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顾家老宅

  回顾家小院的路上,村长便把官府给的补贴金塞给了苏末,足足二两银子。
  村民们已经在给陈辞海家修缮屋顶,四下无人,村长小声提醒道:
  “县令大人得知你家孤儿寡母,唯一的住处坍塌,心生怜悯,多给了一两银钱。
  你好生收着,若旁人问起,便说是一两银子。”
  苏末心领神会,里面怕是少不了村长的手笔。
  “多谢村长,我晓得的。”
  陈辞海那边很快就弄好了,只是苏末这处院子倒是犯了难,塌成这样,只能重建。
  重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事的,苏末咬咬牙,开口让他们帮忙把家具之类的东西挖出来就行。
  随后又有些难为情的看向村长。
  “我这情况您也看见了,重建没十天半个月的可不行,若是搭个棚子,大人尚可就将,就怕三个孩子受寒起热。
  我这次去湖州府,也想法子挣了些银钱,您看看村里可有多余的院子,我租一段时间,等这院子建好再搬回来。”
  之前就有修缮院子的打算,奈何囊中羞涩,一拖再拖,如今塌成这样,正好重新建一处院子。
  村长却一脸古怪地看向苏末。
  “院子是有,只是年久未修,这次多多少少有所坍塌,倒是你家那老宅子依旧屹立不倒。
  你若是不介意,愿意搬回去,这银钱,还按当初的价格,若是银钱不够,可以先打张欠条。”
  苏末怔凝片刻,脑海回忆起来。
  落山村人口多,这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
  有人时运亨通,发家后举家搬到县城定居,这乡下的院子就空了出来。
  有的人房屋破烂,又或者是家里添丁,住不下了,便将没人住的院子买了去,稍加修缮就可以居住。
  毕竟重建一个院子费时费力,就算普通的黄泥的小院,各项开支怎么也得七八两银子。
  大雍朝国泰民安,物价自然也不会太高,猪肉二十文左右一斤,白米七文钱左右一斤,盐金贵些,但有官家掌控,最高也才二十文钱一斤。
  一两银子对于日常开销上,购买力十分了得。
  若是自给自足的人家,一家四口的一年开销也才四两银子左右。
  落山村特殊些,虽不买肉食,只买米面之类的,但因为靠近海边,每年的房屋维修,船只维修,海神祭祀……杂七杂八的,一家四口一年开销得十来两银子。
  这也是为何落山村的村民们明明捕鱼能挣不少银子,日子却依旧过得捉襟见肘。
  是费时费力花七八两银子建个房,还是同样七八两银子买个房,不用想也知道怎么选。
  原身当初因为入不敷出,不得已将老宅子卖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和这处小院。
  顾家的老宅子可是青砖瓦房,若非地方偏了些,早就被那几个族老买去居住了。
  但对苏末而言,那个位置却是再好不过。
  顾家的老宅子同这方小院一样,靠近西山,严格意义上,是在山脚下。
  苏末想,到时候可以把四周的土地都翻一翻,种种菜,养些鸡鸭,最好是再挖条小溪流下来,取一段,用竹子编个篱笆拦住。
  养十来尾淡水鱼,再去摸些田螺撒在溪水里养着,届时菜完全自给自足,能省不少银子。
  收敛思绪,苏末果断应了下来,打欠条自然是不用的,她有银子。
  眸光扫过在帮忙挖家具的村民们,苏末默了默,左手抱进顾杏年,抽出右手比了个数,压低声音道:
  “我也不瞒着您,这次去湖州府,挣了这个数。
  所以这院子我打算直接买,但我家孤儿寡母的,怕有人见财起意。
  人心不古,谁知会不会有人眼红,杀人劫财,还望您行个好,对外说是打了欠条买下来的。”
  村长皱了皱眉,指腹摩挲着拐杖,没有吭声。
  苏末见状,顿时有些拿不准,想了想,又添了一把柴。
  “上次跟您说过的杂记,我找到了。
  只可惜店家不愿意买。
  我磨了半天嘴皮子,终于说动店家行个方便。
  掌柜的借我浏览半日,将那改善之法都记在脑中。”
  她说话大喘气似的,一段一段的说,使得村长脸色来回变化,最终没好气地笑了。
  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这苏氏不愧是受过女先生教导过的,浑浑噩噩多年,脑子依旧好使。
  “你都这番说了,我若是拒绝,岂不是不知好歹?”
  村长挺直了腰杆,所非苏末瞧清了他眼底的笑意,定是以为村长动怒了。
  苏末浅浅一笑,没有接话。
  而是道:“待乡亲们帮忙把家具挖出来,我便带着三个孩子过去您那把这房子定下来。”
  顾平安听着自个娘亲和村长爷爷的话,只觉得满头雾水。
  倒是顾锦年,眸光幽幽,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房子虽然塌了,但那些柜子、梳妆台的都没怎么损坏,竹床也好好的,倒是架子床的顶被砸穿了,洗脸架断了一条腿。
  家具上也都沾染了黄泥,遮掩了精致的花纹,土里土气的。
  厨房那边的两个铁锅也挖了出来,还有放了米面的缸,非常意外的没破,也被挖了出来。
  除此之外,还挖出好几个竹篓,都是苏末自个编织的。
  那些用陶罐装着的油盐酱醋就没那么好运气了,陶罐破碎,调味品都混在泥土里,想找也找不出来了。
  修缮房屋是人都是自发来帮忙的,不收银钱,苏末自然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
  好声好气的同他们道谢,目送他们离去,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份情,琢磨到时候搬去老宅子后摆宴请两桌,就说是庆祝下乔迁之喜。
  她这人真是不喜欢欠人情。
  乡亲们都走的差不多了,顾杏年也在苏末怀里醒了过来。
  只是吓到了,对苏末格外的依赖,一双手紧紧的攥住她的衣裳,怎么也不肯松开。
  左右苏末也没打算放任三个孩子留守在这片废墟,至于家具,只要不是缺心眼,都不会动那种心思。
  苏末抱紧了些顾杏年,给足了安全感,领着顾平安和顾锦年往村长家去。
  小院成了废墟,苏末便折算成银子,一并给了村长。
  村长一开始还有些不愿意收,到底顾家那小院子是天灾才导致坍塌的。
  苏末却不是贪图一时便宜的人,态度十分强硬,村长见状,不再多言,直接按照苏末说的算。
  付了钱,拿了房契地契和钥匙,便是去老宅子,今夜总得有个住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