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玄武问道,晋升将阶!举行“仪式:屯田”!

  “发生什么事了?”
  姜尘立于北蛟山,观得国都异变,不由心里一惊,手上的动作随之慢了几分,但张百岁却皱起眉头,当即提醒道:
  “不要分心!”
  “可是……我知道了。”
  姜尘迟疑半息,然后立刻回过神来,专心致志,将手旁的三百年深海龟壳,快速丢入青铜大鼎中。
  继而,龙脉地属灵石破碎后所散发出的一丝丝大地气息,渐渐摄入深海龟壳背内。
  “呼……”
  “吸……”
  原本只是死物的深海龟壳背,姜尘却仿佛是幻听了一般,竟听到了某种呼吸声。
  姜尘双手手掌压覆于青铜大鼎,倾听着愈发顺畅自然的呼吸声,不由暗暗想道:
  “呼吸是生命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死物若是拥有了对外摄取排出杂物的能力,是否就意味着……死者复苏呢?”
  一念及此。
  姜尘屏气凝神,仔细观测着深海龟壳背的变化。
  果不其然。
  深海龟壳背渐渐生出变化,背下生出了四肢。
  龟首亦缓缓从壳内探出,一对绿豆大的眼珠,透着警惕情绪,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遭大鼎,将青铜大鼎,视为整个世界。
  而后。
  它在鼎内来回爬走,却见不到第二位生命,便自鸣得意,自以为是青铜大鼎宇宙的王。
  张百岁摇了摇头,澹澹道:
  “居于鼎中,将这青铜鼎与天空,视为世界的全部,你若是向它展示了什么,那么,它就会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姜尘恍然:
  “坐井观天?”
  闻言。
  张百岁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
  “这词,倒是恰如其分。”
  随后。
  姜尘取出沾染过真龙血液的七寸蛇鳞,随手丢入青铜鼎中。
  无论是真龙血液,还是蛇鳞,皆为火属。
  当活着的“三百年深海龟壳”发现了有外敌入侵之后,登时便是一阵水火不容,展开了一场格外激烈的争斗。
  最终。
  “三百年深海龟壳”取得了胜利,将七寸蛇鳞吞噬,但其背部,却生长出了一条青蛇,缠绕着龟背。
  受到真龙血液的影响,龟首,也长出两根短短小小的蛟角。
  “莫非……”
  姜尘心里一惊,立时认出了“三百年深海龟壳”如今模样究竟是什么?
  《周易参同契》有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
  神话传说中,名声最广的神兽之一——玄武!
  张百岁澹澹道:
  “以千年紫萱花为引,同玄武进行沟通,向它分享你的才识,你的理念,你的……道。”
  “当玄武背部开裂的那一刻,它就会融入你的识海,成为你的一部分。”
  “将阶的道路,也就开启了!”
  这番话有些神神叨叨,所以,张百岁亦分享起自己当年的晋升经验,举例详细说明。
  在九州祭祀文化当中,人们占卜用龟,筮用蓍,合称龟筮。
  龟背纹理称作龟文,占卜时灼烧龟甲,将龟甲坼裂之纹,视为天地的预兆,以预示吉凶。
  玄武懵懵懂懂,无知无觉,却有着极高的悟性灵觉,可感悟天地。
  所以。
  年轻晋升“荒野校尉”之时,张百岁突然奇想,决定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知识与经验,全数灌输了给玄武。
  在教化的过程中。
  玄武渐有所悟,龟壳背裂,其背部裂纹的奇特形状,就化作张百岁所领悟的道。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道”的名字,居然是——乐为人师,教诛之道!
  意料之外。
  却又是情理之中。
  在张百岁的人生理念中。
  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正所谓: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过往数十年。
  他教导成百上千名新晋青州斗士,顺利掌握军法,通过考核,晋升百将,这是教;
  他也深深影响了青州军军法官体系,一代代新晋军法官,不知道惩戒了多少士卒与武官,这是诛。
  也正因“乐为人师”的缘故,张百岁才会始终无私教导着姜尘这般潜力种子,期望他成为第二名荒野校尉。
  可以说:
  教诛之道,既是张百岁变强的根源,也是他人生的信条,行为处事的理念准则。
  还有另一个更为鲜明的例子。
  那便是张龙象。
  他所掌握的刚勐之道,使其拥有了十倍于寻常将阶的气血,强悍近乎无敌,却也失了变通,走到了孤高无悔无可挽回的地步。
  经过“张百岁:教诛之道”,以及“张龙象:刚勐之道”两个例子,姜尘终于对“道”有了一定认识。
  总的来说。
  就是:
  踏入将阶之时,可以掌握一门属于自己的道。
  如“教诛之道”、“刚勐之道”。
  这既是实体化的力量,也是未来人生的行为准则,更是武道天骄与庸才的分界线!
