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郭安:陛下,微臣就偏心

  “大善!”
  朱棣大喜,虽然不是太懂,但也能听得出,那些矿山里面的金银与铜储量绝对不会少!
  “尔等此次立下大功了!”
  马和急忙道:“陛下,微臣不敢居功,这些都是定海侯告知微臣等人的地点!
  微臣等人并未出什么力!”
  朱棣轻轻一笑,淡声道:“让你向那些大臣隐瞒这些,也是定海侯交待给你们的吧!”
  “陛下明鉴!”
  一旁,自知逃脱不过的郭安,很是利索的站了出来,朝着朱棣拱了拱手。
  而马和则是没敢继续说话。
  郭安道:“陛下,微臣这么教导,是有一些私心存在,而且此事太子殿下也同意,还请陛下责罚!”
  朱高炽:“……”
  朱棣眼皮微微抽搐,郭贼居然用太子来顶锅。
  朱高炽无奈苦笑一声,也站了出来,对着朱棣行礼,请罪道。
  “父皇恕罪,这也是因为孩儿觉得老师所言有理!”
  “哦?”
  朱棣不由有些好奇。
  “郭……郭卿说了什么?”
  郭安道:“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马和与侯显、徐祥他们这些北平府老人,冒着生命危险,抛家弃子,九死一生,下西洋寻出的富贵之路,不能平白被那些外人得了去。
  哪怕是迫不得已,必须要给那些外人分上一些,但最好的地方,也应先由马和与徐祥、丘松这些人先选!”
  “先选?”
  闻言,朱棣眉头微微皱起,有些疑惑道:“郭卿,马和他们先选什么?”
  郭安讪讪一笑,不好意思道:“此次,是微臣斗胆,还未向陛下谏言呢!”
  “哦?”
  朱棣脸色一喜,顿时放下刚才的不快,问道:“郭卿又有何好的谋策?”
  郭安道:“回禀陛下,现如今船队下西洋收获这般丰厚,陛下可有开海打算?”
  “自是要开海!”
  朱棣不假思索的点头道,自从郭安进入他燕王府开始,他便喜欢上了阔绰的生活。
  不对,应该是他深深迷恋上了阔绰的日子。
  而现如今他是整个大明的皇帝,哪怕是他内帑的钱财不少,他也必须得赚更多的钱财,才能一直保持这般阔绰的生活,至少不会被朝着那些官员给掣肘。
  “那陛下要是开海了,便应会派兵,去镇守南洋与西洋那些关键的蛮夷之地与港口,尤其是拥有金矿、银矿、铜矿与香料、宝石多蛮夷之地!”
  “这是自然!”
  “如此,马和、侯显与徐祥、朱能、谭渊、丘松这些熟知南洋、西洋情况的将领,便会有机会前去做一方镇守都督!”
  听到这,朱棣与朱高炽等人,便顿时明白了郭安的意思。
  而马和与徐祥、朱能等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
  朱棣不由冷声道:“郭卿不怕朕说你结党营私?”
  大殿内的气氛骤然死寂起来。
  郭安脸色微变,满脸委屈:“陛下明鉴,微臣虽然有些偏心,但也为人之常情。
  微臣与马和、徐祥等人最为熟悉,关系也最好。
  他们冒着性命,带着船队下西洋,也是微臣建议。
  而且,微臣觉得,整个朝堂上,不知别的官员如何,但马和与徐祥等人对陛下定然是忠心耿耿,还都有将帅之才!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微臣都应偏向他们!”
  “呵呵……”
  朱棣再次冷笑一声。
  而马和与徐祥等人,则是满脸惊惧,侯爷怎的这般鲁莽?
  郭安微微低头,静静等待。
  他才不信,朱棣真的会生气,更加不信朱棣会觉得他结党营私,会忌惮他!
  他们官场比他有势力的权贵与官员太多了,哪怕他郭安联合北平府所有武将,恐怕也排不进前十!
  而且,他郭安就偏心了!
  反正,他坦荡!
  “你这厮倒是坦荡!”
  朱棣突然轻轻一笑,大殿内死寂的气氛骤然一轻。
  朱高炽与马和、徐祥等人,紧绷的身躯也下意识的松了下去,后背微微发凉。
  “还请陛下责罚,是微臣鲁莽了!”
