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回家

  “殿下,那位宋国公真的藏匿了一些良驹,还夜间去与纳哈出妻女饮过酒?”
  回程路上,趁着左右没人,郭安一脸好奇的问道。
  听此,朱棣不由冷哼一声,“父皇还能冤枉那冯胜不成?而且,此事还是那常茂亲自揭发。”
  “唉!”
  郭安下意识叹息一声。
  朱棣恨声道:“曹贼之流!”
  “曹贼?”
  郭安惊诧的看了一眼朱棣,朱老四怎么对曹贼那么耿耿于怀。
  朱棣反应过来,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行了,此次出征这么久,郭卿回去之后便好好休息一番,莫要打听这些之事。”
  “微臣遵令!”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过多问。
  经朱棣这么一说,他确实是想家了。
  而且,算了算时间,他的孩子也该出生了。
  越想,郭安的思念顿时有些止不住,疯狂的涌了出来。
  同样,越是接近北平府,一众燕山卫步伐越是快速。
  半个月后,郭安带着郭二牛,脚步匆匆的走进熟悉的椿树胡同。
  “老爷回来了!”
  随着一声惊喜呼喊声,郭安快步走进宅院。
  “爹,娘,岳丈大人,岳母……”
  迎面,便是一群人,郭安不由一惊。
  “你这混账东西,一走便是大半年,快去洗漱一下,见见白薇和你的孩子!”
  “孩子?”
  郭安眼睛一亮,连忙朝着郭父与刘父等人拱了拱手,便快步往进走去。
  果然,在最里的房屋内,刘白薇正坐在床榻上,而在床榻最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儿,正在咿呀咿呀着。
  “妹子,咱回来了!”
  轻轻呼喊了一声,郭安便急忙走了过去。
  “嗯?”
  突然,郭安脚步一怔,两眼瞪圆,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床榻里面出现的那个小人儿,满脸不敢置信。
  “妹子,两……怎么会是两个?……”
  “为何不能是两个?龙凤胎委屈你了?”
  没等刘白薇回话,郭母便出现在身后,重重的拍打了一下郭安的头,虽然嘴上满是嫌弃,但眼中的喜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嘿嘿,我也没想到,妹子竟然这么厉害,可以给我郭家生出一个龙凤胎来!
  妹子真是咱郭家的大功臣……”
  说着,郭安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吧唧一下,让刘白薇羞红脸。
  “夫君,娘还在呢?”
  “没事!你是我娘子……”
  郭安丝毫不介意,便直接扭头逗弄那两个小东西,虽然还小,皮肤都有些皱巴巴的,丑丑的,但在郭安眼中,却是异常亲切。
  这是他的崽,还是一次两个!
  至于郭母,则是满脸嫌弃的瞪了一眼郭安,便走了出去。
  “这几个月,委屈妹子了!”
  屋内,郭安满脸深情说道。
  “夫君这是何话,妾身吃喝都有人照应,不像夫君,一连出去大半年,整个人都黑了……”
  “……”
  屋内,两人说着蜜语。
  屋外正堂,郭父与刘父等人,则是满脸肃然问着面前的郭二牛。
  ……
  一直在家整整歇息了两日,郭安才去燕王府点卯。
  然后,看了几本账簿,郭安心中对燕王府的发展,便已经有了一定的清晰了解。
  “参见燕王殿下!”
  存心殿内,经过两日的休息,朱棣生龙活虎的坐在上座。
  朱复、郭安两人,则是一脸精神不振的坐在下方。
  身为燕王府长史,所有事务,包括如何安置那八千元军降众之事,都压在朱复肩上,这几个月可是累坏这个老头。
  而郭安,则是纯粹还没缓过劲来。
  朱棣问道:“郭卿,那八千元军降众乃是你极力要求带回来的,不知你准备如何安置他们?”
  听到这,朱复脸色一沉,扭头死死盯着郭安。
  这两日为了安置那八千蒙古人,可是操碎心了,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那八千混子竟然是郭安要求带回来的。
  “那八千蒙古人不会耕种,而我北平府又无可供他们放牧的草原,不知郭长史将这些蒙古人带回北平有何用处?”
  “朱长史莫急,莫急!”
  郭安一愣,不知道这八千蒙古人怎么惹着这位老头了,连忙说道:“这八千蒙古人,不管男女老幼,一个个可都是膀大腰粗的,干活肯定是一把好手。
  而且,这八千蒙古人都是我燕山卫手下败将,只要由我燕山卫看管,谅他们不敢不老实。
  如此,他们便是好使又不要钱的劳役啊!”
  朱复气呼呼道:“哼,但他们吃起来,也是一把好手。
  郭长史可知,仅仅这两日,那八千蒙古人便吃了我燕王府多少粮食,甚至他们还吵闹着要吃肉!
  我燕王府兵士都没多少肉食吃,就他们那些鞑子……我燕王府养他们八千人,还不如养着一万五千燕山卫!”
  郭安轻轻一笑,道:“朱长史,那些蒙古人要是用对地方,可比燕山卫要好使的多。”
  “哦?”
  朱棣与朱复眼中都闪过一丝好奇。
  “郭卿准备让这些蒙古人做什么?”