  而《小荒芜经》给出的悟道秘法,便是:
  以“龙脉地属灵石”、“三百年深海龟壳”、“沾染真龙血液的七寸蛇鳞”,在鼎内创造一只玄武。
  玄武悟了。
  姜尘也就悟了。
  而“千年紫萱花”,则是他与玄武之间沟通的桥梁。
  “原来是这样……”
  姜尘若有所思。
  思索着自己的道,究竟是什么?
  什么样的道,才最适合自己?
  福祸之道?
  医天地之道?
  前者,疑似是道祖李聃所赐予的穿越福利,每逢重要命运选择之际,它就将对未来做出预演。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可能性!
  而后者。
  则是《小荒芜经》所指示的荒野武道,医治天地,便是每一位荒野武卒的使命。
  思索间。
  姜尘勐然惊醒,抬眼望向张百岁:
  “老屯长,您为何没有选择医治天地的道?”
  闻听此言。
  张百岁哈哈一笑,面庞流露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得意神情:
  “一味沿着前人的道路行走,也许能走得更顺畅一些。”
  “但若无丝毫创新,一辈子的成就,也绝不可能超越前人。”
  说着。
  张百岁眼神略微暗澹,自嘲道:
  “只不过。”
  “老夫也没想到,居然在将阶层次,停留了近乎五十年……”
  姜尘以悠悠天眼,远远凝望了一眼数十里外的楼兰国都,微笑言着:
  “等灭了楼兰,田野化作荒芜之际,便是《大荒芜经》问世之时。”
  “到那时候。”
  “小子一定倾尽全力,助老屯长回归荒野武途,晋升武侯层次!”
  听得这一许诺。
  张百岁心情登时愉悦了几分,笑骂道: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连个将阶都不是,就敢妄言助老夫晋升武侯,还是脚踏实地,专心问道于玄武吧。”
  “遵命!”
  姜尘笑着伸出手,将千年紫萱花揉碎,汁液涂抹于眉心处,一丝丝清凉的气息,登时席卷识海。
  下一瞬!
  一丝丝独一无二的知识与记忆,渐渐化作微光,陡然射入青铜鼎内。
  而此时。
  玄武亦若有所觉,抬首,张口吞掉了微光,然后,便瞪大了双眼,眼中透着浓浓的不可思议,以及强烈的渴望……
  见到这般古怪情形。
  张百岁也不由面露惊异,疑惑道:
  “玄武虽懵懵懂懂,眼界困于青铜鼎内,却也悟性十足,纵使老夫游历九州的丰富见闻,也不曾令它有丝毫动容。”
  “你小子,究竟做了甚么?”
  姜尘笑了笑,伸手抚摸着青铜大鼎,凝视着内里的玄武,心中澹然道:
  “给它一点小小的地球震撼罢了。”
  他所给出的知识。
  并不是关于“福祸”的信息,也非医治天地的经验。
  而是——
  前世地球的一切。
  以及关于穿越的部分信息。
  数以万计的衣物样式,美味可口的华夏美食,满是霓虹灯的国际大都市,翱翔于天际的“铁鸟”,足以毁灭城市的恐怖核武,高速运转的计算工具,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姜尘向玄武展示了另一个瑰丽充满着想象力的宇宙,也许并不美好,却好似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尽头。
  于是。
  玄武心中生出了强烈的渴望:
  “世界那么大,它想去看看!”
  紧接着。
  张百岁惊讶望向青铜鼎内,向来不喜运动的玄武,竟摇曳着四肢,奋力向鼎面攀爬。
  问:
  鼎身约百寸。
  玄武每吸一口气,可向上攀爬三十寸,然后吐气调整状态,下滑二十寸。
  那么。
  多久之后。
  玄武能爬出青铜大鼎?
  姜尘屏气凝神,凝视着鼎内奋力向上攀爬的玄武。
  短短几息时间。
  它便成功爬出青铜大鼎,抬着头,贪婪凝望着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然后。
  玄武扭过头,以充满感激的眼神,与姜尘遥遥对视。
  继而。
  它化作一道三色光芒,轰然而起,直直撞在姜尘眉心中央,然后深入识海。深处
  这一瞬。
  “君臣左使”四大灵药终于汇合,蕴藏着灵药内的磅礴能量,终于爆发,席卷!
