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跟朕下盘大棋?(第二更)

  黄潜善说道:“这件事关乎到你我身家性命,做成了,以后升官发财,本官保你去京师做官。”
  卢召奕郑重说道:“黄知州对下官有再造之恩,下官能有今天,都是黄知州一手提拔,有任何事,还请尽管吩咐,下官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朝廷的粮食下来了,我已经向大名府申报,会有一批商人向粮食从大名府黄河渡口调运到洛州来,你带人假扮成劫匪,去把粮食劫了!”
  卢召奕说道:“这是为何?”
  “洛州现在急缺粮食,以邯郸为最,且邢州的粮食也会过洛州,你把粮食藏起来,洛州、邢州无粮,必然哗变,一旦哗变,本官立刻以大名府不予调粮为由,奏疏到京师,参宗泽一本。”
  卢召奕一听,顿时紧张起来,他说道:“宗帅义薄云天,这样……”
  黄潜善打断了他的话,黄潜善说道:“现在是你我往上爬的重要时期,朝堂上下仇视宗泽的人很多,等待弹劾他的人也很多,但此次他却又立了大功。”
  “只要此时洛州、邢州哗变,京师必然有无数人弹劾宗泽,就算皇帝也保不住他!”
  “宗泽下位,自然有人上位,到时候提你去枢密院当值,你可愿意?”
  卢召奕一听说去枢密院,立刻来了精神,但他又说道:“下官去接应粮食,不会落下把柄吗?”
  “你放心,有人保你,你把粮食藏起来后,躲一段时间。”
  “若是大名府派人来搜查当如何?”
  “你放心,洛州这么大,你藏好一点,要搜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非宗泽手下有大量骑兵。”
  卢召奕还是有些迟疑,黄潜善说道:“你不愿意?这是你唯一一次机会!”
  卢召奕想了想,说道:“下官万死不辞!”
  “好!”
  四月二十日,大名府。
  宗泽见到了岳飞。
  宗泽拍了拍岳飞的肩膀:“五郎这次立了大功!”
  “都是宗帅教导有方!”
  宗泽越看岳飞越喜欢,他老了,他感到最大欣慰就是这些年轻将领在成长。
  “鹏举,你过来。”
  岳飞跟宗泽一起走到地图前,宗泽说道:“我军收复了赵州、邢州,但这一次这一带损失也很大,邢州守将刘光世逃跑,导致军心崩溃,死伤无数,李成叛宋,洛州也受到了袭击。”
  “本帅向朝廷申请调度了大批粮食,沿着黄河,在大名府附近渡口停靠,往洛州、邢州调度粮食,但其中有不少是民间商人自行运输,本帅担心这一带匪患横行。”
  “你现在有多少骑兵?”
  岳飞答道:“若是加上俘获金人的战马,现在我有一万二千匹战马。”
  “好!你速速带着人,在这一带巡视,此事关乎到这些军镇的粮食安危,不可不察!”
  “末将领命!”
  “事情紧急,你且快去!”
  “是!”
  时间过得飞快,官员京师新兵哗变的事情,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无数封奏疏雪花片一样落到赵宁那里。
  赵宁却置若罔闻。
  之前从宗室抄出来的钱,差不多1200万贯。
  后来燕王等人又主动把钱和田交出来,其余宗室也陆陆续续跟进,合计也弄出来了600万多贯。
  一共有1800万贯了。
  但这一次军费开支所需2000万贯。
  国库的收入大部分都压在地方上,给地方官吏发放俸禄,一时间也不多动用。
  好在,这个时候蹦出来了一个人,把这笔钱填平了。
  谁?
  王宗濋!
  王宗濋在上次赵佶复位的时候,差点被挂在路边示众。
  现在总算回过神来。
  现在的王宗濋,可不是一般人啊,这货在京师卖香皂卖发了。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他卖出去了一万只香皂了。
  流水收入就有100万贯。
  他自己提成10万贯,还有90万贯的利润,这些原材料和人工的成本还不到5000贯。
  今天,王宗濋好好准备了一下,跑到赵宁面前去炫耀了一番。
  “官家,您看看,这些都是臣卖出去的。”
  “还真是朕的好舅舅。”
  “臣已经在洛京开始卖,洛京想买的人更多。”
  那是自然,洛京是大宋朝高官退休后的集中地,那里有钱人多得是。
  “你得再加快一点速度,把应天府、大名府都铺上,还有苏州、江宁、杭州、成都,就在今年,朕要在今年看到这些地方都有卖的。”
  王宗濋顿时感到头疼起来,他开始后悔跑到皇帝面前来装逼。
  装逼的下场就是被加派任务。
  “官家,这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那就再加上江陵府。”
  “官家,这……”
  “还不够?”
  “够够够!臣这就去安排!”
  如果今年把这七个地方都铺开,香皂的收入会不会撸个七八百万贯出来?
  毕竟大宋有钱人花起钱来可不眨眼睛的啊!
  七八百万贯,至少东线一年的军费都够了。
  等把香皂产业玩起来后,民间自然又跟风的,到时候再开始收税。
  捞钱嘛,大宋朝还多的是钱。
  先不急,产业链的事情是最记得不的,一步步扩建。
  他整个人都感觉轻松,抚恤金到位,皇家田产也在增加。
  等与王宗濋聊完后,赵宁便走了一趟讲武堂。
  他是非常低调地去的讲武堂。
  此时不少军官都在上课,正是在听曲端的课。
  曲端讲得眉飞色舞。
  曲端这个人,除了打仗很厉害,文章和口才也十分了得。
  他常年与士兵打交道,擅长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话术,将核心意思提炼出来。
  并且是不是还会讲到具体案例,以及案例中的排兵布阵、士气解析,以及地形、两军装备等等。
  军官们听得津津有味。
  同时,曲端还会提到如何治军。
  曲端治军是非常严明的,他所有的治军历练中都透露着一个字:狠!
  慈不掌兵,在这个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些上课的军官,其实大部分是这次上党会战立国功的,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之前是普通士兵,或者基层的都头。
  这些人对兵法、治军,都没有什么概念。
  现在的讲武堂,就是在培养他们,使他们快速成长。
  只有他们快速成长,那些新招募进来的士兵,才有人带,才会快速被培养成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等曲端讲完课程后,众人才被通知,赵官家来了。
  赵宁在殿前司班直的簇拥下,走到校场。
  众人连忙道:“参见陛下。”
  “都免礼。”
  “谢陛下。”
  赵宁笑道:“如何,云麾将军讲得如何?”
  众人说道:“云麾将军教了我们许多。”
  “好,那就好。”赵宁走到一个军官面前,帮他把衣领整理了一下,这个军官激动得涨红脸。
  “朕还打算让宗帅来给诸位讲一讲他的事迹,你们期不期待?”
  “期待!”
  “禁卫旅现在新兵很多,他们都需要你们,在将来,你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宁又简单与他们交流了一番,心中甚是喜悦。
  等确定金军退兵后,他便将第三次宋金之战的诸多战术案例让人全部收罗起来,然后放到讲武堂。
  今年,就要在今年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军官,将新兵打造出来。
  当然,还少不了军队思想的灌输。
  这一点也已经提上日程了。
  与军官们聊完后,赵宁便与曲端闲聊了片刻。
  闲聊之间,曲端旁敲侧击问了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泾原路的想法,被赵宁含糊带过去。
  就在赵宁在讲武堂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洛州知州黄潜善送来的急报:洛州守军哗变。
  紧接着,他又收到了邯郸张俊送来的急报:邯郸守军哗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