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赵官家的新局(第一更)

  兀术脸上的表情凝固住,整个人的锐气瞬间仿佛消散。
  他呆呆站在那里,似乎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周围的人也都呆住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兀术自顾自地说着,然后忽然晕了过去。
  “副元帅!”
  “副元帅……”
  “……”
  众人大惊,连忙上前去搀扶兀术。
  到了傍晚,兀术才醒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兀术回想起目前的状况,自己率领的十万大军,顿时悲痛万分。
  不过金兀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耐操。
  说得好听一点叫坚韧。
  他是一个十分坚韧的人。
  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性格层面,他的军队、战术、战略,都体现出来了。
  金兀术的军队是金军中罕见的机动性强悍、坚韧能战的部队,具体就体现在铁浮屠上。
  铁浮屠不是一般的军队,它属于古代的“特种兵”。
  后人嘲笑金兀术,但有没有想过,他遇到的是岳飞,所以才败得那么惨。
  岳飞在华夏历史上的军事才能绝对前五了,无论战略还是战术或者练兵都是顶尖的。
  在岳飞真正成长起来之前,金兀术可是一路打到临安,无人能敌,宋朝各州府望风而降。
  至于战略层面,这一次兀术其实也看到了第三次宋金之战后,宋朝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攻击东线取两淮引发宋朝朝堂政治混乱是绝佳的机会。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兀术叹了一口气,收拾好低落的情绪后,慢慢使自己恢复如初。
  他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诸位不必过于忧虑。”
  韩常等人说道:“副元帅,你身体好些了吗?”
  “本帅无碍。”
  众人这才放下心。
  “李成呢,找到了吗?”
  乌延蒲卢浑说道:“副元帅,李成暂未找到。”
  “一定要派人找到李成,李成助本帅断后,若不是他,我们损失恐怕更大!”
  “是!”
  众人低落的情绪也慢慢褪去。
  “诸位速速整顿兵马,安抚大军情绪。”
  “是!”
  十月初一,晚秋与初冬相交的傍晚,晚霞铺洒在汴河之上,柔情无限。
  自从上一次砍了周彦、李纯茂等人,太府寺并入东府,开始大力整顿,这汴河上的商船往来,明显顺畅起来。
  从各地运来的粮食也更多。
  那钱氏兄妹从杭州调运过来的粮食,也变得畅通无阻。
  赵宁坐在文德殿中,他似乎正在写着什么,写得全神贯注。
  王怀吉进来给他添茶的时候说道:“官家,慎德妃在外面求见。”
  赵宁头也不抬,说道:“宣进来。”
  不多时,朱月莹入了文德殿。
  如果说朱涟是那种端庄典雅的御姐类型,那么小朱娘子朱月莹则是小家碧玉,她的身上透露着一种令人想要忍不住好好保护她的气质。
  见赵官家在那里写写画画,也不打扰。
  等赵宁写完后,放下笔,叹了口气,他检查了一遍,不由得点头,表示很满意。
  朱月莹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道:“官家在写什么呢?”
  “朕在写一个好东西。”
  “是什么?”朱月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宝石一样,透露着灵气。
  “小朱娘子,你觉得香皂用得如何?”
  朱月莹顿时笑起来,她一笑,仿佛明月映照清泉,让人感到说不出的舒服:“自然是甚好,自从臣妾用了香皂,沐浴更方便了,尤其是夏日,说不出的舒服,也不知道香皂少府监何人所造。”
  “是将作监的汪似所造,现在交给王宗濋在造。”赵宁拿起刚刚写的那些,“想看吗?”
  “臣妾可以看?”
  “当然可以。”
  朱月莹将手中的轻纱放下,结果赵宁手里的东西。
  “这些是制造香皂的方法,倒也不是什么秘密。”赵宁喝着茶,悠哉地说道。
  既然香皂都制造成规模了,那应该启动下一阶段的计划了。
  香皂这东西之所以能制造成奢侈品,一是因为古代没有,二是朝廷包装。
  等民间的那些商人看到机会后,必然开始模仿,等民间的数量多起来,也就没有那么新奇了。
  到时候还想在一百贯一块?
  那就真的把所有人当傻子了。
  任何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只要是市场以前没有的,且确实解决了需求的,必然会卖高价。
  这是产能和供需所决定的。
  产能有限,市场又有强烈需求,傻子才会低价卖。
  但是一旦市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并且产品大量出现,这个时候,价格必然会被打下来。
  那这个时候凭什么赚钱?
  凭产能!
  你一天生产1000个,一个卖50贯。
  我一天生产50000个,一个卖30贯,我依然比你赚钱。
  所以,经济、市场,都有它的规律所在的。
  没有核心技术壁垒的产品,最终都要走向产能竞争模式,靠薄利多销来赚钱。
  香皂的韭菜被王宗濋割得差不多了,产品红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商人的入场,很快会结束。
  那这个时候,就要转型策略了。
  把产能提上来。
  当然,作为皇帝,其实并不是指望香皂持续赚钱。
  香皂能相当于整个国家,能赚多少钱呢?
  那赵宁的目的是什么?
  一句话:产能!
  如何提高产能?
  一个字:改变生产模式!
  香皂的制造流程初步跑通,他现在梳理地是制造的流水线化。
  流水线化在秦国有初步的雏形,不过只是雏形,秦国的制造还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流水线。
  流水线是标准化、模块化加分工、组合、品控等关键要素的结合。
  它必须有一套比较严密、精确、误差小的度量衡。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1000个某产品其中一个部位是大小一样的,稍微不一样,就无法组装。
  就目前大宋的度量衡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而流水线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就是拉动产业供给。
  不仅仅可以生产更多商品,惠泽民间,还能用便宜的商品,和周边敌国打贸易战。
  所以,香皂只是个引子,引出精准的流水线模式,才是赵宁真正的目的。
  等这个模式被大宋朝那些制造部门接受了,甚至可以普及到军工里。
  从目前格局来看,宋金进入僵持阶段,对西夏、蒙兀、高丽的外交,都变得至关重要。
  而且宋金边贸,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甚至赵宁刚刚弄出来,还没有大张旗鼓开始搞的大宋银行,也会因为各国边贸而诞生许多复杂的金融、经济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