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蹇义的震撼

  “哈好,蹇公如此尽职,我等自是不敢不从!”
  金忠与尚可周等人哈哈大笑道。
  对于燕国的治理,他们不仅自信,心中还颇有一份骄傲。
  蹇义满意的点了点头,思虑片刻,便问道:“蹇某刚进入此城之时,便观大街整洁,没有什么污秽之物,而所有燕国百姓所穿、所用、所言、所写……种种,皆为我大明之物,不知这些百姓是原高丽之人,还是从我大明迁徙而来的百姓?”
  听此,金忠与尚可周等人都是淡淡一笑,眼中满是自豪。
  儒家最早之时,孔圣人告诉过他的弟子,应有教无类。
  但是,随着儒家的发展,到了汉朝,儒家便想要教化所有人,不仅民间百姓要接受他们儒家思想教化,哪怕是君主,也要接受他们的思想教化。
  于是,从汉朝开始,儒家读书人在思想教化上的执念,便是越来越深。
  不过,哪怕儒家那些大儒如何努力,他们都只是在中原大地进行思想教化。
  至于超出中原大地的北方鞑子,还有东边的高丽、倭国,则是没有任何进展。
  而现在,他们这些仅仅只是秀才、举人功名的儒家读书人,则是成功在高丽国开展教化,甚至现如今高丽国有一半的百姓,都在接受他们的教化!
  因此,哪怕是面对着蹇义这个大明朝堂吏部左侍郎,他们仍是丝毫不怯。
  “好教蹇公得知,此燕国国都开城,原先只有九万人口,随着我等治理此地,此地现如今已有十六万人口。
  其中,我大明官吏武将商贾者,只有一万六千万人,剩余十四万人之中,有三万为新出生孩童,其中两万为我大明人的种,剩余一万孩童为燕国百姓的种……”
  “而现在,开城内十六万人,以言我大明言、写我大明字为荣,至少有两成燕国百姓,可写我大明文字,八成百姓,可在日常生活中,用我大明言语交谈……
  至于食物、衣裳、书籍,皆是从我大明运来之物……”
  “两成?这怎么可能?”
  听此,不由满脸惊疑。
  “诸位可知,我此次代表着陛下,诸位若是有一丝夸大事实,便有欺君之嫌?
  哪怕是在大明,会读书识字之人,恐连一成都没有!”
  金忠神色一正,一脸傲然道:“还请蹇公放心,此事一查便知,我等绝对不屑在此事上弄虚作假!”
  “可是,这怎么可能啊?”
  蹇义仍是满脸不敢置信,忍不住看向一旁的孙恪。
  孙恪缓缓点头。
  蹇义瞬间瞪大眼睛,“诸公是如何做到的?”
  “此事简单矣!”
  金忠一脸淡笑。
  蹇义眼角微微抽搐。
  金忠继续道:“当初,陛下还是燕王之时,因那高丽王王禹敢戏耍陛下,出尔反尔,陛下攻下开城。
  随即,便以长史策略治理高丽,也就是现如今的定海侯。
  在高丽,允许我大明燕山卫兵卒娶高丽女为妾,给其特殊待遇,制定身份铭牌,给高丽人送大量的大明启蒙书籍……并通告开城,所有人日后皆要说大明官话,谁若是学的最快,还有奖赏……”
  “竟是如此?”
  听完,蹇义不由再次瞪大眼睛,满脸震撼。
  “那位定海侯居然有如此治国之才?”
  “这是自然!”
  金忠微微点头,随即便有些惊诧的看向蹇义。
  一旁,尚可周与常过庭等人,也都有些怪异的看向蹇义。
  身为吏部左侍郎,居然不知侯爷之才?
  那位侯爷在藏拙?
  蹇义心中一禀,随即便再次问道:“不知燕国如今有多少州县?百姓几何?每年收税粮几何,税钱几何?商税几何?断案几何?……”
  尚可周朝着蹇义拱了拱手,道:“回禀蹇公,如今燕国有七十一州,三百二十一县,百姓五十一万户,二百四十余万口,今年可收税粮一百三十万石,税钱预计五百六十万钱,商税三十五万两银子……”
  “如此之多?”
  蹇义再次瞪大眼睛。
  他虽然是吏部左侍郎,但也知道一些大明税粮与税银的情况。
  哪怕是距离京师最近的宁国府、太平府、湖州府这些,百姓虽然不输于燕国,但是,在税粮与税银之事上,却是不及燕国的一半。
  虽然京察为四格八法,但税银与税粮则是占据最主要地位。
  再加上,金忠与尚可周等人在燕国有如此大的教化之功!
  可以说,还没轮到蹇义给燕国一众官员找茬,金忠等官员便给蹇义等官员一个下马威。
  甚至,还是让蹇义等人无话可说的下马威。
  接下来,一切便恢复正常轨道。
  虽然金忠与尚可周等人时不时还能给蹇义说出一些惊诧之事,但还都在蹇义的可接受范围。
  随后。
  金忠与尚可周等人便按例,设宴款待了一番蹇义等人。
  让蹇义等大明官员,又再一次见识到燕国的风土人情。
  一直又过了十日,燕国已经开始明显的寒冷了下来。
  金忠、尚可周、常过庭、陈寿、还有从各州挑选出的十六个主官,带着家人,乘坐六艘大船,往大明京师而去。
  燕国的官场,开始了巨大的变动。
  同时,燕国一众官员也都是满心期待。
  因为,按照此种情况来看,陛下与侯爷并未忘记他们。
  如此,他们慢慢的,也都可以被擢升回大明。
  虽然燕国自由,但他们所有人骨子里都还有一个念头,想回去大明,光宗耀祖!
  至于蹇义,则是一路上,都是在回想着,燕国所遇到的情况。
  ……
  另一边。
  在福建、广东、云南,则是发生一场大战。
  血流成河!
  整个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士绅官员,都是瑟瑟发抖!
  京师所有官员都为之震动。
  尤其是朱棣,直接在朝堂上朝着一众官员大骂。
  “看看,这就是尔等向咱信誓旦旦举荐的大明贤臣?
  大明的良善之家?”
  “居然敢暗杀咱大明的锦衣卫,暗中大肆制造假钞!”
  “勾结士绅商贾,贪赃枉法,盘剥百姓钱财,甚至是倾吐朝堂财物,死不足惜,死不足惜……”
  “此事,朕定要彻查!朕给大明官员涨俸禄,发放年终奖,是让大明一众官员恪尽职守,清正廉明,结果现在……”
  “朕心寒……”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