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晋王周泰安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正文第347章:晋王周泰安这个计划,其实是长平公主早就想好的。
  之所以迟迟不曾执行,就是因为李长空!
  整个大乾,唯二让长平公主忌惮的武勋,便只有中山王刘恭和李长空!
  刘恭是因为少年从军,直至今日,已经树立了偌大的名头!
  个人也是武道好手!在军中更是威望十足!称之为大乾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也不为过!
  但,对于刘恭,长平公主其实也没太担心。
  因为北元的关系,刘恭已经被彻底锁死在山海关了!
  特别是近些年来,拓跋天汗突然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服三部,一统草原后!
  再加上大乾和拓跋天汗有杀父之仇,所以刘恭压根就不敢离开山海关。
  否则,这座雄关怕是用不了几天,就要彻底沦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恭对于西晋的威胁,无疑已经降低到了极点!
  可偏偏,大乾又出了个李长空!
  此人,才是让长平公主踌躇不前的原因所在!
  李长空固然没有中山王一般百战百胜的统兵之能,自身也没什么武力。
  但自从此人“开窍”以来,做出的一系列事情,无一不让人瞠目结舌。
  更是在刚刚及冠的年纪,就被封为大乾正四品征西将军!
  要知道,大乾武勋升职按的可是祖制!也就是实打实的军功!
  这样的升迁速度,当真是百年难得一见了!
  所以,自从听闻李长空之名后,长平公主便知道,此人将会是西晋一统东陲三国的最大障碍!
  这就是她为何如此看重李长空,甚至为了他,愿意放弃百万石粮食、十万匹锦绣以至于二十吨铁矿的原因!
  当然,还有些她个人的因素在里面,这个不提也罢。
  现如今李长空已经被她哄骗到了西晋,那么...她预想中的大计,将再无阻碍!
  “彩云,带贵使先回驿站歇息,本宫要进宫面圣!”穿过繁华的街道后,长平公主对一旁的彩云如是说道。
  彩云点了点头,遂领着李长空便朝着晋都城的驿馆走去。
  长平公主则是径直朝着皇宫而去!
  ……
  片刻后,大晋皇宫。
  晋王周泰安看着台阶上站着的大皇子周兴和七皇子周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大皇子周兴乃是周泰安的嫡长子,为人稳重,平日里能帮助周泰安处理诸多国事。
  而七皇子周铭则是周泰安若干子嗣中,最为机敏的一个,也深得其喜爱。
  只不过,却机敏过了头,总爱耍些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只能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皇子也一样,看似稳重,实则尤好美色。
  这一点周泰安平日里还没发现,也就今日,有人通传于他,说在大皇子府中发现了不少娇妻美婢。
  这可和大皇子之前一直营造出的正人君子,不近女色的形象大相庭径!
  当然,周兴也试图为自己辩解,结果却被周泰安一句“你房中的娇妻美婢总不会是给护卫家仆享用的吧”怼得哑口无言。
  最为关键的是,这娇妻美婢若是名正言顺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他强抢而来的良家女!
  还好周泰安发现的早,及时把消息压力下来,否则这事儿要是传到民间,大皇子的名声算是废了。
  “你们呐,就没一个能让朕省心!”
  “就不能与你们的皇姐好好学学?”
  “她虽是一介女流,但这些年来,咱们大晋几乎全靠她!”
  “朕是身体年迈,做不得什么事儿了。”
  “但你们可是正值壮年的大好男儿!”
  “却还比不过你们的皇姐,传出去了,是何等的丢人现眼!”
  周泰安越说越起劲,却全然没有注视到,周兴低下的头颅中,那一抹一闪而逝的不甘,以及怨恨!
  周铭倒是一脸吊儿郎当,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他自己不如皇姐,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父皇,皇姐这样的奇女子,放眼整个四方诸国都不见得能找出第二个。”
  “您让我们和她比,这不是难为我和大哥吗?”周铭撇撇嘴,如是说道。
  “你!逆子!”见周铭还敢顶嘴,周泰安便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作势欲打。
  周铭见状,急忙躲在大哥周兴身后。
  “逆子,速速让开,否则朕连你一起打!”周泰安怒道。
  然而,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通传太监的声音:“长平公主请求觐见!”
  “长平回来了!”周泰安一听这话,脸上怒色如同遭遇阳光的白雪般,瞬间消融。
  摆了摆手,道:“你们这两个丢人现眼的东西,每人禁足十日,还不快下去?”
  周铭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转身就走。
  见周兴还站在原地,便又折返回来,扯了扯其胳膊,道:“大哥,走了。”
  周兴见状,这才回过神来,眼眸中的异色一闪而逝,点了点头,朝着周泰安恭敬行礼后,这才跟着周铭一起离去。
  若是以往的时候,周兴这么做,周泰安会很高兴。
  因为这是守礼数的表现!
  但现在,他却是暗暗摇头。
  他也是今日才知晓,自己这个大儿子,怕是心机深沉。
  谁知道这一幕,又是不是他装出来的呢?
  片刻之后,两位皇子离去,而一身戎装,甚至来不及卸铠甲的长平公主,则是走进了大殿。
  “儿臣见过父皇!”长平公主即便穿着甲胄,也不忘行礼。
  这让周泰安龙颜大悦,道:“此去大乾,如何?”
  “幸不辱命,已将李长空带回!”
  “很好!那我们的计划,便可以开始实施了,大乾付出了多少钱粮?恰好用这笔钱粮还招募且训练士卒。”周泰安笑道,显然,他是知道长平公主对于东陲三国局势的谋划的。
  “回禀父皇,大乾给了两百万石粮草、二十万匹锦绣以及三十吨铁矿。”
  “有些少了。”周泰安略微皱眉,不过随即便又摇了摇头,道:“不过也无关紧要了,只要能一统东陲三国,这些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长平你确定李长空此人不杀?”
  “朕可听闻,此子乃是忠臣,跟那位新上任的大乾昭武帝一条心!”
  “一年时间,怕是难以归心。”
  长平公主闻言,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