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朱高燧回京

  第633章 朱高燧回京
  “大好事……不要想了,不要想了……哈哈哈,终归是我家奢求了……”
  出了定国公府大门之后,谢泰清满脸悲苦的喃喃轻笑一句。
  随即,在老仆的搀扶下,便往客栈而去。
  府内,郭昂小心翼翼说道:“老爷,这般拒绝谢老爷子,是否有些有碍老爷或是郭家的名声?”
  “无妨!”
  郭安丝毫不在意,“能知道内情者,皆也会知,当年谢家与我之事!
  我来京师多少年了,他谢家一直毫无动静。
  现在,他谢家落难了,却是想起我来了?
  此种大好事,我都不敢想,他谢家居然敢登门?”
  “此事传出去,公道者,自会站在我这边。而若是不公者,也不必理会……”
  “是,老爷!”
  郭昂点头应道。
  郭安又道:“你再派人,将此事告知一下父亲!”
  “是,老爷!”
  郭昂再次应道。
  两日后。
  谢泰清带着那六大箱财物,急匆匆的离开京师,坐上大船,往南昌府而去。
  京师,之前的任何关系,都不敢收他的礼物。
  甚至,还有些直接闭门不见。
  他们谢家没救了,南昌府的几大士绅之家,也没救了。
  一路上,谢泰清便都是着急如焚。
  同时。
  京师上下,也都是知晓了,南昌府谢家与定国公府之间的各种关系与纠纷。
  自然,一个个心中,也都是感慨万分。
  “愚不可及,郭谢两家那么好的关系,却是一次愚见,结果成了这般模样……”
  宫内,听完亦失哈的禀报,朱棣冷冷一笑。
  “陛下所言极是,定国公如此人物,他谢家居然敢看不上?”
  亦失哈也十分认同。
  朱棣又道:“南昌府那些士绅与那两家商贾之间,到底如何了?”
  闻言,亦失哈眼孔一缩。
  “还请陛下恕罪,奴婢不敢隐瞒陛下,此事说来,那两家商贾仗着陛下给其撑腰,做事嚣张了些。
  而南昌府那些士绅,在当地也不是好惹的……”
  “哼!这些商贾……”
  朱棣冷哼一声,随后便对着亦失哈说道,“此事,当秉公处理!”
  “奴婢遵旨!”
  亦失哈急忙应道。
  早在打听到,那谢家与定国公有一些关系之后,他便没敢轻举妄动。
  要不然,谢泰清根本没有机会,能来到京师。
  而南昌府那些士绅,也根本没有机会,可以存活到这会。
  不过。
  现在,看清了定国公对谢家的态度,这个案子,便可以结案了。
  半个月后。
  南昌府,五个士绅之家,张、王、钱三家,因勾结官员,欺压百姓,肆意杀害百姓,全家抄没,诛灭首恶,其余家人全部被流放。
  至于剩余的曹家与谢家,只是家中极个别的犯有大错的恶徒,被杀。
  并且,罚没一大半的家产。
  两家,至少保全了下来。
  消息传到京师,只有一些人感到惊诧,剩下的大部分官员士绅,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并没有对他们这些士绅赶尽杀绝的意思!
  很快。
  京师一众权贵与官员,便顾不上理会这些。
  因为。
  距离京师最近的楚王与周王,已经开始进入京师。
  其余大明藩王,也已经到了路上。
  不出几日,必然也都会进入京师。
  对此,京师上下,如临大敌。
  尤其是礼部,从上到下,更是紧张至极。
  这些大明藩王,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伺候的一群人。
  不过。
  好在有着前几个月,刚刚削了代王之爵之事,这些藩王们,一个个都还算老实,不敢做出太过之事。
  京师一众权贵,顿时一个个都松了一口气。
  只可惜,还没等这些权贵们高兴两日。
  随着一支挂着赵字旗帜的船队京师京师码头,整个京师权贵,再次满脸凝重。
  “赵王回来了?”
  “赵王回来了!……”
  不到半日功夫,这道消息,便传遍整个京师上下。
  所有官二代,权二代,都很是自觉的躲进自家大宅内。
  京师大街上,直接清净了不少。
  “朱高燧这小子,居然被京师的权贵官员们,这般害怕?”
  周王朱橚刚刚从一座大澡堂出来,看到大街上这一幕,不由满脸惊愕。
  一旁的护卫,则也是满脸惊诧。
  哪怕是在开封府,王爷出行,都没有这般状态。
  而造成这一切的周王朱橚,已经带着一众手下护卫,还有十数箱金银珠宝,一脸喜色的进入皇宫。
  “孩儿见过爹!”