  郭安道:“回殿下,可让这些蒙古人去农场,养豕、养羊、养牛……还可让这些蒙古人进入我燕王府下的商队,他们一膀子力气,干活自是好手,对马匹也最是了解……
  还可让他们进入去煅烧水泥……
  要是有建造水泥房屋之事,也可叫他们参与……当然,他们要是想耕种,那我燕王府有的是田地,他们可以随意耕种……”
  朱棣眉头微皱,他带回这八千蒙古鞑子,可不是为了可劲糟践这些蒙古人而来。
  至于朱复,也是眉头微微皱起。
  “郭长史,这些蒙古鞑子一个个可都是野性难驯,你所说这些活,他们没有一个能干得了的。”
  郭安则是一脸自信,“朱长史,这些蒙古鞑子一个个都是畏威不畏德,只要我燕山卫能镇抚住他们,他们干不了,也得干。”
  说着,郭安想起什么,便说道:“而且,八千蒙古人之中,还有一半都是妇弱,给他们土地,给他们房屋。
  他们之前统治我中原大地之时,不是适应的好好的?
  怎么这会了,让他们种点土地,他们便是不行了?”
  朱复若有所思,“如此……”
  朱棣却是突然咳嗽一声,道:“朱卿,郭卿,咱想用这些蒙古人组建一支精骑,尔等觉得如何?”
  朱复与郭安两人都下意识一愣。
  郭安试探着问道:“殿下是想将那些蒙古人,都建为骑兵?”
  “郭卿有何谋策?”
  朱棣有些期待的问道。
  郭安缓缓摇头,“叫殿下失望了,微臣不懂军事,恐不能给殿下出谋划策。
  不过,微臣却是有些担忧,这些蒙古人反复无常,除非一直压服他们。
  否则,他们一有机会,便可能再次反叛。”
  朱棣又问道:“如果将他们的家人都留在北平府,他们要是胆敢反叛,直接将其全部处死呢?”
  “这……”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殿下既然有此想法,微臣只能支持殿下。不过,对于这些蒙古人的忠诚,微臣还是会怀疑。”
  朱棣脸上露出笑容,“郭卿且放心,咱会派人管好那些蒙古人。”
  至于一旁的朱复,朱棣并没再去询问。
  而朱复也只是郁闷的张了张嘴,没有多说。
  八千蒙古人,其中还有一半都是他们的家眷,因此想用这些蒙古人组建骑兵,最多才是组建三支千人队。
  组建军队这么敏感的事情,郭安与朱复两人都很是识趣的没有插手。
  仅仅只是半个月,朱棣好像就已经组建完成。
  听到后,郭安又是微微叹息一声。
  让这些蒙古人成为商队护卫,平日为车夫力役,战事为骑兵不好吗?
  现在竟然弄的这么显眼?
  ……
  在郭安回来的一个月后。
  一个商贾便兴致勃勃的寻上门来。
  “草民沈庄见过郭长史!”
  “沈庄?”
  看到沈庄,郭安不由一愣,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个沈家之人了。
  “你此次来寻本官,可是本官交给你的那些画像上的物件,有了着落了?”
  沈庄一脸敬佩道:“郭长史英明。”
  “什么?”
  郭安蹭的一下站起,紧紧盯着沈庄,“你没骗本官,真的寻到了?”
  沈庄一惊,他完全没想到郭安反应会这么大,连忙说道:“回禀郭长史,那些画像上的之物都很怪异,草民只是寻到一件,只是草民也不确定那物是否是郭长史所需之物,因此便带来请郭长史鉴定一番,还请郭长史莫要激动……”
  郭安直接说道:“速速拿出来。”
  “是!”
  沈庄没有迟疑,连忙将手伸进衣袖内,然后从里面掏出一个小布囊。
  小心翼翼的打开小布囊后,里面便露出几个干煸的手指长的艳红色物件。
  许是生怕郭安不信,沈庄连忙说道:“郭长史莫要认为此物不像辣椒,草民听家中老人说,此物刚刚结出来之时,便是郭长史所绘画的那种模样。
  只是,此物经过晾晒之后,便会变成这种模样!”
  “本官知道。”
  郭安有些激动道。
  他一眼认出,沈庄手中的物件,就是辣椒。
  随即,拿过一个,用手擦拭了下,小心翼翼用舌头舔了舔,顿时直吸气。
  真辣!
  沈庄顿时大惊,“郭长史万万不可,此辣椒有毒!”
  “嗯?”
  郭安一顿,满脸惊吓。
  “何毒?”
  沈庄道:“郭长史不知,在云南等地,越是红艳的东西越是有着剧毒,此物虽是海外之物,但也有着剧毒。
  吃下之后,会刺痛人的皮肤与肠胃,虽然毒不死人,但也会让人嘴唇红肿,严重者……还会让人泻肚不止,甚至疼痛难忍……”
  郭安不由脸色古怪,这算什么中毒?
  不过,郭安的表情却是让沈庄误会了,便是解释道道:“郭长史也莫要担忧,此物虽有毒素,但吃上少量并不会有什么大事。”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