老板和同村来的师傅们一起蹲路边吃饭。
  孟娜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完全是多虑了。
  老板挺接地气一人,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
  中饭后。
  邹宁和孟瑶一起,带着潘麻子、翟第和师傅们,去三环的宿舍区安顿去了。
  尽管潘麻子和邹宁不太熟,但没关系,翟第熟。
  吴远回到办事处,就见孟娜捧着一杯热茶送过来。
  那脸红彤彤的,跟红鸡蛋似的。
  所以吴远抢先就把话说了:“放这儿吧,谢谢啊。”
  孟娜心下一松,忽然觉着做人主动点、大方点,也没那么难。
  午后的办事处。
  除了孟娜和吴远,还有个男员工常俊。
  而邹宁招的另一个男员工张浩,今天刚好轮休没来。
  吴远翻看着本地报纸,上头大都是喜迎亚运的信息,一些重要的时事信息,反倒是轻描淡写地夹杂其中。
  期间来了几通电话,都被常俊和孟娜处理掉了。
  直到电话再次响起,孟娜却扭头看过来,半天没说出一个字。
  吴远径自走过去,接过来一听:“腾达公司吴远,哪位?”
  “吴老板,我是胡瑶,萨拉女士就在我身边。”
  吴远的语调顿时夸张起来:“亲爱的萨拉,好久不见。”
  结果这语调,萨拉和胡瑶倒是没觉着有啥。
  反倒先把身边的孟娜逗笑了。
  电话那头依哩哇啦地一阵沟通,吴远拿着话机,耐心地听着,直到胡瑶的翻译传来道:“吴老板,原本萨拉女士今天打算回新加坡的。既然您来了,萨拉想见伱一面。”
  “这样啊,”吴远当即道:“行呀,那就请萨拉过来亚运村这边参观一下办事处吧?”
  胡瑶奇怪地道:“办事处我们前两天去过了,难道邹小姐没跟你说吗?”
  吴远一愣,确实没有。
  今天光顾着接待师傅们了,还没来得及听邹宁做工作汇报。
  就听胡瑶继续道:“萨拉很担心,那样的办事处门面,能否给芬迪在bj打开局面带来帮助。”
  这话说得,嫌自己这办事处弄的寒碜呗。
  嫌寒碜,你多拨点款哪。
  不过腹诽归腹诽,吴远心里一动,立刻补救道:“这样吧,萨拉,您对芬迪的理解,肯定比我深刻。不如我邀请几位bj的富太太,你亲自给她们展示一下芬迪品牌的雄厚底蕴。”
  电话那头又咕哝了几句,胡瑶声音接着传来道:“萨拉表示非常期待。”
  “那行,等我电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