  奉天殿内,看到出现在面前的自家幼子,朱棣脸色大喜。
  随即,起身,盯着朱高燧看了半晌,才有些感慨道。
  “黑了,也瘦了,但成熟稳重了不少!”
  “还请爹放心,孩儿早已不是之前的赵王了!”
  朱高燧一脸傲然道。
  “嗯?”
  朱棣瞬间又看到了,之前在京师当霸王的朱高燧,忍不住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小子给咱说说,你为何不是之前的赵王了?”
  朱高炽道:“爹,孩儿有大军,有钱,还有地盘。孩儿海外赵国的那一处港口,每个月都能给孩儿带来数十万的钱财进行!”
  朱棣淡声道:“那还有咱的一半!”
  朱高燧:“……”
  静静的看了半晌朱棣,朱高燧突然洒然一笑。
  这让朱棣一惊。
  “爹,孩儿知道!”
  朱棣:“……”
  朱高燧道:“爹,孩儿总算体会到,为何定国公不贪恋权势了!”
  朱棣更是好奇,“为何?”
  “因为没意思!”
  朱高燧直接说道。
  朱棣眉头皱起,“没意思?”
  朱高燧道:“爹,您要是体会过,给一个蛮夷之国,带去知识,给他们带去粮食,武器,还有各种先进的技术,让他们视伱为师……
  将一个荒芜贫瘠的蛮夷之国,按照自己的意图,一步一步开始建造成自己想象中的王国!”
  “这种成就的满足感,是任何人都体会不到的……”
  朱棣愣了一下,随即便直接开口说道:“咱不就是如此?”
  “这……”
  朱高燧顿时愣住。
  朱棣顿时哈哈大笑。
  这时,一道胖壮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三弟回来了?”
  正是皇太子朱高炽,在听到朱高燧入宫之后,便一脸急忙前来奉天殿。
  “见过大哥!”
  时隔这么久,再一次见到朱高炽,朱高燧也是满心欢喜。
  朱高炽再次认真的盯着朱高燧看了几眼,也是满脸喜色:“这一年,老三成熟多了!”
  朱高燧道:“大哥不知,海外,是那般大,有大片的土地,等着我去征服……”
  过了一会,朱棣想起什么,便出声打断兄弟二人的叙旧,出声说道:“行了,既然回来了,就去看看你娘。你出去这么多久,你娘对你可是日夜担心!”
  “是,爹!”
  朱高燧连忙应道。
  随即,三人便往后宫而去。
  见到朱高燧,徐皇后又是满心欣喜。
  当夜。
  朱高燧便在徐皇后宫内,用膳。
  ……
  第二日。
  朱高燧便急匆匆来到定国公府上。
  看到出现在自个面前的朱高燧,郭安忍不住眼尾微微抽搐,这个祸害怎么回来了。
  “见过赵王殿下!”
  “定国公莫要多礼!”
  反倒是朱高燧,对于见到郭安,满心喜悦。
  甚至是感激。
  “定国公,你果然没有骗我,在海外,真是遍地黄金……我赵国那海港只是建起不到半年,很多房屋都还是木头屋子,那些商贾,也都是争抢着要,现在一个月,至少可以赚三十多万两银子呢……”
  “而且,你是不知,很多海外蛮夷手中的宝石、香料还有黄金这些宝物,多不胜数,一斤黄金换取一斤食盐,甚至是一斤黄金换取一两白糖……”
  “我只需稍微给那些蛮夷展示一下火器的威力,那些蛮夷便对我五体投地,将我当做天神,不敢有丝毫不敬……”
  郭安静静的听着。
  朱高燧一直说了半晌,最后说的口干舌燥了,这才停了下来。
  看到郭安那满脸淡然的神情,忍不住满脸惊疑。
  “定国公,你为何不惊诧?”
  郭安道:“赵王殿下,这些事,我早就知道啊!”
  “定国公早就知道?”朱高燧更是惊诧。
  郭安微微点头,“要不然,我为何会建议赵王殿下,去带兵出海,攻下一片番国?”
  “也是!”
  朱高燧想了想,也不由微微点头。
  郭安一脸轻笑。
  朱高燧又突然看向郭安。
  “定国公,我听说,你让海贸商会带回的玉米与番薯,极其美味?”
  “正是!”
  郭安微微点头。
  “不知定国公可否让我也品尝一番?”
  朱高燧满脸期待的看向郭安,“若是味道真有母后所言的那般香嫩甜美,我回去赵国之后,便去派人,给定国公再收取大量的玉米与番薯!”
