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船队下西洋

  几日后,陶逸平与杨廷等人,带着北平府近百名工匠,乘坐大船,抵达京师。
  郭安亲自接见。
  “见过老师,恭喜老师封侯!”
  “恭喜老师封侯!”
  再次见到郭安,陶逸平与杨廷等人,自是满脸欢喜。
  郭安一脸温和道:“此乃陛下厚爱而已,诸位勤加努力,日后定然也能入朝为官,甚至被陛下封伯封侯!”
  “多谢老师嘉勉!”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连忙感谢道。
  “行了,尔等刚刚回到京师,去见见等家人吧!”
  “是,老师!”
  ……
  又是两日后。
  马和与侯显亲自来到定海侯府。
  “启禀侯爷,北平府船队已经抵达瀛洲岛外!另外,南方诸多商贾船队,也已组建完成。
  三千燕山卫,两千水师,皆已到位。
  另外,所有船只上都配有驾船旗军一百人,都配有军火器,还有火药,这些驾船旗军在关键之时,也是精锐之师!
  三千燕山卫,按照您的吩咐,携带手雷两万颗,燃烧弹一万颗,火炮五百门,各种鱼网一万张……”
  “甚好!”
  郭安满意的点了点头,“船队可是后日起航?”
  “正是!”
  马和道。
  郭安再问:“沈家的向导几人?”
  马和回道:“回侯爷,一共二十人,皆是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小时候皆出过海!”
  “嗯!”
  郭安微微点头,“匠户、医户可都足够?”
  马和再次回道:“回侯爷,共招募了三百匠户,三百医户!”
  “够了!”
  郭安微微点头,“此事,陛下那边可有什么吩咐?”
  马和连忙道:“陛下言,只要侯爷觉得一切妥当,便可出发!”
  郭安道:“如此,那后日出发!”
  “是,侯爷!”
  马和与侯显两人顿时满脸大喜。
  为了这一日,他们已经等待了好几个月了。
  ……
  很快。
  便到了船队出发之日。
  一支两百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停泊在海面上。
  不见首尾。
  岸边时,则是站满成千上万的百姓,黑鸦鸦一片。
  看着停泊在大海上的船队,一众百姓尽皆满脸激动。
  封禁了数十年的大海,今日终于要开始有船队下海进行商贸。
  最大的旗舰宝船旁,马和与侯显、徐祥等将校,对着朱高炽与郭安两人,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
  “殿下,侯爷,末将等人去矣!”
  朱高炽满脸正色道:“诸卿一路保重!”
  郭安则是说道:“马和,徐祥,南洋与西洋那些蛮夷虽然国小,兵力弱。
  但是,这些蛮夷国度众多,也都不知我大明天朝上国之威,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小心他们暗中偷袭,或是联合起来攻打尔等!
  因此,如若发现有蛮夷心怀不轨,直接镇压!
  若是对方人数众多,尔等占据劣势,速速撤退,保存实力,等到蛮夷松懈,再以火器攻之。
  在南洋与西洋,尔等性命最为重要,能少死一人,便少死一人。
  记住,尔等是拥有火器的精锐之师,要以长攻短!”
  “末将遵命!”
  马和与徐祥等人满脸感激道。
  郭安道:“去吧,尽量都活着回来!我给尔等画的植物,多用心找找。”
  “喏!”
  马和与徐祥等人,再次朝着朱高炽与郭安行了一礼,随即便登船起航。
  鼓声响起。
  船队开始缓缓出发。
  浩浩荡荡!
  郭安与朱高炽等人,居然能一直瞪着眼睛,目送所有船只都逐渐远去。
  一众人才缓缓回过神来。
  郭安微微有些感慨道:“大明的财富之路,正式开启?”
  “正式开启?”
  一旁的朱高炽不由一愣。
  “老师,当初在北平之时,北平与高丽通商,或是攻下倭国,还不算?”
  “不算!”
  郭安缓缓摇头,“殿下,高丽与倭国才多少人?多大点资源啊!”
  朱高炽两眼一亮,“但愿马和与徐祥等人可平安归来!”
  “定然可平安归来!”
  ……
  送走了船队。
  郭安便开始着手建造一众工坊。
  这一日,郭安便带着陶逸平与杨廷,还有管家郭昂等人,来到将军山附近的秦淮河边上。
  “陶逸平,杨廷,此一万多亩良田,也是府上的。我要铺建一条水泥大道,从京师直接铺建到此处。
  然后,在此搭建一座石桥,通往对面将军山!”
  陶逸平应道:“是,老师!”
  渡过秦淮河。
  郭安又开始规划道,“在这些地方,再铺建上一条水泥道路。
  尔等搬过来的那些工坊,皆可在此搭建!”
  “是,老师!”
