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0章 泰山封禅?大侄子你被忽悠了!

  武陵楼。
  戏台上,正在上演《西厢记》
  主角红娘,正是陈圆圆所扮。
  人丽如花,似云出岫,水袖轻舞,声若天籁,莺声呖呖。
  台下一众看客,听得如醉如痴,看得两眼放光,如着魔了一般。
  正对戏台,有一座专门用于观戏的楼阁。
  楼阁窗户被一层纱帘遮挡,看不到里面的人。
  从纱帘的缝隙中,却有一支单筒望远镜探出,正对着台上的陈圆圆。
  这一幕,显得极为怪异。
  楼阁内,崇祯看着聚精会神偷窥……不,观赏的云逍,不由得目瞪口呆。
  忙完献俘礼之后,崇祯决定好好放松一下。
  他也听说了田弘遇敬献陈圆圆的事情,听说陈圆圆美若天仙,不由得有些心痒难耐。
  于是邀请云逍,一起前来武陵楼看戏。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
  叔父嫌距离太远,看不真切陈圆圆的容貌。
  竟然向侍卫找来窥筩(望远镜的别称),把陈圆圆朝死里瞅。
  这还是不好女色的叔父吗?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附耳低声说了几句。
  崇祯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心里一阵恼怒。
  该死的田弘遇,把陈圆圆献给朕。
  皇后不答应,你可以等朕回来后,再偷偷地献啊。
  竟然转手又献给了叔父!
  这不是要挑拨叔侄之间的关系吗?
  这时云逍收回望远镜,叹了一声: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果然是色艺无双!”
  他那样盯着陈圆圆,纯粹是因为好奇。
  想仔细看看,这个青史留名的女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绝对没有为色所诱的意思。
  崇祯闻言,心中一动。
  莫非这个陈圆圆,也是叔父推演天机中,关系江山社稷的人物?
  “叔父既然中意陈圆圆,何不收入清华园中?”崇祯笑着说道。
  云逍瞪了一眼过去。
  在你心目中,叔就是那么好色的人?
  见到漂亮女人,就直接据为己有?
  再说了。
  陈圆圆如今才十四岁。
  自己又不是牲口,怎么能下得了嘴?
  等以后……以后也不会下嘴。
  “我听说,衍圣公府上奏,让陛下封禅泰山?”
  云逍将话题转移到朝政上。
  “是有此事,朝中多有大臣附议。”
  崇祯答道,心中颇为得意。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神乎其事、无比隆重的盛典。
  表示帝王受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向上天报告帝王的赫赫功绩。
  因此自古以来,只有大功伟业的帝王,方可封禅。
  秦朝以来,正式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帝王,共有五代九家。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汉光武帝刘秀。
  汉章帝刘炟。
  汉安帝刘祜。
  隋文帝杨坚。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最后一位,就是不要脸的宋真宗赵恒。
  这货在位期间,不能说是毫无建树吧,最起码也当的上是无所作为。
  并且他还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
  有史以来,在有利的局势下和敌人签订盟约,这货也算是蝎子拉屎,头一份了。
  就这败家货,居然还堂而皇之地去泰山封禅。
  他也算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
  后世的皇帝因为耻与他为伍,之后就再也没有皇帝进行封禅了。
  如今大明北疆隐患尽除,崇祯又御驾亲征,平定了辽东,国事又蒸蒸日上。
  这时候崇祯去泰山封禅,倒也有那个资格。
  封禅泰山是帝王的最高荣誉,崇祯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云逍‘呵’了一声,漠然说道:“衍圣公府,居心叵测!”
  崇祯不解地问道:“叔父何出此言?”
  “衍圣公府这么做,无非是想在皇帝的脖子上,套上一根绳索罢了。”
  云逍一语道破衍圣公府的意图。
  封禅,是君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
  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
  泰山虽然是道教名山。
  然而泰山封禅,却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皇帝要想向上天表功,是不是必须遵从儒家的礼制?
  礼制,就是限制皇帝的绳索,也是制衡皇权的屠龙术。
  如今崇祯越来越不受束缚,屡屡做出突破礼法的事情。
  这次班师回京,甚至说出‘一言定礼法,也可以一言废之’的话来。
  大臣们借封禅泰山为由,目的就是重新给崇祯的脖子上套牢绳索。
  “若非叔父提醒,我险些自误!”
  崇祯如醍醐灌顶,心中一阵后怕。
  搞了半天,文官们竟然暗藏这样的祸心。
  太阴险了!
  若不是叔父慧眼识破。
  自己兴颠颠地把绳子往自己脖子上套,还得念他们的好。
  朕这辈子,最恨的事情,就是在脖子上套绳子!
  同时崇祯的心里又有些小小的失落。
  泰山封禅,真的是很诱人啊!
  云逍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泰山封禅,格局小了点。”
  崇祯不解地看过去。
  云逍接着说道:“泰山封禅,帝王以天子身份,向上天表述功劳,本就落了下乘。”
  崇祯越发不解。
  王承恩心中掀起阵阵惊涛。
  跟皇帝说这些,除了云真人,也没谁了。
  “自汉代以来,皇帝自称其权力出于天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巩固皇权。”
  “而儒家也以天子尊皇帝,正是为了用天命和礼制,来约束和压制皇权。”
  “我以为,当今皇帝的志向,不应局限于做天子,而是跟秦始皇那样,比肩三皇五帝的人皇!”
  云逍风轻云淡的一番话,如同惊雷。
  崇祯一震,急声问道:“请叔父明示!”
  “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币同质,衡同制,这才有了后世的华.夏大一统,他也被尊为千古一帝,被后世赞叹!”
  在云逍心目中,有史以来,千古一帝只有秦始皇。
  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二,与秦始皇相比,都差了点意思。
  “当今皇帝,若是能让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疆土,让世界万族,习我华.夏之礼,说汉语、写汉字。”
  “这样的功绩,将盖过历朝历代的帝王,甚至胜过始皇帝,千秋万代称颂!”
  “这样的皇帝,又何须上天来认可,又何必搞什么泰山封禅?”
  云逍继续忽悠……不,谆谆善诱。
  崇祯的目光灼灼,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