  郭安也没拒绝,“现在只能吃食玉米!”
  朱高燧一脸疑惑,“番薯为何不能吃食?”
  郭安道:“我府内并没种植番薯,而城外试验田的番薯,被陛下派遣宦官还有禁卫紧紧看着,另外城外的番薯,也还未成熟。”
  “原来如此!”
  朱高燧微微点头,随即便再次说道:“如此,还请定国公让我品尝一番玉米!”
  “赵王殿下稍等!”
  说完,郭安便朝着一旁的郭昂吩咐道:“去后花园,寻上几根较嫩的玉米,煮熟之后,给我与赵王殿下端上来!”
  “是,老爷!”
  郭昂微微躬身,应了一声后,便快步走了下去。
  郭安又对朱高燧说道:“玉米煮着最好吃的时候,就这么短短十几日。
  太嫩了,煮熟不会有什么味道。若是太老了,煮熟,便是硬邦邦的,更不好吃。
  现在,这一次,应该是最后一次吃煮玉米了,殿下这次回来,正是时候!”
  朱高燧道:“如此,咱还正赶上啊!”
  “正是!”
  郭安微微点头。
  “哈哈哈……”
  朱高燧直接哈哈大笑。
  郭安也只是静静的看着朱高燧,并未多说。
  半晌。
  朱高燧莫名的感觉有些不对,停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定国公好像兴致不大好,莫不是不欢迎我?”
  郭安:“……”
  一来,就要糟践他的玉米,能欢迎?
  “殿下多心了,我只是喜欢倾听!”
  “倾听……”
  朱高燧若有所思。
  随后,便再次问道:“定国公,我听说父皇将代王的王爵给削了?”
  “正是!”
  郭安微微点头。
  朱高燧又问道:“父皇是不是想要逼迫那些藩王,都带兵出海攻打番国?”
  “应该不是!”
  郭安缓缓摇头。
  朱高燧问道:“那是为何?”
  郭安道:“回殿下,我也不知!”
  朱高燧一脸不信,“定国公最是知心思,怎么会不知父皇此次之意?”
  郭安眼皮再次微颤,“那应是代王无道,三番两次不听陛下谕旨吧!”
  “是有此原因……”
  朱高燧微微点头,随即便再次问道:“那父皇为何此次,还召集大明所有藩王入京呢?”
  郭安道:“陛下好长时间没见过自己的兄弟侄儿,趁着年关,见一见也是合理的!”
  “合理!”
  朱高燧缓缓点头。
  “定国公,你说父皇此次,会不会趁机……”
  郭安脸色微变。
  “殿下,玉米来了!”
  “玉米这么快就好了?”
  朱高燧的瞬间一脸惊喜。
  连忙往屋门口看去。
  果然,郭昂手中端着一个瓷盆,里面的热水里放着两根玉米,缓缓走了进来。
  嗅,嗅……
  朱高燧一脸喜色的看向那瓷盆。
  “这般异香?”
  “殿下请!”
  郭安舒服熟练的捞出一根玉米,直接啃了起来。
  “这般简单?”
  朱高燧再次一惊,随即也学着郭安的动作,吃了起来。
  一口下去,眼睛直接瞪大。
  嘴里的速度,更是加快了不少。
  很快。
  一个玉米便直接吃完。
  而郭安,还在慢慢吃食。
  看的朱高燧眼馋至极。
  又过了半晌,郭安终于吃完手中玉米。
  朱高燧急忙道:“定国公,此玉米居然如此香甜,可否再给我煮上几颗?
  这一颗,根本不足解馋!”
  “没了!”
  郭安直接摇头。
  朱高燧满脸不信,“没了?定国公莫要这般骗我!”
  “真没了!”
  郭安继续说道,“后花园的玉米,只有那么些,这半个月,我吃了不少。
  剩下这些,也都开始干硬熟透,赵王殿下吃食之时,也应该感到,有些硬了!”
  “……”
  朱高燧忍不住闭眼回味片刻,惊诧道:“如此嫩甜,还硬了?”
  “嗯!”
  郭安微微点头。
  “可惜了!”
  朱高燧忍不住再次问道:“定国公,我用一大箱金银珠宝换十颗玉米,可否?”
  “殿下,真的没有了!”
  “五颗玉米!”
  “……”
  “一颗!”
  ……
  看着郭安那一脸坚定的神色,朱高燧一脸无奈。
  哪怕是出了定国公府,朱高燧也是满脸愤愤。
  “不就是一颗玉米,一箱金银珠宝都不换?”
  “凭什么这般珍贵?”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