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京察的升级版?

  “……”
  朱棣眉头微皱,心中盘算了半晌,便是惊诧道:“咱燕王府的书吏,一年的所有薪俸加起来,竟不比堂堂朝堂四品大员少多少!”
  “陛下圣明!”
  郭安一脸淡笑的回道。
  朱棣则是有些心疼道:“咱居然一直不知,燕王府那些书吏的薪俸那般高!”
  郭安道:“陛下,那些书吏的薪俸其实也不高吧!”
  “不高?”
  朱棣忍不住瞪向郭安。
  郭安不慌不忙道:“陛下,咱燕王府那些书吏,需要管多少铺肆商队,要看多少账簿啊?”
  “而且,微臣觉得,与汉唐,还有赵宋时期的官员俸禄相比,我大明的俸禄,真的是太低了!”
  朱棣不由一脸恼怒,紧紧盯着郭安,“郭卿是在觉得,咱大明亏待那些官员了?”
  郭安连忙解释道,“陛下息怒,微臣并无此意。而且,微臣能得以封侯,领食邑,对陛下已经很是感激不尽!”
  朱棣也只是下意识的恼怒而已,并没有多少生气。
  “此乃你应得!”
  郭安道:“微臣多谢陛下厚爱。”
  “嗯!”
  朱棣微微点头。
  “那些官吏便是贪心不足!”
  郭安也跟着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天下官员十个就有八个贪!”
  “嗯?”
  朱棣一惊。
  “这怎么可能?”
  郭安道:“陛下,如果一人当了官,他的老家亲朋友好友找他办事,他能不能拒绝?
  如果他的夫人娘家来人,找他办事,又或者师长好友,当地素有贤名大户找他办事……
  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他能否拒绝?”
  朱棣冷声道:“只要是大明律法不允许之事,他们便该拒绝!”
  郭安道:“陛下,如果他们所办之事,同一衙门的同僚,都心知肚明,也都已经有一种默契,不声张,也不检举,该给面子就给面子,有钱大家一起赚!”
  朱棣不由恨声道:“这些贪官!”
  郭安无奈道:“陛下,哪怕是再清廉的官员,也难逃人情世故啊!”
  朱棣忍不住看向郭安,“如此说来,郭卿也有所贪墨了?”
  郭安连连摇头,“陛下明鉴,微臣此前只是一小小王府长史,并没有亲朋好友寻微臣。
  现如今,微臣虽被陛下封侯,但只是勋贵,并无实权,也就更是无人来寻微臣!”
  “果真如此?”
  朱棣有些狐疑。
  郭安连忙点头,“陛下,微臣家中有多少钱财,您也知道。
  微臣早已一生荣华富贵,何须要那区区一点银两,做一些不法之事?”
  “也是如此!”
  听此,朱棣微微点了点头。
  “那这般说来,天下贪官便除之不尽了?”
  郭安跟着点头,“除不尽!”
  朱棣再问:“贪官也涉及钱财,郭卿便无好的法子?”
  郭安无奈道:“陛下,洪武年间,先帝杀了多少贪官污吏?
  那又如何?天下贪官还是层出不穷!”
  “唉!”
  朱棣重重叹息一声,眯着眼,满脸无奈的恨声道:“难道,就任由那些贪官肆意妄为?让清官成为异类?”
  郭安想了想,道:“陛下,其实可以抑制一下那些贪官的数量。”
  “哦?”
  朱棣脸色一喜,连忙紧紧盯着郭安,“咱就知道,郭卿定然有妙策。”
  郭安继续说道:“陛下,其实最核心问题,还是官员俸禄的问题。”
  朱棣满脸疑惑道:“郭卿不是说,正四品官的俸禄,足以让他们可以很好的过活?”
  “微臣是说过!”
  郭安点头,道:“但是陛下,六品官、七品官、八品官、九品官的俸禄,便极少了。
  如果他们家中人口一多,只能堪堪够他们的吃食。
  但是,所住的房屋,穿的衣物,又或者吃的肉食、调味品,还有用的笔墨纸砚,别的东西,便无钱购买……
  也是穷酸的很!”
  朱棣一怔。
  “因此,陛下,其很多官员也都有着良心,他们最初并不想贪墨。
  但是,他们一想到他们苦读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高中,取得功名,过活的仍是十分疾苦。
  再加上,周边都是一些过着生活富裕奢饰的商贾士绅,一些贪官污吏再诱惑一下,对比一下,这些官员岂不是内心极其不平衡?
  时间一长,又有多少官员能经得起诱惑?
  哪怕是他们经得起,他们的妻儿老小,能否经得起?”
  朱棣沉声道:“难道,要让朕给他们增加俸禄?”