  郭安也很是识趣的请罪道。
  “啧,你定海侯还会有鲁莽之时?”
  朱棣神情怪异的瞪了一眼郭安,便看向马和与徐祥等人。
  “马和、侯显,徐祥、朱能,谭渊、丘松……若是有镇守之机,尔等可愿带兵前往?”
  “微臣谨遵陛下之命!”
  马和与徐祥等人恭恭敬敬应道。
  “嗯!”
  朱棣微微点头,也没继续多说什么。
  ……
  京师城内。
  随着载满各种货物的船队陆陆续续停靠京师各个码头,再运往各个仓库。
  京师内的一众权贵、官员、士绅们,则也都开始四处打探。
  船队带回的好东西太多了。
  这些东西,陛下肯定用不完,必然会往出售卖。
  同时。
  很多人也都在有意无意的打探南洋与西洋的消息。
  只是,下西洋船队的兵将与匠户、医户……等人,还未回来。
  于是。
  南洋、西洋等海外的消息,只能先从徐辉祖、李景隆、暴昭、郁新、郑沂等重臣嘴中传出。
  然后,再从一众勋贵官员嘴中,传入那些士绅、商贾耳中。
  如此。
  海外南洋、西洋险恶的情况,便绘声绘色的在京师传开。
  瞬间。
  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还有几家士绅刚刚买的海船,也都急急忙忙高价售出。
  居然还赚了一些银两,那几家士绅高兴了很长时间。
  听到这些。
  郭安只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定海侯府的软椅上,满脸悠闲,嘴角淡笑。
  海贸商会又可以多赚一些银两啊。
  奉天殿内。
  朱棣则是额头一黑,那些听风便是雨的怂货。
  不过。
  在看到面前桌案上的厚厚几本账册,朱棣嘴角忍不住微微咧开。
  十一万斤的金块、器物,四万斤的白银……
  香料两千箱,胡椒一万箱,宝石一千箱、象牙一百箱……
  郭卿所言果然没错,那些蛮夷虽然愚昧,但宝贝却是不少!
  可惜。
  宝贝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让马和与徐祥等人,再次带着船队,去几次西洋与南洋,他内帑必然能再多上一些银子。
  他也可以像父皇那般,给朱高炽那小子攒下足够的银子。
  可惜。
  那些蛮子又傻,还宝贝多。
  朝中那些人,肯定不愿让这些财物,都进入他的内帑。
  尤其是郁新那老货……
  户部一众官员都不会好东西!
  不过。
  一支船队赚钱,远远不如成千上万的船队赚钱的好。
  给户部分一些商税,堵一堵朝臣的嘴便好了!
  只需派一些对他忠心的兵将,悄悄的将南洋与西洋那些金矿、银矿、铜矿都挖回来,放进他的内帑便可!
  越想,朱棣心中越美。
  船队这次带回的各种海外珍宝奇物,还是远超朱棣的想象。
  一直用了半个月,那两百多艘海船上的货物,才都搬运来京师。
  在这期间。
  京师内一座特殊的拍卖院子,也快速的修缮了出来。
  朱棣对着郭安说道:“咱听说,郭卿要让海贸商会来拍卖船队带回的那些珠宝奇物?”
  “回陛下,正是如此!”
  郭安微微点头。
  朱棣不由眉头微微皱起,有些担忧,“这么多奇珍珠宝放在一起,如何能拍卖出高价来呢?”
  郭安轻轻一笑,十分自信。
  “回禀陛下,这么多奇珍珠宝放在一起,自然是拍卖不出高价。
  但是,距离开海,距离下一支船队前去南洋,再返回大明,至少需要一年之多的时日。
  微臣先准备拍卖一些,若是那些士绅商贾想要压价,微臣便隔上半个月,或是一个月,进行一次拍卖……
  微臣就不信,那些士绅商贾们,还敢联合起来压价!
  若是那般,微臣也不惧,正好咱海贸商会在大明各个州府,开上一些铺肆,专门售卖这些奇珍之物……”
  朱棣两眼一亮。
  “此计甚妙!”
  最重要的是,这些断断续续拍卖下的钱财,并不会太显眼,也就不会招惹郁新那些老货得红眼病!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