  看着面前一大片宽阔的荒地,陶逸平与杨廷两人,眼睛顿时锃亮。
  “匠造学堂,也可在这修建一座!
  “是,老师!”
  “另外,招募工匠与劳役之时,可招募他们……”
  说着,郭安指向一旁的一众大汉。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往后一瞧,顿时吓了一跳,脸色一变。
  “老师,这些人都是何人?”
  “府上的食邑!”
  郭安缓声说道,“铺建水泥道路,修建水泥石桥,修建工坊之事,先雇佣他们!”
  “是,老师!”
  陶逸平连忙点头,随后又忍不住低声道:“这些人要是真能干这种苦力活,定然都是一把好手!”
  随后,郭安又将左村的村老左来,还有其余几个村子的村老召集在一块,向他们介绍陶逸平与杨廷。
  “诸位村老,此二人便是此地工坊的大管事。日后,招募劳役工匠,诸位也可找他二人。
  至于诸位所有人的工钱,也是由他二人与郭昂发放。
  不过,诸位村子所建的学社,也是由他二人负责建造!”
  “学社?”
  听到这话,左来等村老,顿时满脸激动的看向郭安。
  “侯爷,草民等人的村子之中,也可建造学社?”
  “嗯!”
  郭安微微点头,“只是尔等村子内的人口都太少,一个村子建造一个学社,太过浪费了。
  预计,三四个村子中间建造一个村社!
  至于夫子,府上也会负责给诸位找来!”
  “多谢侯爷!”
  左来等老者,顿时满脸感激道。
  “无需如此!”
  郭安一脸淡然的摆了摆手,“尔等都学会了识字写字,还有算术,对府上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左来一脸肃然道:“侯爷之恩,草民等人定永世不忘!”
  郭安道:“行了,到时候尔等只需要帮陶逸平等人铺建好道路桥梁,还有工坊等事,不准有人前来捣乱便可!”
  左来道:“侯爷放心,在将军山附近,还没有任何地痞敢来捣乱!”
  “如此便好!”
  郭安微微点头。
  随后,又问道:“郭昂,船只可有准备好?”
  一旁管家郭昂连忙回道:“侯爷,现在商会已经购买下一百艘两丈大的小船,五十艘四丈长的船只。
  另外,也招募下一百个船夫,他们都愿随着商会跑船!
  将军山一众百姓,也有二十人愿意跑船!”
  “甚好!”
  郭安十分满意,“如此,运送水泥沙石等物料,便交给船队了!
  吩咐商会那几个管事,工钱照旧,各算各的……”
  “是,老爷!”
  郭安连忙应道。
  随后,郭安再次与陶逸平几人,查看了一圈,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便返回定海侯府。
  而商会,则是开始动了起来。
  整个京师百姓们,便惊奇发现,往日连狗都不愿去的将军山,居然有人给他们铺建道路,还建桥!
  打探清楚之后,京师的百姓们,都不由满脸羡慕。
  将军山的那些蛮子们,祖上冒青烟了啊!
  外界的喧闹,郭安也听到一些。
  不过,也只是微微一笑,没去理会。
  将军山那些蛮子祖坟的青烟,这才刚刚开始冒起来而已。
  “郭侯!”
  突然,一道声音从屋外传来,郭安眉头下意识皱起。
  随即,一道壮硕的身影,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郭安无奈的起身,对着来人恭恭敬敬行礼。
  “微臣见过三殿下!”
  来人,正是朱棣家的老三,朱高燧。
  朱高燧微微摆了摆手,满脸期待道:“郭侯,可是给咱想好,适合咱经商的商会了?”
  郭安无奈道:“殿下,微臣这也才想了一日,怎么这么快就能想出来?”
  朱高燧一脸不信,“郭侯生财神通,外面那些庸官不知,但咱燕王府出来的人,谁还不清楚?”
  郭安更是无奈,“殿下,陛下还未给您封王,您手中不仅无人可用,也无钱可用,我哪怕是有天大的本领,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高燧两眼一眯,轻笑道:“郭侯,可有既不要钱,也不要人,就能赚钱的事?”
  郭安:“……”
  朱高燧则是静静的看着郭安。
  突然。
  徐勇带着一个内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那内侍看到朱高燧,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奴婢见过三殿下!”
  随后,便连忙对着郭安道:“小人见过定海侯!”
  郭安脸色一喜,急忙问道:“不知这位内侍驾临咱府上,可是有何要事?”
  那内侍连忙道:“定海侯,陛下急召!”
  “陛下急召?”
  郭安一怔,急忙问道:“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内侍连忙摇头,“还请侯爷恕罪,小人也不知!”
  郭安对着朱高燧微微拱手,“陛下相召,微臣不敢耽搁,还请三殿下见谅!”
  朱高燧道:“咱也随定海侯一同入宫!”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