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杀手正月

  夜幕降临的时候,元博终于将自己租住的小院彻底打扫了一遍。
  之前都是前身留下的生活痕迹,即便只是换了个灵魂,他也觉得要改变一下。
  但改变并不大,只是稍微移动了家具的位置。
  至于那口箱子,元博看似并没有怎么去动,反而是找来另外一把锁将它重新锁上。
  而所谓的未婚妻,恐怕是上官玉清“寻仇”而来,为了掩饰身份杜撰出来。
  那位老实的房东信以为真,为她打开了门,这才有了上官大小姐可以施展“杀人秘技”的机会。
  舒展了一下筋骨,元博刚想去厨房弄点吃的,却见崔三提着一只烧鸡和一瓶老酒,找上门来。
  “头儿,一起?”
  崔三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酒肉。
  元博乐于至此,坐到饭桌前,两人大快朵颐。
  咬了一口鸡腿,元博问道:“魏国公府那边怎么样?”
  崔三喝了一杯酒,回道:“上官锦被抄家后,府邸就被禁卫接管了,寻常人很难进去。属下在外围守了半天,见到进出的人都没什么特别,清一色的禁卫军。直到准备离开的时候,你猜谁来了?”
  “是谁?”
  “惠贵妃!”
  听此,元博沉默,心中思虑。
  公主失踪当天,这位惠妃给公主写了一封信,然后公主就出事了。
  有一点让元博想不通的是,同样住在宫里,宫女太监一排排,她们为何要写信联系?
  即便是有涉及隐私的事情,也大可见面详谈,写信反而更容易暴露,惠妃为何这么做?
  再者,上官锦如今失势被囚,朝廷百官都对之趋之若鹜,惠妃却毫不避嫌,直去国公府想要干嘛?
  这不禁让元博再次对这位惠妃感兴趣起来。
  顿了顿后,说道:“好,想办法弄清楚惠妃去国公府做了什么,越详细越好。”
  崔三应是。
  随后,两人吃完东西,便要各自回去休息。
  元博将崔三送到院门口,忽然道:“三,把你身上的响箭给我,这两天我可能有些麻烦。”
  崔三皱眉,一边取出身上的大理寺响箭,一边问道:“头儿有什么麻烦?”
  元博笑道:“没多大事儿,我大概能自己处理。若有意外,你们看响箭行事。”
  崔三也没再多问,将身上的一枚响箭交给元博后,便转身离开。
  这枚响箭,便是大理寺的求援信号。
  京城两大赫赫有名的缉查机关,大理寺与廷尉府,都有各自的拱卫力量。
  廷尉府有三万黑甲卫,大理寺也有三万白羽兵。
  元博身为大理寺丞,手下有十名缉捕,而缉捕原则上只负责查案。遇上重大的抓捕行动,则会发射响箭向白羽兵求援。
  换言之,元博有了这枚响箭,相当于身后站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关好院门,元博回房找了一套干爽的衣服,去浴室洗了个澡。
  神清气爽后,重新回到卧室时,突然发现案子上多了一张纸条,不禁使他脸色凝重起来。
  字条上只写了四个字:老地方见。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离开之前,卧室的书桌上并没有这张纸条。
  肯定是有人趁着他洗澡的间隙,潜入小院留下字条。
  而他居然丝毫没有察觉来人的动静。
  元博并没有贸然去触碰那张字条,脑中快速寻思起来。
  此前记忆片段式恢复,不仅让他恢复了前身高强的武艺,也让他的大脑获得某种异于常人的“异能”。
  做一个夸张的比喻,如果将人的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那么此时元博的思维分析能力,就好比三台电脑在同时运行。
  他环顾着卧室的环境,身体仿佛分出三个分身在洞悉着送信之人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
  一息后,猛然惊退,闪到衣柜旁,取出一张干净的布,快速蒙住了口鼻。
  因为他感受到了一股轻微的灼热感和奇异的香味。
  下一刻,那张字条居然自燃起来,火苗是湛蓝色的,空气中的异香随之更加明显。
  元博一手捂着口鼻,快速向前,挥动长袖,袖风突起,连带燃烧的字条和桌上的物品一同击出了窗外,而后也退出了卧室。
  当元博看见字条时,同时也发现桌子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并不合理。
  他才刚刚才打扫过房间,不可能眨眼的功夫就自然产生灰尘,恐怕是潜入之人故意留下的。
  而“灰尘”就类似于磷粉,或者镁粉之类的东西。
  一旦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温度不稳定,便会自燃。
  那股异香,则来自于字条上的墨迹。
  古代文人讲究风雅,素有在墨水里边添加香粉的习惯,使文书即便过了很久,依然能持久留香。
  所谓的“书香”,便是由此而来。
  但有些香料本不具备毒性,燃烧后就可产生杀人的毒气。
  送信之人的目的不言而喻,字条上隐藏了两重杀机。
  一、如果元博将这张字条收在身上,纸上的粉末自燃,便会烧死他。
  二、即便元博小心谨慎不去触碰字条,自燃产生的毒气,也能瞬间将他毒死。
  可见来人非但武艺超群,更是一个心思缜密之辈,杀人的手法精妙。
  只是来人不知,现在的元博已非之前那人。
  元博笑了笑,等到卧室中的毒气散尽,这才回去取出自己的官刀。
  这张纸条杀机,已经让他没了半点睡意。
  而那个“老地方”指的是哪里?