  郭安道:“陛下,不知我大明的税收,可负担得起给这些官员的增加俸禄?”
  “自是负担不起!”
  朱棣连连摇头,大明将近三万多的官员,哪怕是每个官吏增加几石,一个月也要多增加数十万石粮食。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道:“陛下,可否给他们发宝钞?”
  “嗯?”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郭卿觉得,只有增加俸禄,才能解决贪官之疾?”
  郭安道:“陛下,贪官乃是顽疾,微臣此法只能缓解,并不能彻底根除。”
  “增加俸禄便能缓解?”
  朱棣再次问道。
  郭安缓缓摇头,“陛下,仅仅增加俸禄,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微臣觉得,对于这些官员的俸禄,也应像是对待各地藩王那般,除了提高基础俸禄,还应另设一个年终奖。
  至于年终奖能有多少,就看大明一年的赋税与财物能有多少。
  至于那些官员能分到多少奖金,就看那些官员的考核如何。
  如果一个九品官,他的月俸为五石五斗……”
  “陛下,一个正九品官的月俸居然才是五石五斗?”
  朱棣冷哼道,“哼,足够一家八口吃食了!”
  郭安缓缓一笑,连忙请罪,“陛下恕罪,是微臣大惊小怪了!”
  “现在说考核与年终奖,也就是一个京察的升级版。
  如果一个九品官,他的月俸为五石五斗……那只要他的考核为甲级,年终奖可给他发放月俸的十倍,那便是五十两宝钞!
  如果为乙级,只给他发三十五两宝钞;
  丙级,则是十五两宝钞;
  至于丁,则是没有任何年终奖……
  要是评级再往下,陛下便该派遣监察御史与锦衣卫,彻查这位官员的所有情况了!
  是有人陷害他,还是此官贪赃枉法,肆意妄为?”
  “当然,这只是微臣的猜测,陛下可将其让一众内阁大臣,或是朝堂一众朝臣共同参订。
  具体划分,比如细分考核等级,又或者制定考核内容,那些官员麾下可是出现什么大案?或是同僚有人贪污,盘剥百姓,他知晓了选择隐瞒?
  亦或者,身为地方父母官,判案不公?遇事不作为?给人走人情……
  这些年终奖,可是陛下给这些官员名正言顺的赏赐,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有着很大的诱惑。
  甚至,这些钱财可让一些官员解决生计之艰?
  如此,哪怕是有人想要让那些官员视而不见,或是拉那些官员下水,那些官员也都有底气与理由拒绝!……
  如此,很多官员可能会为了年终奖,而选择反目,不再同流合污。
  各地官员只要不勾结,他们之间便多了很多忌惮,结党营私之事,便会少了很多。
  而且,那些官员为了年终奖的奖金,他们必然会更加专注做事,以求提高绩效!”
  “嘶……”
  朱棣冷吸了一口气,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郭安。
  虽然这么多,让朱棣一时之间还有些迷糊。
  但是,又感觉有些熟悉,与他燕王府情况便差不多。
  而一想到在燕王府之时,哪怕他不怎么监管,燕王府一众官吏,都是尽心尽力办事,他便忍不住激动的微微发颤。
  若是整个大明的官员,真的可像是他燕王府的官吏那般,大明岂不是吏治清明,超过汉唐盛世?
  但是……
  朱棣眉头再次皱起,“郭卿可算过,既要给官员加俸禄,还要设置年终奖,哪怕是将倭国银矿挖出来的银子都拿过来用,咱大明也支撑不了几年。”
  郭安自信一笑,道:“陛下,可以提高商税!”
  “商税?”
  朱棣紧皱眉头,“商税能收多少银子?”
  郭安道:“陛下,先帝看不起商贾,才将商税定为三十税一,但是微臣以为,可将商税定为十五税一!”
  “这么多?”
  朱棣道:“如此一来,那些商贾能同意?”
  郭安问道:“陛下,您觉得依照北平的情况,那些商贾十五税一,能赚钱否?”
  “自是可赚!”
  朱棣微微点头,随即若有所思。
  “但如此大的变动,朝堂上那些官员怎会同意?”
  郭安道:“陛下,商税收上来的钱财,可都是为了给他们提高俸禄与年终奖,哪个官员敢不同意?”
  朱棣:“……”
  郭安继续说道:“而且,等到海贸一开,不知有多少商贾与士绅出海商贸,海贸的商税再提高一倍,或是两倍,说不定这些商税不仅可够那些官员的俸禄与年终奖,还能够各地藩王宗室的俸禄与年终奖呢!”
  “各地藩王宗室的俸禄与年终奖啊……”
  朱棣忍不住再次满心兴奋,随即便开始慢慢思索起来。
  而越想,越是觉得可行!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