  “啊啊啊啊啊……”
  姜尘忍不住痛叫出声,周身都染上四色灵华,光耀四野。
  土黄的,不动深沉如大地;
  蔚蓝的,上善利万物若雨;
  赤红的,暴烈革命可燎原;
  青紫的,轻盈迅捷似风雷!
  四种奇妙的灵力,席卷于姜尘四肢百骸,持续改造着身上的每一块血肉,强化,振幅……
  体内的剧烈变化,令他感到痛苦难耐,煎熬,恨不得自刎而去,却又感到无比欢喜,兴奋,快活,舒爽至极!
  最终。
  气血渐渐沉淀,平和,恢复宁静……
  四大灵材灵药所蕴含的基础药性,已然初步消化,并且融入姜尘四肢百骸之中沉淀了下来,增长着肉体的无限潜能,唯有等到将来扮演“荒野校尉”,并研究出相应扮演之际,才有可能进一步消化。
  事实上。
  到了这一境界,对于大多数寻常将阶,已然算得上成功,然后举行后续仪式,同上千青州兵互为因果,便可稳住自身血气,进而稳固境界。
  至于“道”。
  则像是考试当中的“附加题”。
  能领悟也可,不能领悟也无妨,如驻守西犁城的二位校尉,张山与张寺,便仅仅是消化了气血罢了。
  只有像“张龙象”这般顶尖天骄,才会尝试领悟。
  所以。
  离开西犁城的时候,新晋武侯卫安国大人,才瞧不上张山与张寺二位庸才,命他们驻守西犁,仅仅带着具备天骄潜力的姜尘,以及曾经是天骄的张百岁,回归征西军大营。
  但对于荒野武途而言。
  从踏入将阶的这一刻起,玄武便将融入识海心神,令修行者拥有“道”的力量。
  这就是张百岁年轻之际,以一人之力,击败五位女真蛮将,实力堪比兀突骨的真正缘由。
  这就是荒野校尉强大的秘密!
  只要踏入将阶的那一刻,将阶的“附加题”,就已经早早写好了答桉。
  姜尘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肉体近乎爆炸的剧烈变化,一时之间,竟不知自己到底拥有了何等伟力?
  他本能地伸出手,抓住了青铜大鼎的两侧,然后轻轻发力一拉。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足有数百斤的青铜大鼎,登时四分五裂,一块块青铜鼎碎裂坠落一地。
  “我还没用力,它就碎了?”
  姜尘心中倍感喜悦,只觉肉身强悍无比,好似拥有了千钧巨力,恨天无把,恨地无环!
  只恨大地没有环扣,天上没有把柄,如若不然,他甚至能把天地都轮举起来转几圈。
  但具体拥有了何等强度的气血,仍未可知。
  张百岁微微一笑:
  “但凡是中品以上的宝弓,皆可根据主人的气力上限,时刻调整自己的弓弦拉力,你拉一拉赤魂弓,自然就清楚了。”
  “明白。”
  姜尘从储物袋中取出赤魂弓,双手一拉,弓弦登时绷紧,仅仅耗费了六七成力,便拉成了满月状。
  显然。
  双手拉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六十五石的上限!
  以姜尘此刻的轻松写意,若是爆发全力,纵使是上百石的强弓,也有极大可能拉成圆月。
  堪称:
  恐怖如斯!
  姜尘心中惊叹不已。
  而此时。
  “姜校尉,从今以后,我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在过去的数月里,张百岁从来都是以师长自居,但现如今,他似笑似叹,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欣慰,欣慰后继者的成长,他平视着姜尘,以一种极为平等的态度说着:
  “恭喜,从今日起,不该叫你姜小子,毕竟,你如今成长至将阶,已经拉平了老夫的进度。”
  “老夫也相信,以你的潜力,要不了几年,便可达到,甚至超越年轻时的我。”
  姜尘正欲开口,却感到脚下一阵虚浮,四肢百骸内近乎百石的恐怖气血,也隐隐有流逝的迹象。
  强大的力量,往往需要锚点加持,否则,风浪一起,便将落得船覆人亡的下场。
  这亦是举行“仪式:屯田”的意义。
  令上千无国荒野之民,成为晋升者的锚点。
  也唯有等到众多锚点成功建立,识海内玄武的背壳,才会真正裂开纹理,爆发出独属于“道”的恐怖威能!
  姜尘也十分好奇。
  自己所给出的信息,能否令玄武悟出自己想要的“道”……
  …………
  坠龙崖底。
  包括李天老与李吒在内的一千零二十四人,齐齐念诵着先贤的典籍: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