  元博脑袋空空一片,没有半点头绪,便想着四处逛逛,试图引起脑中记忆的涌现。
  送来字条之人,即便不是当日“提点”元博去魏国公府寻找公主的那名黑衣人,恐怕也与之有关。
  对方送了这么大个升官的大礼给元博,必然还会找上门来。
  但,来的目的却是要他的命。
  对方能预测到公主失踪,并指明元博去国公府找人,可能就是绑架公主的黑手。
  此事,元博知道内情,一旦爆出,上官锦便会逃过一劫。
  所以,他必须死。
  只有死人才能绝对保守秘密。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黑暗的窄巷口,元博被一道悠扬的琴声吸引住,朝巷子里看了看。
  巷子不深,前后也就十来米,却是十分黑暗,也不知里面有什么。
  但也可以模糊的看见,巷子的另一头似乎坐着一个抚琴的人,且听着琴艺还不赖。
  元博本不想多事,却见那人半夜抚琴,忍不住就在巷口说了一句:“阁下好风雅,却不知为何半夜才抚琴?”
  那人闻言,停止了弄琴,指了指自己放在膝盖上的古琴,回道:“此琴就叫半夜,不半夜弹琴,难道青天白日吗?”
  古琴---半夜?
  这名字倒是另类,只是名叫“半夜”,就必须在半夜弹?
  笑了笑,元博又道:“琴声虽好,但也扰民。风雅之事,也莫要建立在他人的不适之上。”
  那人却答非所问:“吾有一曲肝肠断,天涯难觅知音。这位官爷可愿一听?”
  “你且弹!”
  “那还请官爷靠近几步。”
  说着,那人示意元博走进小巷内。
  元博皱眉,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但还是踏步走进了小巷。
  这条小巷两边都是三米多高的围墙,中间只有刚好能让人通过的空间,最适合夜杀。
  元博深入其中,如果遭遇袭杀,必然会陷入被动。
  不过恢复了前身的高强武艺后,元博艺高人胆大,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丝毫不惧。
  他能明显感受到那人的异样,正常人不会半夜弄琴。即使会,也不会在这小街陋巷中。
  还有,元博此时没有穿官服,对方却知道他“官爷”的身份。
  那人必然另有目的,恐怕就是为元博而来。
  而且元博有种预感,即便自己现在走人,对方也会拦住,那还不如直接去会会对方。
  事实也正是如此。
  走到巷子中央,元博猛然感觉到身后有人堵住了巷口,那人的身前也跳出另外两个蒙面杀手。
  两边的墙壁上,涂满了某种湿滑的油脂。
  巷子两端同时出现两人堵住,加上那抚琴之人,一共五人,将元博前后围困。
  这时,那人笑道:“正月十三杀人夜,冤魂断首莫寻根。朋友,能死在我手下,也算是你的造化。”
  听此,傻子也知道对方是来杀人的。
  元博临危不惧,却也笑道:“阁下好像已经认定我为死人?那不知可否留下名讳?也好让元某人做个明白鬼。还有,是何人要杀我?”
  那人拨动了一下琴弦,道:“刚才不是说了吗?正月十三,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意思吧?”
  元博还真不知道,便老实说道:“不懂!你直说不行?”
  那人却叹了一口气,示意手下的杀手动手,而后才缓缓道:“让你葬身火海,在你断气之前,我在慢慢跟你解释,如何?”
  那四名蒙面杀手当即扔出了手中的瓦罐,只听啪啪几下碎裂之声,元博的身上已经沾染了一些气味浓重的火油。
  那人呵呵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就朝地面的火油处扔去。
  元博肃然,刚想快速冲去,接住那支火折子。
  一旦火起,他便彻底陷入被动。
  正在这时,却凌空飞来几道暗器,抢在元博之前将火折子击出了小巷子外。
  顺带将那四名蒙面杀手击杀,速度之迅捷,甚至让人肉眼难辨。
  并伴随着一声冷喝:“停手,然后滚!”
  突如其来的状况,令抚琴之人大惊,瞬间从地上起身,冷峻地看向元博身后。
  元博也转身,想看看刚才是何人出手救了自己,却见是一个头戴斗笠,一身披风长袍的剑客,腰间挂着一柄长剑。
  看起来,就好比那英姿飒爽的江湖剑客。
  这人是谁?
  元博还没问,抚琴之人便已开口道:“是大公子?吾乃正月之十三,受人钱财要取之人首级,可是打扰到了公子?”
  被称为“大公子”之人,却冷冷道:“我的话不说第二遍,你还有五息的时间离开。此人必死,却不能死在你手上,懂吗?”
  说着,他缓缓抽出了自己的长剑,剑尖指地。
  闻言,那自称“正月十三”的抚琴之人,脸色突变,如临大敌之色。
  很显然,除了元博之外,另外两人相互认识。
  “打扰了。”
  说完,那人竟毫不犹豫地退走。
  而后,“大公子”抬了抬头,身上杀气四溢,望向元博,道:“你出来!让我见见你的本事。放心,我不会现在杀你。但你会死在该杀你的人手上。”
  这位“大公子”显然要比刚才之人更加可怕,且不是一个量级的。
  仅仅是几道暗器和两句话,就吓走了那个“正月十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